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春梅 柳景蘭 張作標
海南省是我國第二大熱帶島嶼,也是我國最大的天然溫室,生產反季瓜菜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越條件[1],但因其地處熱帶,病蟲害發(fā)生相對較重,加上缺少系統(tǒng)的無公害生產技術,為了保證產量和效益,農民過量使用農藥,嚴重降低了西瓜品質和經濟效益。
黑龍江省地處高緯地帶,病蟲害相對較輕,生產無公害西瓜和無病蟲菌殘留的西瓜種子有著優(yōu)越的天然條件。于是,將北方生產的西瓜種子冬季在海南進行反季生產,既可以滿足冬季到海南貓冬的“候鳥”吃上北方的特色西瓜,又能改善海南西瓜的質量,同時還可以使北方的特色小西瓜打入海南市場。
海南秋季臺風較多、降雨頻繁,因此采用塑料大棚栽培。塑料大棚結構要求架體牢固、格局合理、采光性好、抗風能力強,采用南北朝向,長度45 m,跨度12 m[2],側面1 m 以上全通風,通風口用紗網罩好,便于防蟲。另外,為了減少除草劑的使用和節(jié)約勞動力,采用黑色地膜覆蓋、膜下附微滴灌,不僅可以避免因溝灌而造成的土壤板結,還可節(jié)約用水。
綜合考慮塑料大棚內環(huán)境要求、人們的消費習慣、地域特點、熟期、商品性及產量等,一般選擇適合吊蔓栽培的早熟小西瓜品種如黑龍江省農科院繁育的龍盛1 號和龍盛密玉,這兩個品種結瓜能力強、生育期短(全生育期75 天左右)、果實發(fā)育期26~30 天、商品性好、耐儲運、瓜瓤紅色、含糖量13%左右、單果質量2 kg 左右[3]。
海南四季高溫、播期較長,但從12 月中旬開始,作物易發(fā)生病害,因此海南冬季西瓜播種最佳時間為10 月中旬到11 月中旬。
為預防果斑病和病毒病,種子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0 min[4],清水洗去堿性,再用3%的雙氧水浸種10 min,漂洗干凈后再用清水浸種8 h,然后用濕毛巾包好,放在30℃下催芽,見芽后立即播種。
采用營養(yǎng)缽直播育苗,將椰殼粉和土按2∶1 體積比混勻[5],拌入少量水溶復合肥和殺菌劑后放置1 天,然后裝入營養(yǎng)缽,播種后覆黑網,防止陽光直射導致營養(yǎng)缽內溫度過高燙傷種子。出苗前盡量不澆水,出苗后視干濕情況盡量選擇晴天上午澆1 次透水,避免小水勤澆。出苗后,在苗上方約15 cm 懸掛黃板和藍板,防止白粉虱和薊馬等蟲害,相同顏色的粘蟲板相距5 m 左右。
海南土壤屬于半砂半黏土,地下水位高,比黑龍江土壤瘠薄,而且雜草茂盛,因此采用深耕深施、大壟雙行和覆黑色地膜的方法。深耕即用機械深翻兩次,使耕層達到50 cm 以上,保證土壤透氣;黑色地膜透光性差,可有效減少田間雜草,同時還可改善水、肥、氣、熱等條件,為西瓜個體發(fā)育提供有利條件;大壟雙行,即壟上種植2 行,壟寬1.2 m,壟上行距40 cm 左右,有利通風透光,且加大了種植密度,為西瓜高產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翻地后,每667 m2撒施生石灰25 kg,然后起壟。海南酸雨較多,生石灰可以綜合土壤的酸性,同時還能殺滅病菌。起壟后在壟中間開溝施入生物有機肥,每667 m2用量100 kg 左右。定植后在距苗10 cm 左右施黃豆,每株10 g 左右,為了避免黃豆發(fā)芽出苗,要將黃豆煮至八分熟。
海南天氣較熱,瓜苗生長速度較快,3~4 片葉時木質化程度還較差,定植時易傷根。最佳定植時間是1 葉1 心。
西瓜4 片葉后進入伸蔓期, 此后植株迅速生長。架式栽培在4 葉1 心時摘心,待側蔓長至20 cm左右時開始吊蔓,選擇兩個長勢一致的側蔓吊起,其他側蔓摘除[4]。此后每1~2 天繞1 次蔓。
因為設施內較封閉,昆蟲較少,所以西瓜一般都進行人工授粉[6],選擇第2~3 朵花授粉,待瓜長至雞蛋大小時選擇1 個健康形正的瓜留下,其余瓜打掉,每蔓最多留1 個瓜,每株留1~2 個瓜。當西瓜長至鵝蛋大小時要用網袋將西瓜吊起,防止果實太重從瓜秧上脫落。
伸蔓前期澆足水,伸蔓后期以控為主,注意控秧,防止坐瓜前瘋秧和化瓜;開花至果實雞蛋大小時盡量少澆水或不澆水,防止化瓜;果實長至碗口大小時進入迅速膨大期,加強肥水管理,在不裂瓜的情況下保證水分充足,此階段植株極易感病,注意通風,防治病害。西瓜采收前10 天停止?jié)菜?/p>
常見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角斑病、蔓枯病、葉枯病、果斑病等,尤其是病毒病,做到早防早治。盡量避免盲目的高溫悶棚導致濕度增加,病害發(fā)生嚴重;避免悶棚后突然通風,導致溫度驟變而灼傷。
海南蟲害較重,設施栽培中除盡量使用防蟲網封閉通風口外,還應在大棚內配合使用黃藍板,以減少農藥使用次數和使用量。具體方法是:小苗時距離苗上方15 cm 左右掛粘蟲板,每667 m2使用30 張左右,當西瓜植株長至較高時可以選擇適當的高度在兩壟中間掛粘蟲板,根據害蟲的多少和種類選擇懸掛黃板還是藍板,一般藍板對薊馬的防治效果較好,黃板對白粉虱等其他害蟲的防治效果較好。如果設施的面積較大,而且有電源接入,還可考慮使用殺蟲燈,一個1 000 m2左右的設施內懸掛一個殺蟲燈,防治效果非常好,而且殺蟲燈可以反復使用,成本低、綠色環(huán)保,可實現無公害生產。
西瓜主要根據雌花開放的時間來確定采收時間,早熟品種一般在雌花開放后28 天左右采收,采收前應先選擇2 個有代表性的瓜切開鑒別成熟度,然后再大面積采收。也可以將瓜摘下托在手中,手指彈之聲音清脆,并且能感覺到震動視為已經成熟,如需儲藏運輸,則可提前3~5 天采收[7]。
[1]朱占華,曹海華,袁亮,等.玉米南繁育種關鍵技術及注意事項[J].中國種業(yè),2013(6):76-77.
[2]劉建.海南熱區(qū)溫室工程產、學、研現狀與所面臨問題探討[J].農業(yè)工程技術:溫室園藝,2013(5):30-32.
[3]王喜慶,賈云賀,尤海波.優(yōu)質早熟小果型西瓜新品種龍盛1 號的選育[J].中國瓜菜,2010,23(3):19-21.
[4]王喜慶.優(yōu)質耐儲運小果型西瓜新品種龍盛1 號大棚立體栽培技術[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2(7):233-234.
[5]孫程旭,馮美利,劉立云,等.不同椰衣栽培介質對西瓜苗生長及生理特性的影響[J].熱帶農業(yè)科學,2011(12):8-11.
[6]廖道龍,蔡興來,伍壯生,等.海南小型無籽西瓜大棚立式再生栽培技術[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2(18):55-57.
[7]陳金土,林日金.南洋鄉(xiāng)金美人小西瓜立架高產栽培技術[J].上海蔬菜,2013(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