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少華
死不認錯的人難成大事
公元200年,曹操在收拾了袁術(shù)和呂布幾個硬手之后,已儼然成為江北地區(qū)呼風喚雨的新勢力,讓老霸主袁紹很是不滿,決定教訓(xùn)教訓(xùn)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正在袁紹發(fā)表戰(zhàn)前演說的時候,謀士田豐小心翼翼地說:“主公,曹操雖然兵馬不多,但我聽說這個人極其狡猾,我們這么大的家業(yè)犯不著跟他計較,只要經(jīng)常派幾個人去騷擾騷擾就夠他受的了,不出兩年我保證讓他俯首稱臣。”
雖然田豐說得很委婉,但其中心思想是不變的——想跟曹操PK,絕對是自取其辱!袁紹雖然草包,但他一眼就看出了田豐的中心思想,大怒道:“好你個田豐,竟敢擾亂軍心,給我押進大牢,聽候處置!”
袁紹大手一揮,率領(lǐng)大軍鋪天蓋地地朝曹操壓過來??上?zhàn)場不是考場,袁紹在老奸巨猾的曹操面前絲毫沒有用武之地,還沒等拿出筆就被交了白卷。
袁紹戰(zhàn)敗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大牢,獄友們紛紛向田豐道喜。
田豐道:“袁紹這個人一向自以為是,要是他贏了,證明了他的正確,他不會吝惜他的寬容,而一旦他輸了,證明你是對的而他是錯的,那肯定就沒你的好果子吃了?!?/p>
果然,袁紹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把田豐殺了。
有這么要命的領(lǐng)導(dǎo),也難怪號稱“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短短幾年就潰不成軍了。這樣的領(lǐng)導(dǎo)在歷史上并不少見,這些人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喜歡炫耀他們的小聰明,讓手下圍著他們歌功頌德,并毫不吝惜他們的慷慨。但是千萬別指望他們能認錯,這樣的人自然成不了事。
知人善任,知錯能改
說起認錯,袁紹應(yīng)該向400年前的劉邦學(xué)習(xí)。
整整400年前,也就是公元前200年,劉邦御駕親征匈奴。臨行前,劉邦派人打探匈奴的虛實,連派了十撥人都回來報告說,匈奴軍容不整,且多老弱病殘,根本不是大漢的對手。劉邦雖然大喜,但還沒被沖昏頭腦,又派了婁敬做最后一次打探。
婁敬走后幾天不見消息,劉邦終于按捺不住了,立即指揮大軍出發(fā)。卻不巧正好在路上碰見了婁敬,還沒等劉邦發(fā)話,婁敬就立刻勸阻劉邦停止前進,這仗打不得。
劉邦很納悶兒,就問婁敬:“前面十撥密探都說匈奴只剩老弱病殘了,難道他們都在說謊?”
婁敬道:“他們一點都沒有說謊,我看到的也跟他們一模一樣?!?/p>
劉邦更不明白了。
婁敬接著道:“陛下釣過魚嗎?我們釣魚的時候都會在魚鉤上掛上一塊美味的誘餌,而不會掛上刀子斧頭。按照常理來說,兩國交戰(zhàn)時,如果實力相差不大或是弱于對手,都會故意表現(xiàn)自己的強大,讓對手畏懼,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而如果一方故意展示自己的弱點,那就跟釣魚沒什么兩樣了?!?/p>
劉邦雖然是流氓出身,學(xué)習(xí)成績比不上袁紹,但提煉中心思想?yún)s不在袁紹之下,當即怒道:“你的意思是老子的實力比不上匈奴?老子打了幾十年的仗,連項羽都被老子干掉了,還會怕那個什么欒提冒頓?!”說完將婁敬投入大牢,聽候處置。
欒提冒頓的這塊誘餌看起來香辣誘人,卻讓劉邦吞不下也吐不出,被困了七天七夜才靠陳平的公關(guān)逃了出來。
回來后,劉邦第一時間就把婁敬從大牢里請了出來,封二千戶,擢升關(guān)內(nèi)侯。
這就是劉邦成功的秘訣。雖然這個流氓皇帝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但他就是有這個本事,知人善任,知錯能改,能讓人心甘情愿地為他效力。
勝利依然保持清醒
失敗了之后能大方地承認自己的錯誤,這實在是一種難得的境界,尤其是身居高位、一呼百應(yīng)的人。那有沒有比這個更高一層的境界呢?不管是“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還是劉邦創(chuàng)下的四百年基業(yè),都葬送在這個人手里。這個牛人就是曹操。
官渡之戰(zhàn)后,袁紹病死,他的兩個兒子袁尚、袁熙投奔烏桓族,曹操決定斬草除根,出兵烏桓。但有人認為此時出征烏桓在時機上不合適,不過曹操豈能隨便改變主意,當即率軍出征。
當時正是夏天,連日暴雨,把道路沖得泥濘不堪,對行軍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一連數(shù)日都寸步難行。后來在當?shù)孛刻锂牭闹敢?,才狼狽地到達目的地。好在攻打烏桓的過程還算順利,張遼率軍急襲,斬首烏桓王蹋頓,收降二十余萬人。袁尚、袁熙逃往公孫康處,又被公孫康殺了獻給曹操。
回師的路上已是冬季,天寒地凍,方圓二百里不見人煙,更不見水源,任憑曹操喊了八百遍“前面有梅林”也無濟于事,最后只得“殺馬數(shù)千匹以為糧,鑿地入三十余丈乃得水”,狼狽地回到了鄴城。
回來后,曹操大擺慶功宴,犒勞疲憊的將士們。席間,曹操讓人查曾勸阻他北征烏桓的人,那幾個人嚇得心驚肉跳,擔心曹操會追究他們的過錯,卻沒想到他們來到大廳后卻被請上了上座,曹操雙手舉杯,道:“這次征烏桓雖然贏了,但贏得很狼狽,這不是一場正常的勝利,你們當初的勸阻是對的,是我一時糊涂才險些釀成大錯,所以我要向你們致謝,希望你們以后能繼續(xù)提意見,該怎么說就怎么說?!?/p>
看到這里,不由得對曹操喝一聲彩:就算打贏了也能保持清醒,真是了不起!
“犯了錯要承認”,這本該是幼兒園就要懂的道理。其實歷史就是一座幼兒園,所有的故事都是在演繹幼兒園里就該懂的道理,可有些人就是不懂,不想懂,不愿懂,不敢懂,所以我永遠都生活在幼兒園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