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0日,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xié)會(IEA)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召開了該協(xié)會首輪國際計算機與信息素養(yǎng)調查(ICILS)成果發(fā)布會。
IEA項目ICILS是首個全球范圍評價學生數(shù)字信息能力的調查。調查指出:僅有2%的學生運用批判性思維方法,教師在重要的信息通訊技術(ICT)教學中缺乏信心。
在發(fā)布會上,負責該調查的IEA執(zhí)行理事德克·哈斯特德說:“獲得并掌握ICT技能和計算機與信息素養(yǎng)(CIL)至關重要。人們普遍認為學生在熟悉ICT的環(huán)境下成長,很多學生認為自己天生具備數(shù)字信息素養(yǎng)。然而,ICILS的調查結果卻顯示并非如此。”
83%的學生得分在一級及以上,這一結果表明他們具備基礎軟件最低限度的知識;僅有2%的學生得分達到四級水平,這一水平要求學生能在網(wǎng)上搜索信息時運用批判性思維方法。
另外,學生在家似乎比在學校更多地使用ICT。不到50%的教師在完成較為復雜的任務時感到自己通曉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方法,其中只有22%的教師上過有關的高級課程。值得注意的積極方面是,參加調查的21個教育體制的國家中有18個出臺了國家、州或地區(qū)層面的與教育中使用ICT相關的政策。
支持這一調查的歐盟委員會教育理事皮埃爾·梅瑞斯指出,歐盟委員會于2013年發(fā)起了“開放教育”的討論和日程,這一活動突顯了充分利用技術在教育中的影響的重要性。ICILS調查將有助于歐盟委員會及其成員國確定新的工作重點、新的投資方向和新的監(jiān)測內容。
ICILS是一項國際比較調查,對來自21個不同教育體制超過3300所學校的6萬名8年級學生(平均年齡為13.5歲)的計算機與信息素養(yǎng)進行評價。CIL是指個人以有效參與家庭、學校、工作場所和社會為目的,運用計算機調查、創(chuàng)新和交流的能力。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信息中心徐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