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務會計是一門融合會計學、審計學、證據學和法學等內容的交叉學科,體現了會計學與時俱進的時代特征。近年來,我國理論學者對法務會計的定義仍存在較大分歧,甚至將法務會計同司法會計相混淆。因此,本文將梳理法務會計的定義,從概念的本源和法律環(huán)境出發(fā)分析法務會計同司法會計的聯系,并依據法務會計的性質與特征思考其對企業(yè)管理所發(fā)揮的積極作用。
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末引入法務會計這一概念,法務會計以其科學性和價值性在我國理論界和實務界迅速發(fā)展。從表層定義上看,法務會計兼有會計學和法學的基本理論,就其具體的概念和本質而言,我國理論界產生較大分歧,有學者認為法務會計同司法會計沒有差別,都是會計學和法學結合的產物。因此,本文將比較理論學者對法務會計所闡述的概念,分析不同概念的協同性和差異性。同時,本文將立足于概念本身,延伸思考法務會計同司法會計的聯系與區(qū)別,這將有助于明晰法務會計的理論思路。
一、法務會計的概念
法務會計,英文譯為Forensic accounting,Forensic從表面定義上跟法庭相關,這一詞組最早出現在《舞弊審計和法務會計:新工具和新方法》一書中,書中將法務會計概括性的描述為處理與法律相關的財務事件的一類新興行業(yè)。法務會計在美國出現后,國外學者對法務會計的概念沒有做更深入的探討,而是將法務會計作為手段和工具處理具體涉及法律和會計內容的糾紛事務,換句話說,當一項矛盾或糾紛同時兼?zhèn)浞珊蜁嬕?,則具有法務會計的性質與特征。
關于法務會計的定義,國內主要有兩種觀點。這兩種觀點產生分歧的主要原因是源于角度選擇的不同,一種是從法律角度出發(fā),另一種是從會計角度出發(fā),而會計角度的延伸是一種經濟行為或經濟事項。從法律角度出發(fā)的觀點認為法務會計研究的是法律中的會計問題,確切的說是研究一項法律事務中所涉及的經濟業(yè)務或會計專業(yè)問題,特定主體通過數據搜集、專業(yè)鑒定等手段解決涉及經濟糾紛的訴訟或非訴訟法律事項。從會計角度出發(fā)的觀點認為法務會計處理的是會計事項中的法律問題,進一步說是經濟事項或經濟糾紛中的法律問題,旨在運用會計財務手段和審計調查技術提出專家性建議意見以作為法庭上的作證依據,此類觀點將法務會計分成法律支持和舞弊審計兩個部分。因此,二者視角的差異直接影響到會計與法律的順序和范圍。需要指出的是,二者不僅在法務會計的定義上選擇的角度不同,而且在概念的主體上均指明為特定主體,直接導致概念表述中的行為主體和服務主體產生多元和歧義的影響。
綜合國內學者關于法務會計概念的分析,筆者認為,正確的定義法務會計不僅需要對法務會計詞源和法律與會計本身內涵的理解,同樣需要結合概念下的法律環(huán)境和經濟背景。關于法務會計概念的普遍共識是法務會計均依據法律、法規(guī)和經濟制度與會計準則,為保證法律事項客觀公正或會計事項客觀公允,結合會計學、審計學、證據學和法學等知識,找到能夠解決經濟糾紛的有力證據,保證財產權益安全。
二、法務會計與司法會計
司法會計早在20世紀50年代通過“司法會計鑒定”一詞由蘇聯傳入我國。由于我國的法律特征主要沿襲大陸法系,因此注重司法程序和訴訟程序的司法會計鑒定能夠在我國的理論界得到普遍認可,并在實務中由公檢法機關協調完成。法務會計和司法會計鑒定存在和發(fā)展的法律環(huán)境和法律基礎不同,法務會計主要是與英美法系的法律相關,正如Forensic代表著跟法庭相關的含義一樣,法務會計注重的是法庭判決,依據大法官的客觀公正力表達法律的訴求,通過庭審審判制度來裁決糾紛事項。隨著法務會計的內涵不斷得到修正和擴充,法務會計在社會發(fā)展和法律環(huán)境進步的背景下有著更為豐富的實踐意義。
我國司法會計目前存在瓶頸問題,研究內容和研究視角的理論基礎相對薄弱,實務中司法鑒定標準尚未完善,僅僅將司法會計運用在司法程序中的法律支持和專家鑒定環(huán)節(jié)。而且,司法會計鑒定中普遍存在濫用技術標準問題,在技術和環(huán)節(jié)上同訴訟法規(guī)相違背,嚴重干擾司法程序的公正力。因此,傳統的司法會計鑒定同我國的市場機制存在一定的矛盾性,而法務會計的適時引進對司法會計來說極為關鍵,尤其是法務會計在實務中具有舞弊調查、損失計量、訴訟支持和專家證人的積極作用,有效保證會計技術方法在法律事項中的客觀性。
總體而言,法務會計在詞義中跟法庭相關,這里同司法會計相區(qū)別,法務會計強調的是處理涉及法律和會計事務時能夠提供用于法庭上的客觀經濟證據,而司法會計更注重司法程序。司法會計同法務會計在概念上的差異來源于法律基礎的不同,司法會計更注重司法程序和法律地位,只是將會計作為訴訟環(huán)節(jié)的法律支持和偵查鑒定,如果操作不當會引起證據的失真,隨著時代背景的變化,法務會計的內涵得到進一步的補充,法務會計和司法會計并不僅僅是兩種法系下的兩種運用,更具有相互補充和更正的互動關系。法務會計能夠站在客觀和專業(yè)的角度處理訴訟案件,司法會計能夠加強法務會計在司法程序中的法律地位和訴訟權力。不可否認的是,法務會計和司法會計有著一定的共同點,二者均是法律和會計結合的邊緣學科,二者具有相同的目標,即提供法庭訴訟或非訴訟證據,以維護司法公正,保證財產安全。
三、法務會計在企業(yè)管理中的運用
在同司法會計的比較中,我們認識到法務會計的本質源于其英美法系的法律基礎,英美法系下的法官定法原則以及庭審制度對于法務會計的法律證據有著嚴格規(guī)范,法務會計運用法學和會計學的知識獲取有關財務證據資料,以法庭能夠接受的表現形式解決有關的法律問題。我國強調司法程序的嚴格性和完整性,沿用大陸法系的法律特征,但是這并不能表示我國排斥法務會計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下的運用。通過上述分析,法務會計和司法會計相互指引和補充,法務會計能夠短時間內在我國理論界掀起研究熱潮,彰顯出法務會計存在的科學意義。法務會計的最終目的在于依據法律標準和會計準則提供專家鑒定意見,形成訴訟或非訴訟證據,保證財產安全,維護財產秩序,這同我國法律的基本目標相一致。
法務會計在實務操作的運用相對較為成熟,理論構建也正日益完善??梢缘贸龅幕窘Y論是,法務會計在實務操作中運用了法律、會計、審計以及偵查、評估等多元方法,保證訴訟、仲裁在程序和證據上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法務會計體現的是規(guī)則與工具的協調以及手段與目的的結合,這樣的理念對企業(yè)的經營管理尤為重要。對于概念中關于特定主體的定位可以體現在企業(yè)這一行為主體上來,企業(yè)通過對法律、會計和審計的綜合運用,對于加強其內部控制,維護機制平衡,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我國企業(yè)基本設立法務部門,但是法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大都只有法律專業(yè)背景,對會計甚至經濟領域了解不深,在處理相關法律糾紛時對于財產糾紛等問題存在技術困境,因此公司配備法務會計人員有著前瞻性和目的性,能夠協助法務部門完善公司內部規(guī)章制度,輔助審計部門加強內部控制的監(jiān)督工作,對違反法律法規(guī)和公司規(guī)章制度的行為作出有效制裁。另外,舞弊預防機制可以有效運用
到企業(yè)管理中去,這種機制可以優(yōu)化企業(yè)內部控制,并結合法務會計的技術方法,最大程度降低企業(yè)存在的舞弊行為。
法務會計在我國的興起是由于我國市場化進程推進的需要,而法務會計概念的多元化從定義上講是由于角度選擇的不同。我國率先引進司法會計的概念,并在具體實務中展開運用,這同我國大陸法系下的司法模式相吻合,而法務會計鑒于其法庭審判制度的背景下,有著深厚的英美法系的法律淵源,這間接導致法務會計在我國的產生和發(fā)展相對延后。從另一方面來講,并不能由于法務會計適用于英美法系而不能為我國所用,相反,法務會計和司法會計不僅僅是兩種法系的具體運用,二者具有相互促進的協調關系。隨著我國市場化的不斷推進,我國逐步建立以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的市場經濟體制,通過對法務會計和司法會計的比較,可以發(fā)現法務會計運用會計和法律方法更為有效的解決具體實務問題,在法律支持和舞弊審計方面具有導向作用,尤其是在企業(yè)運營管理過程中能夠優(yōu)化企業(yè)規(guī)章制度和內部控制,對于企業(yè)經營管理產生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