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克
張藝,筆名阿藝,號梅川、東岳山人。1964年生于曹州的一個翰墨世家,現(xiàn)居北京。1986年就讀于中央美術(shù)學院國畫系,80年代,拜著名畫家關(guān)山月、王成喜先生為師,遂為入室弟子,深得真?zhèn)鳎撔难芯恐袊鴼v代名作之長。曾求教于孫其峰、于希寧、王學仲等名家,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尤其擅長畫梅蘭竹菊,受到王學仲先生“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之贊譽?,F(xiàn)為國家一級美術(shù)師、山東畫院高級畫師、山東滕州市書畫學會副會長、國畫家協(xié)會理事、王學仲藝術(shù)館研究員、北京市茹古齋特約畫家。
2012年由山東書畫院、揚州八怪紀念館主辦,揚州東方霓虹燈城市亮化工程有限公司承辦的“獨領(lǐng)魯韻——張藝書畫展”在揚州八怪紀念館隆重開幕。
古人云:“花若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不用多說,一切就讓它靜靜地來,悄悄地去,順其自然、順理成章地在其過程中展現(xiàn)真實的自我。畫自己喜歡的畫,置身于最自由純凈的空氣之中,用最真實的靈魂去舞動那支可寄情的畫筆。各種好歹紛爭、悲欣交集,只自己去體味也就足夠了,用不著去解釋什么。
——張藝
在中國畫藝術(shù)園地中,張藝先生專攻花鳥,尤擅畫梅。多年以來不懈探索,執(zhí)著追求,用一支不辭辛苦的筆把一朵朵充滿靈性的梅花引進他的精神世界并且用心培育著。
其實,在花鳥畫中畫梅很難,更難精妙,因為梅花無其他花容之艷,又無綠葉相扶。自古以來,梅蘭竹菊,被古人譽為“花中四君子”,節(jié)操高尚方能畫好,可見其難度之高。尤其是四君子之首的梅花,那種鐵骨冰心、凌寒怒放的精神,完全是畫家心靈的寫照,因心造境則更難矣。張藝鐘情于梅花甚久,他筆下的梅花,一掃傳統(tǒng)梅花的清冷孤傲,以飽滿的色彩、絢麗的花朵、恣意灑脫的筆墨渲染著生活的激情與美好。在技法上,他繼承前人精華又不泥古人,其運筆嫻熟精煉、用墨飽滿酣暢、構(gòu)圖繁簡有序,洋溢著無限生機。他筆下的梅枝堅挺向上,密而不亂且穿插有序,而在行筆過程中又通過細膩的勾染皴擦和提按頓挫等筆勢變化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了梅枝的歲月滄桑感。大小枝干之間點點梅花或藏或露或正或仰,密而不亂、疏而不散,飄逸瀟灑、濃淡相生,極富韻律美感。
“畫梅須同梅性情,寫梅須具梅骨氣”,張藝筆下的梅花筆墨酣暢而富有情趣且內(nèi)涵豐富。觀其筆下的雪梅如《香滿乾坤》,枝干虬曲斑駁具有冰雪消融般流動的效果,讓人感悟傲霜斗雪大有“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的精神。他筆下無論是紅梅白梅綠梅或是雪梅,或夭夭灼灼,或風骨清秀,或清雅疏朗,風情萬種、姿態(tài)萬千。與畫家而言,梅花是一種精神品格,而畫梅是張藝的精神支柱。他說,要是有一日不畫梅就感覺缺了點什么,看來梅花的精神品格他要用一生的時間來詮釋了。
張藝先生的審美觀念和審美體驗正隨著時代的脈搏而不斷前進,入古出新而又雅俗共賞的作品不斷問世。觀眾徜徉其中,頓覺惠風和暢、身清心舒,仿佛讓人真的置身在一片美麗的梅花林中,享受著淡淡梅香,大有獻身于此永恒于此的沖動!
(編輯·麻雯)
mawen2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