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關佳 編輯/丙甲
真謠言和偽常識
文/關佳 編輯/丙甲
不久以前,看到《人民日報》微博上發(fā)表的一組標題為“那些年,我們一起上過當?shù)闹{言”的短文章,覺得很有意思。其中被指為謠言的,有“酸性體質(zhì)”是百病之源、滴血可以認親、“千滾水”不能喝、可樂殺精、宿便是健康殺手、多吃核桃能補腦,等等。我比較有興趣的是其中有關保健養(yǎng)生的內(nèi)容。
其實,按我看來,這些“謠言”,有些確實是某些人或者某些商家蓄意制造出來的。比如,有一陣被叫得震天響的“酸性體質(zhì)”一說,恐怕就屬于真謠言,而且流傳甚廣,使相關的保健品銷路大增,這大體可證明是有人炒作的結(jié)果。甚至有關“宿便”的大害怪論,其實也正是與某某“茶”同時誕生的。
平心而論,有些說法,比如,“千滾水”不能喝、可樂殺精之類,恐怕只是夸大事實,算不上是蓄意制造的謠言。拿“千滾水”來說,這種說法由來已久,至少我在小時候就聽大人說過,已經(jīng)近乎我心目中的常識。近年來,有人更找出科學依據(jù),說是其中亞硝酸鹽的含量會增高,而大家都知道亞硝酸鹽是公認的致癌物質(zhì)。然而,經(jīng)過實驗證明,開水多次煮沸后,亞硝酸鹽含量確實有所增高,但增加量很微小,即使反復煮沸20次后,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也遠低于國家標準,是可以安全飲用的。所以,這可以說是一種偽常識。這雖無什么大礙,但畢竟多少年來人們倒掉了大量好開水,造成水資源的浪費。
問題在于,人們?yōu)槭裁闯3@類真謠言和偽常識深信不疑,甚至熱心地在現(xiàn)代通訊手段如微信之類上一再轉(zhuǎn)發(fā)呢?最根本的原因當然還在于國人的科學素養(yǎng)總體比較低,聽到一種說法,覺得有點道理,就信了。而不去追究這種說法到底出自哪位權威專業(yè)人士或哪個專業(yè)部門。反過來,我們的專業(yè)人士和專業(yè)部門,大概以為這類說法不登大雅之堂,常一笑了之,而不認真對待,不常發(fā)布權威信息,以致謬誤流傳,以訛傳訛。
最近以來,我們的權威媒體如《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開始關心這類有關人們?nèi)粘I钚畔⒌恼鎮(zhèn)螁栴},并用專家的結(jié)論甚至當場實驗澄清事實,實在是開了個好頭。只要我們一起努力,堅持傳播科學真知,這類真謠言和偽常識總有一天都會銷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