桑希建
(東魚河流域工程管理處,山東菏澤 274000)
洙趙新河河道淤土利用的對策探討
桑希建
(東魚河流域工程管理處,山東菏澤 274000)
隨著城鎮(zhèn)化建設的發(fā)展,對新型墻體建材的需求量逐步增大,為了節(jié)約和保護耕地面積,積極開發(fā)利用河道淤土替代粘土燒結多孔磚,結合菏澤現狀,分析了洙趙新河河道治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資源合理利用的建議。
洙趙新河;淤土;利用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人均可耕地面積很少的國家,人均耕地面積僅為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1/3。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城市和新農村建設日新月異,菏澤未來幾年建筑行業(yè)仍將有較大發(fā)展空間。據市城鄉(xiāng)建設局介紹,墻體材料改革與建筑節(jié)能工作是節(jié)能減排、改善民生的一項重要舉措,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進程不斷加快,建筑材料需求量日益增加,粘土磚瓦窯廠取土制磚,不僅浪費大量資源,而且嚴重毀壞了耕地和生態(tài)環(huán)境。據調查,一座年生產標準磚2 000萬塊的磚瓦粘土采礦企業(yè),需用土4萬m3,取土1 m深,一年就“吃掉”50多畝土地,可謂“地老虎”。再就是引發(fā)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當前有1/3窯廠已無土可取,但仍在生產,土源主要來自兩個方面:超深開采,有的窯廠開采深度已近10 m,已經超過法律允許的范圍,復墾難度很大;異地買土,主要來自集體的溝渠坑塘,或非法盜取國有堤防,還有一部分就是向群眾買土。有的村組把耕地的熟土層賣給窯廠,導致耕地質量下降、糧食產量下降、農民收入下降。窯廠挖毀耕地、超深開采、盜拉堤土等問題,在一些地方已成為引發(fā)上訪、造成社會不穩(wěn)定的主要源頭。因超深開采雨季引發(fā)農田被沖和人員、牲畜溺水死亡以及賣土造成鄰地塊無法正常耕種,破壞堤防造成安全隱患等問題,已成為群眾反映的焦點。
2013年6月,菏澤市城鄉(xiāng)建設局印發(fā)了《菏澤市限制使用粘土制品實施方案》,規(guī)定2015年底前城區(qū)工程項目全部禁用粘土制品,以全力做好“禁實限粘”工作,并積極推廣滿足建筑結構和節(jié)能要求的新型燒結多孔磚。菏澤市國土資源局局長李玉明說:“用新型墻材代替粘土磚的使用,以減少對土地的破壞,按照“因地制宜、分步實施、關閉與整頓相結合”的原則,對實心粘土磚瓦窯廠進行治理整頓,禁止占用耕地生產實心磚,進一步說明我市保護耕地的決心。截至目前,全市有新型墻材生產企業(yè)69家,年新型墻材生產量11.54億塊標磚,實現節(jié)地1 114畝,節(jié)標煤4.19萬噸,年新型墻材應用量達到7.5億塊標磚,建制鎮(zhèn)以上城市規(guī)劃區(qū)新型墻材應用率達到85%以上。并根據國家有關產業(yè)政策,結合本市實際,自2007年開始,對全市實心粘土磚瓦窯企業(yè)堅持關閉與整頓相結合,突出重點,分步實施,進行分類清理規(guī)范,有效保證了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fā)利用,實現了國土資源及礦產經濟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菏澤人口大約940萬,目前現有耕地1 247.94萬畝、基本農田1 084萬畝,離必須要確保1 245萬畝耕地,其中包括1 078萬畝基本農田已經非常接近了,所以力保耕地不減少已刻不容緩,耕地少的形勢十分嚴峻。因此要既不影響新型承重墻體材料的發(fā)展又不破壞寶貴的土地資源,就只有探討開發(fā)利用新的原材料替代品。
菏澤屬于黃泛沖積平原,黃河水資源是菏澤地區(qū)的主要客水資源。因為是農業(yè)大市,所以引黃灌溉發(fā)揮了十分巨大的作用,洙趙新河是魯西南跨菏澤、濟寧兩市大型骨干河道。自西向東流經菏澤市的東明、牡丹區(qū)、鄆城、巨野和濟寧市的嘉祥、任城六縣(區(qū)),全長145.05 km(其中菏澤市境內106.55 km、濟寧市境內38.5 km),流域面積4 206 km2(其中菏澤市境內4 119 km2、濟寧市境內87 km2)。對防洪、排澇和治堿、灌溉均發(fā)揮了應有的工程效益。由于地勢西高東低,地面坡度平緩在1/5 000至1/12 000之間,河道匯流速度慢、易淤積。黃河水含沙量大,歷來有“一碗水半碗泥”之說,含沙量大也一直是困擾引黃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原因。泥沙在河道或水庫年復一年的淤積使河床抬高,泄洪能力降低,由不太大的洪水可能引發(fā)漫堤、潰決的災害。為此,河道淤積治理付出了大量的人力財力。1993年,洙趙新河流域發(fā)生了較大的暴雨洪水,由于當時河槽淤積嚴重,干支流排水不暢,造成了直接經濟損失14.9億元。因此,省政府決定對洙趙新河進行清淤治理。洙趙新河第一期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分別由省計委以魯計農(基)字[1994]135號文和省水利廳魯水勘字(1994)3號文進行了批復。工程治理標準,恢復1972年擴大治理標準,即3 a一遇除澇,10 a一遇防洪。主要工程內容包括干流145.05 km河道進行了全線清淤、疏浚與復堤。根據省政府研究確定的洙趙新河第一期治理工程實施方案(魯政辦發(fā)[1994]16號文),菏澤市承擔了(38+518~145+048)河段和支流邱公岔(0+000~3=500)挖河復堤施工任務。該期工程于1993年11月初開工至1993年12月中旬完成。洙趙新河一期工程共完成土方2 467萬m3,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6 215 m3,砌石4 049 m3,完成投資17 789萬元。洙趙新河治理后,由于連續(xù)十多年的抗旱蓄水,洙趙新河上游河段又出現了淤積現象,使防洪能力降低。據2005年4月濟南水文局實測資料,對干流河道現狀防洪水位、流量進行了計算,其結果是:在10 a一遇設計流量情況下,邱公岔(樁號39+182)入口、巨龍河(47+758)入口、侯集閘(101+179)三處防洪水位較原設計分別抬高了0.28、0.62和1.27 m;在10 a一遇設計水位下,河道過流能力分別為原設計的79.6%、68.6%和53.8%,特別是南趙樓節(jié)制閘上游淤積十分嚴重。
(1)采用洙趙新河淤泥資源作為替代粘土做原料生產新型建材變廢為寶。
洙趙新河的河槽淤積主要是黃河淤泥,是黃河在流經黃土高原時將大量泥砂帶入河中,引到內河后由于流速減緩而沉積下來形成淤積,這種淤積不僅帶來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也抬高河床促成隱患,直接威脅著沿河兩岸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經有關部門研究,黃河淤泥屬于硅酸鹽類粘土礦物,其化學組成與粘土基本相同,物化性能及工藝性能良好,用它生產多孔磚代替實心粘土磚用于承重墻是完全可行的[3]。
采用洙趙新河淤泥資源作為替代粘土做原料生產新型建材變廢為寶,有依據,符合河道的管理規(guī)定,根據《山東省河道采砂收費管理實施細則》第三條:河道采砂實行許可證制度。按河道管理權限由各級河道主管部門制定河道整治規(guī)劃,實施采砂管理。河道采砂許可證由省水利廳與省財政廳統一印制,由所在河道主管部門或由其授權的河道管理單位負責發(fā)放。第四條:在河道采砂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向所在縣河道管理單位提出申請登記。提交采砂地點、范圍、深度、路線、作業(yè)方式、棄料處理方案、安全度汛措施、負責人及為開采活動需要增設的輔助設施等內容的開采計劃,經河道管理單價審查后,報河道主管部門批準,發(fā)給河道采砂許可證。
河道淤泥具有再生性,可循環(huán)利用。規(guī)定地點當年取土挖成坑,翌年淤積又填平。既可以在河道局部干涸時從河床取土,也可以利用泥漿泵抽水淤墊,在離河道較近且不影響防洪的地方選一處固定取土地,先淤后取,取后再淤,循環(huán)往復利用,用之不竭。
挖取河道內淤泥做多孔磚原材料有價格優(yōu)勢,據調查現在取其它棄土市場價格基本要5元/m3左右,而取河道淤泥價格是1.5元/m3??芍^是價格較為低廉。
(2)合理開發(fā)利用淤土資源,既能疏浚整治河道又能減輕農民負擔與河道工程投入對地方財政的壓力。
合理開發(fā)利用淤土資源,既能疏浚整治河道,恢復和提高其引排能力和防洪標準,又能減輕農民負擔與河道工程投入對地方財政的壓力,為加快河道疏浚步伐和實現水利建設良性循環(huán)開創(chuàng)了切實有效的途徑。結合利用河道淤土資源生產新型建材,水利上不花錢或少花錢就可從根本上解決河道淤積的問題。河道淤土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必須以確保工程安全為前提,以恢復和改善河道引排能力為側重點,嚴格按規(guī)劃進行審批,明確取土區(qū)域和工程標準,把好工程質量關,真正做成利國利民的好事。
通過淤泥的有效利用,既能支持了建筑業(yè)的發(fā)展,保護節(jié)約了耕地資源,又能發(fā)揮了資源水利的優(yōu)勢。由于生產原料改變,給企業(yè)自身也減輕了一定的負擔,只要發(fā)展成良性循環(huán),發(fā)展前景定能一片光明。
[1] 獻侯穎.菏澤市磚瓦窯廠利用現狀存在問題及建議[Z].2009.
[2] 任卓令.菏澤今年關閉實心粘土磚廠28家[Z].2013.
[3] 童麗萍,吳本英.黃河淤泥承重燒結多孔磚的試驗研究[J].鄭州大學學報,2004(3):89-92,96.
TV85
B
1009-7716(2015)04-0140-02
2014-11-12
桑希建(1968-),男,山東菏澤人,工程師,從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