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良洪,曾艷麗,宋鳳平,官 莉
(重慶市第三人民醫(yī)院:1.內(nèi)分泌科;2.護理部 400014)
?
·臨床探討·
品管圈在減少胰島素注射過程差錯中的應用
景良洪1,曾艷麗1,宋鳳平1,官 莉2△
(重慶市第三人民醫(yī)院:1.內(nèi)分泌科;2.護理部 400014)
目的 減少胰島素注射過程中的差錯,提高患者胰島素注射的安全性。方法 通過在重慶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開展品管圈活動,探討胰島素注射過程中差錯發(fā)生的原因及對策。對比活動前、后每周差錯件數(shù),并計算活動的目標達標率,對規(guī)范化流程及效果進行改進。結果 開展品管圈活動后,住院患者胰島素注射差錯件數(shù)由每周6.33件降至每周0.50件,實施活動前、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品管圈活動的有效推行,顯著減少了住院患者胰島素注射過程的差錯件數(shù),增強了品管圈圈員的團隊精神,提高了患者胰島素注射的安全性。
品管圈; 胰島素; 注射; 差錯
隨著國民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醫(yī)療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必須不斷提高護理人員在護理管理過程中的護理水平和技術能力,提高整個科室的護理質量[1]。胰島素注射差錯是指在注射胰島素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任何可預防事件,其差錯導致患者胰島素注射的錯誤。糖尿病是我國最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之一,2010年我國糖尿病患病率為9.7%,糖尿病患者將近9 240萬人[2]。胰島素是機體內(nèi)唯一能夠降低血糖的蛋白質類激素,胰島素治療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3]。品管圈(QCC)的概念最早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20世紀中葉提出,我國稱其為質量管理小組,其以尊重人性、以人為本為核心理念,營造使人輕松、愉快的現(xiàn)場管理,使員工自主參與到品質管理活動中,并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滿足感[4]。為了避免胰島素注射過程的差錯而導致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甚至更嚴重的并發(fā)癥,最大限度確保胰島素注射安全,本科室于2013年12月成立了名為“禾苗圈”的QCC小組,針對減少內(nèi)分泌住院患者胰島素注射過程的差錯件數(shù)而開展的QCC活動,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統(tǒng)計本科室2013年12月16日至2014年1月5日在QCC活動開展前、后胰島素注射過程中發(fā)生差錯的數(shù)據(jù)。
1.2 方法
1.2.1 成立QCC活動小組 成立QCC,設圈長1名,負責整個活動的計劃與實施;輔導員1名,負責督導活動計劃。2013年12月圈長召開會議,全體圈員開展了“運用QCC降低住院患者胰島素注射差錯件數(shù)”為主題的活動。
1.2.2 擬訂活動計劃 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為主題選定、活動計劃擬訂、現(xiàn)狀把握、目標設定、解析、對策擬訂階段;2014年2~3月為對策實施與檢討階段;2014年4~5月為效果確認、標準化、檢討與改進、成果發(fā)表階段。
1.2.3 現(xiàn)狀分析 收集本科室2013年12月16日至2014年1月5日的胰島素注射差錯資料,見表1。由表1可以發(fā)現(xiàn),漏打、裝置錯、劑量錯誤、時間錯誤、品種錯誤等是胰島素注射差錯的原因。根據(jù)“80/20法則”分析,最主要原因是漏打、注射裝置錯誤及劑量錯誤;因此本圈將改善重點定位在如何改善胰島素漏打、注射裝置錯誤及劑量錯誤。
1.2.4 目標設定 改善前差錯件數(shù)為每周6.33件,目標值為每周2.57件,改善幅度為59.39%。
表1 胰島素注射差錯查檢匯總表
1.2.5 解析目標 應用“魚骨圖”對胰島素注射過程中出現(xiàn)漏打、裝置錯誤和劑量錯誤的原因進行分析。對圖中所有羅列出來的原因,圈員對其可行性、效果性、自主性進行評分,找出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有以下8點:護士責任心差、患者忘記通知護士、醫(yī)護人員對血糖異常處理不到位、低年資護士專業(yè)知識欠缺、患者不了解胰島素筆和泵的使用方法、胰島素筆和泵本身有故障、醫(yī)囑處理錯誤、患者憑個人經(jīng)驗注射胰島素。
1.2.6 對策擬訂及實施 (1)每班護士對患者胰島素注射情況進行清理。責任護士在接班后應對所管患者胰島素注射情況進行清理,如有未按要求注射胰島素的患者,應詢問原因;責任護士在下班前應再次對所管患者胰島素注射情況進行清理,如有特殊情況,應向下一班交班;正班及中夜班護士在接班后應對全科室患者胰島素注射情況進行清理,如有未按要求注射胰島素的患者,應詢問原因;正班及中夜班護士在下班前應再次對全科室患者胰島素注射情況進行清理,如有特殊情況,應向下一班交班;加強護士責任心,對患者的治療真正做到心中有數(shù);加強慎獨精神。(2)加強健康宣教。責任護士對所管患者進行一對一宣教;鼓勵患者參加每周的糖尿病知識小講座;鼓勵患者參加每月糖尿病知識大講堂;設計和發(fā)放各類健康宣教標示及小冊;請患者仔細閱讀病房內(nèi)張貼的糖尿病溫馨提示;請患者取閱健康宣傳欄的資料;不定期舉辦糖尿病病友沙龍,進行相關知識宣教;鼓勵患者參與糖尿病病友QQ群,互相交流學習。(3)血糖異常時及時處理。對血糖異常的患者,護士及時與醫(yī)生溝通;醫(yī)生下達醫(yī)囑后,及時告知總務護士處理醫(yī)囑。(4)加強培訓。堅持護士分層次理論培訓,加強對低年資護士的培訓;堅持每個月一次的操作培訓,均由護士長進行考核;進行胰島素筆、胰島素泵的專題學習;要求實習護士不能單獨進行胰島素注射,帶教師必須做到放手不放眼;加強對實習護士的專科培訓。
2.1 有形成果 對比QCC活動前、后平均每周差錯件數(shù),胰島素注射過程差錯由QCC活動前平均每周6.33件下降為平均每周0.50件,目標達標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目標值)×100%=(6.33-0.50)/(6.33-2.57)×100%= 155.05%。進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 =(6.33-0.50)/6.33×100%= 92.1%。QCC活動前、后每周差錯件數(sh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864,P<0.05)。運用柏拉圖分析數(shù)據(jù),胰島素注射過程中常見差錯為:漏打、裝置錯、計量錯、時間錯、品種錯,見圖1。
圖1 胰島素注射過程中常見差錯柏拉圖
2.2 無形成果 對圈員的團隊合作能力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QCC活動后圈員在品管手法、團隊凝聚力、溝通協(xié)調(diào)能力、責任心、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注射技術對血糖達標的影響已日益受到關注,醫(yī)護人員應詢問和觀察患者當前的注射操作情況,檢查注射部位,制訂注射質量管理程序,以確?;颊哒莆照_的注射技術[5]。通過開展QCC活動,內(nèi)分泌科胰島素注射的標準化流程達到規(guī)范化,目標達標率達155.05%,護士注射進步率達92.1%,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準確注射的滿意度明顯提高,為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提供了很大幫助。
QCC應用于臨床護理實踐不僅能夠促進護理質量的持續(xù)改進,提升護理人員的管理意識,同時,能夠充分挖掘護士的潛能,培養(yǎng)護理管理人才[6]。通過QCC活動開展,圈員收獲頗多,通過頭腦風暴和QCC手法,激發(fā)了護理人員的潛能,提升了護士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營造了愉悅的工作氛圍,強化了團隊意識,增強了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4]。
QCC是一種強調(diào)自下而上,自發(fā)主動的管理模式[7-8]。通過QCC活動,每個護士都具備了主人翁責任感,主動參與科室的護理質量安全管理,提高管理工作的可行性[9-10]。在應用QCC時,圈長應當將每位圈員作為活動的主體,對每位圈員的意見和建議認真考慮,好的建議應當接受,以此增強每位圈員的競爭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和改進意識,促進每位圈員在工作中充分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1]。將PDCA循環(huán)應用于減少胰島素注射差錯事件的件數(shù),工作重點從“事后整改”到“事前防范”,通過不斷循環(huán)上升方式減少胰島素注射過程中差錯事件的件數(shù),以便為護理管理者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支持,確保胰島素注射安全。
本研究通過收集臨床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認為QCC是一種較好的提高護理質量的方法,值得臨床推廣。然而,由于本研究標本量較少,且研究時間跨度較短,后期有待進一步擴大樣本量,進行深入研究,為QCC活動的大范圍推廣提供更多有價值的證據(jù)。
綜上所述,通過QCC活動,不僅可以減少胰島素注射過程中差錯事件,還為醫(yī)院管理人員提供了新的思路平臺,以便更好地管理醫(yī)院,更好地發(fā)揮醫(yī)務工作者的潛力,更好地服務于患者[11]。這種活動科學有效,還能節(jié)省成本,也是醫(yī)院質量管理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1]紀艷菊,鄭雷雷.品管圈對于提升護理管理質量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5,22(1):17-18.
[2]Yang W,Lu J,Weng J,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3]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華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14,30(10):893-894.
[4]黃麗,于文敏,鐘瞻,等.品管圈(QCC)活動在護理管理中的運用[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1(14):2804.
[5]康爍,高俊香,張玥,等,品管圈活動在糖尿病病人自行注射胰島素規(guī)范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4,28(26):3262-3264.
[6]楊惠貞.護理品管圈臨床推行之探討[J].甘肅科技,2014,28(23):159-160.
[7]尹紀娟.運用品管圈減少乳腺癌化療患者PICC 并發(fā)癥的觀察[J].山東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36(3):214-216.
[8]Hosseinabadi R,Karampourian A,Beiranvand S,et al.The effect of quality circles on job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work-life of staff in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J].Int Emerg Nurs,2013,21(4):264-270.
[9]徐建鳴,蔡賢黎,姚禮慶,等,應用品管圈減少患者內(nèi)鏡診療等候時間的探索[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6):1-5.
[10]Wang LR,Wang Y,Lou Y,et al.The rol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s in sustained improvement of medical quality[J].Springerplus,2013,2(1):141-149.
[11]祁竹莉,張瑩,姜忠.品管圈在醫(yī)院管理中的實施與應用價值[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5(6):37-40.
△通訊作者,E-mail:1597135526@qq.com。
10.3969/j.issn.1672-9455.2015.24.047
A
1672-9455(2015)24-3729-02
2015-05-13
201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