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利
(遼寧省丹東水文局,遼寧丹東118001)
論大洋河下游河道泄洪能力的減弱
楊永利
(遼寧省丹東水文局,遼寧丹東118001)
大洋河是位于黃海北岸的大型河流,近年來其下游河槽的行洪能力呈現減弱的趨勢,增加了洪水測驗、水情預報的難度,并對丹東市的防汛工作構成威脅。就此進行簡要論述,對其成因進行理論分析,以便探討河段水文特性及其演變規(guī)律,旨在為水文測報工作服務,為政府防汛工作服務。
大洋河;泄洪能力;河道縱比降;上下游河床
大洋河水系控制著岫巖縣全境及鳳城市、東港市部分地域,流域面積6 202 km2,因下游分布著重要防汛險區(qū)及灌區(qū),掌握其河流水文特性就顯得十分重要。
由于該河段位于大型河流下游,河道比降相對較小,加之泥沙河床經常發(fā)生局部性沖淤,使洪水漲落率及斷面沖淤變化成為影響該河段水位~流量關系的主要因素,H~Q線為逆時針繩套曲線。由于歷次洪水的規(guī)模及峰形(漲落率)各不相同,且河床沖淤變化無一定規(guī)律,使各自形成的繩套關系線走向(坡度)及寬度千差萬別,呈現隨機性,造成歷年H~Q線“漫天飛”現象。然而,長系列資料已顯示這種“偶然性”中隱含著一種不可忽視的“必然性”規(guī)律—即隨年代的推移,高水H~Q線呈逐漸左偏趨勢,反映河道的泄洪能力逐漸減弱。通過沙里寨站大水年份高水線對比看出:盡管個別年份偶爾有反差,(1987年線突出偏大是受局部暴雨泥石流影響;1994年偏大是因暴風雨所致,洪水條件極其特殊),但總趨勢是同級水位站同級流量下的水位觀測值體現得更明顯,證實河段泄洪能力在減弱[1]。
這些現象是否預示著河段水文特性的變化;是否預示河道泄洪能力的減弱以及河堤防洪標準的降低;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什么—亟待揭示。
2.1 從沙里寨站實測水文資料系列分析
由于沙里寨站河道兩側為穩(wěn)定陡岸,僅主河槽沖淤變化頻繁,但多屬局部沖淤且時間短暫,年際間并未呈現逐漸沖淤(或沖刷)趨勢;而在歷次洪水測驗中,高水流速卻有逐年減弱趨勢。反映在歷年水文要素關系線合繪圖上,H~A線年際間擺動不大,且屬隨機性變化,無顯著單向偏移規(guī)律;而高水H~v線卻逐年左偏,與H~Q線的變化趨勢相一致,說明引起此處河道行洪能力逐年下降的原因不是面積因素,而在于流速因素。而在公式:
因河床組成歷年無顯著差異,糙率n值不會逐漸變化;而水力半徑R僅取決于過水斷面,故可認定引起本站高水流速逐漸減緩的原因只能是水面比降i的變化。而i又可分解為穩(wěn)定流比降i0及洪水波附加比降i△兩項,i0主要決定于河道縱比降;i△取決于洪水漲落率,考慮近年來流域內的高強度降水及本站出現的漲落急劇的洪峰過程,不亞于以前年份,分析認為能夠引起i逐年變緩的原因,只能是河道縱比降的變化。再由本站河床高程多年來無顯著差異的前提出發(fā),可推斷造成本站i減緩的基本原因,只能是下游河床逐漸升高。
2.2 從上下游河床演變規(guī)律分析
因大洋河直接匯入黃海,下游有相當長的一段為感潮河段,這里的潮汐頂托作用將減緩洪水的流速,使其挾帶的泥沙大量淤積。實測資料顯示:大洋河下游的龍王廟水位站(潮區(qū)界上端)近19 a來河床主槽平均淤積達1.70 m左右;石山子潮位站近30 a河床抬高在2.60 m以上;同時大洋河入??诿黠@上移,河口三角洲淤積現象比較嚴重,這些證實了感潮段河床在淤積提高。另一方面,感潮河段的淤積將產生上擴效應,因河床抬高后將直接減緩上游河道的縱比降,從而降低流速,為泥沙淤積創(chuàng)造了條件。目前沙里寨站河道暫未淤積是因為這里距大洋河(支)、哨子河及沙河會合口較近,水力條件比較特殊,同時與下游感潮河段還有相當的距離之故??梢?,造成分析河段泄洪能力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感潮段河床的逐漸淤積[2]。
2.3 從流域水文地理特性及水土保持情況分析
大洋河為多洪水、高泥沙河流,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1.63億m3,多年平均懸移質輸沙量為65.2萬t,推移質輸沙量則更大。近年來因流域水土保持不良(尤其是岫巖縣)、毀山種田、開礦、山林砍伐等,嚴重破壞了流域的植被狀況,暴雨期間泥石流、山洪經常發(fā)生,大量泥沙涌入河槽,并向下輸移,在下游特別是感潮河段,因流速減緩而大量淤積,日積月累便促成河床的抬高。可見,大洋河感潮段河床逐年淤積的成因明確。
大洋河下游尤其是其感潮河床淤積抬高嚴重,不僅直接減緩本河段的河底縱比降、減小過水斷面而降低泄洪能力,同時也因減緩上游河段河底比降而間接影響其穩(wěn)定流比降、雍高水位,造成泄洪能力下降。因此,當前水文站的測洪能力及河道堤防的防洪標準也將隨之降低,應引起重視。
[1]劉達.清遠水利樞紐壩下河床沖刷及其對下引航道的影響研究[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2,40(07):200-201.
[2]劉智力,任海青.鴨綠江感潮段潮流型態(tài)分析[J].東北水利水電.2002(03):24.
TV122
B
2014-10-31
楊永利(1981-),男,遼寧北票人,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水文水資源。
1007-7596(2015)06-01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