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 馨 編輯/李顏岐
印度:建“冰雪佛塔”儲水
文/郭 馨 編輯/李顏岐
印度拉達克的佛教領袖與當?shù)卮迕褚黄鸾ㄔ臁氨┓鹚保詰獙ο柴R拉雅地區(qū)冰川融化和氣候變暖的嚴酷現(xiàn)實。
平陽村是喜馬拉雅高原沙漠中的一小塊山谷綠洲,屬于印度最北端的查謨-克什米爾邦。這里居住著藏族人,耕種、放牧,與自然和諧相處。進入21世紀以來,氣候變化給這里帶來了嚴重的用水危機,尤其是在每年4、5月份的播種期,因為缺水,農(nóng)業(yè)與綠化無法正常進行,造成了環(huán)境沙漠化加劇的惡性循環(huán)。
一篇名為《拉達克冰人》(The iceman of Ladakh)的文章介紹了工程師齊旺諾菲爾Chewang Norphel開創(chuàng)了人工嫁接冰川的方法,用于高海拔沙漠的農(nóng)田灌溉。當年的報道引來了印度政府有關印度河流域發(fā)展計劃的經(jīng)濟援助,但項目不久后就停滯下來。
近兩年,每年4、5月份的旱情愈演愈烈,拉達克的一些村民開始逃離家園,成為“氣候變化難民”。擁有2000人口的平陽村是拉達克最大的村莊,人均年收入約600美元,用水非常拮據(jù),月人均用水量僅300升。
索南旺楚是平陽村土生土長的工程師,也是公益教育項目賽謀學校(SECMOL School)的開創(chuàng)者。他受到諾菲爾“冰川嫁接”項目的啟發(fā),并受邀解決其瓶頸問題。在他看來,諾菲爾項目難以成功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項目選址受限,必須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背陰雪峰,對大部分村莊來說很難找到符合條件的地點,并且水渠需要大量維護工作,在寒冷的雪山上上下下,對村民來說非常艱難;第二個,冰體直接在開挖的水渠中以平面的形式儲存,到了春季氣溫升高后,冰面快速融化容易形成洪水,對下游造成隱患。
位于印度最北邊陲的拉達克(Ladakh),坐落在喜馬拉雅山脈和喀拉昆侖山脈之上,三千多米的高海拔造就了廣闊無垠的雪嶺沙漠極地風光。攝影/GCMT/CFP
2014年1月22日,印度拉達克,零下35℃的嚴寒。 攝影/TIM VOLLMER/東方IC
“我開始想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我質(zhì)疑必須在高海拔與陰坡嫁接冰川的基本信念?!彼髂贤f。
他觀察到,當春天的太陽和風融化冰雪時,表面積越大,融化速度就越快。如果降低暴露在太陽和風中的表面積,冰就可以更長期地儲存在村子里,從而解除村民上山的艱辛。而以錐體儲存冰,其表面積更小。例如,一個半徑20米高40米的冰錐,將存儲約1600萬公升的水。如果相同體積的水以2米厚的冰層平面儲存的話,暴露于陽光的面積大約是圓錐形的5倍。因此,溫暖的陽光與春風將它融化的速度比冰錐大約快5倍。
2014年初,索南旺楚與賽謀學校的學生嘗試建造了一個6米高的冰塔。冰塔的原理很簡單,從上游的河床用地下水管將河水引到村里的沙石地上,不需要任何電力或機械推動,僅依靠水自身的重力,出水口的水流將被壓力推送到與入水口相同的高度。水自上而下噴涌而出,在零下20℃甚至更低的氣溫下,立即結(jié)成冰凌,這樣一層層覆蓋下來,像是冰川形成的過程。圓錐體的形狀又類似傳統(tǒng)藏傳佛教冰塔的樣子,所以當?shù)鼐用裼H切地稱之為“冰雪佛塔”。雖然完全暴露在陽光之下,但冰塔融化得非常緩慢。3月中旬,當所有平坦地面上的冰融化后,冰塔還矗立著,氣溫接近30℃時,出現(xiàn)了綠葉茂盛的樹木與雪白冰塔并存的罕見景象,直到5月18日,冰塔才完全消融。
用水危機有望解決,這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傳遍平陽山谷。直貢噶舉澈贊法王(Drikung Kyabgon Chetsang Rinpoche)于2014年5月1日前來為冰塔祝福,人們在冰塔上掛上了傳統(tǒng)的五色風馬旗,吉祥祈福的彩旗又增添了遮擋陽光和暖風的作用,讓冰塔的融化又放慢了速度。
澈贊法王立即將建造冰塔納入他原有的“綠化有機”(GO GREEN GO ORGANIC)的5年規(guī)劃,在他的資助下,平陽村組成了冰塔項目委員會,包括由工程師索南旺楚帶領的3人技術(shù)小組、由平陽寺仁增喇嘛為首的3人勞工小組。
項目也有了新的名字——“冰雪佛塔”,由澈贊法王所轄的平陽寺和賽謀學校共同承擔工程的執(zhí)行工作?!氨┓鹚表椖坑?014年10月13日在國際山地氣候變化與應對會議上,由直貢噶舉澈贊法王與查謨-克什米爾邦總督Sh. NN Vohra先生一起宣布啟動,2014年底之前,他們將會在平陽建起3至5個大尺寸冰塔,2015年春季融化后足以灌溉約50公頃的土地。然后再逐步發(fā)展,一直到80個冰塔,那時,所有冰塔所儲藏的水將滿足整個平陽山谷的灌溉。
拉達克人以前在建造佛塔時,依靠寺院里一種稱為哈拉(HALA)的民主勞動貢獻方式。在今天這個數(shù)字時代里,“冰雪佛塔”項目建立了一個全球哈拉貢獻系統(tǒng),即在網(wǎng)站INDIGOGO上發(fā)起募捐。索南旺楚認為,人們有錢可以出錢,沒錢的可以參與項目的推廣,讓更多人了解和關注喜馬拉雅冰川消融和全球水危機。
項目開始的一個月內(nèi),在澈贊法王的號召下,得到了世界各地的直貢噶舉弟子的支持和捐助。雖然還沒有達到目標預算的119000美元,但募捐的效果正在一點點顯現(xiàn)出來,11月底之前,項目組已完成了埋設2.5公里長的PVC管道,“為了讓首個計劃萬無一失,我們鋪設另一根管道作為備用。管道由鋼筋水泥穩(wěn)定覆蓋,預計能用25年。未來,我們將在流程自動化上嘗試讓冰塔在科技太陽能機械手臂的幫助下自動升高,而目前塔頂噴泉只能隨冰塔升高由人工手動抬高?!彼髂贤f。
2014年5月,在直貢澈贊法王的領導下,綠化有機協(xié)會還在平陽寺討論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城市計劃:平陽廣闊的沙漠將依靠太陽能變成一個綠色清潔的城市。城市發(fā)展的主要收入將用來在這片沙漠上建立一所大學,為拉達克成千上萬的青少年提供教育機會。印度本土的熱帶科技無法解決拉達克極地氣候帶來的問題,因此,這所大學將要致力于研究和解決拉達克的特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