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穎,劉紅娟,任建軍,霍偉紅,李志博(西安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北方醫(yī)院,西安 710043)
?
半導體激光機聯合泛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的臨床效果
鄭 穎,劉紅娟,任建軍,霍偉紅,李志博(西安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北方醫(yī)院,西安 710043)
目的 分析半導體激光聯合泛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該院接受帶狀皰疹治療的患者50例,隨機分成A、B兩組各25例。A組只使用泛昔洛韋進行治療,B組患者聯合使用半導體激光和泛昔洛韋進行治療。治療1個月后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 A組治療總有效率為68.00%,不如B組的92.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指標組間差異同樣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半導體激光聯合泛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具有更好的療效和效率,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帶狀皰疹; 半導體激光; 泛昔洛韋; 聯合治療
帶狀皰疹是一種病毒性皮膚病,病原體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1]。該病特征表現為簇集性小水皰沿著單側周圍神經分布,常伴有難以忍受的神經痛。好發(fā)于成年人,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發(fā)病率會顯著上升,與機體免疫力下降有關。該病具有自限性,可以選用內用藥物治療以抗病毒、止痛消炎,也可以外用藥劑,或者采用物理治療[2-3]。本次研究中,筆者分析了泛昔洛韋聯合半導體激光治療帶狀皰疹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接受帶狀皰疹治療的50例患者,其隨機分為A、B兩組,每組各25例。A組患者中男13例,女12例,年齡18~70歲,平均(44±10.6)歲,病程3~18 d,平均(7±2.7)d。B組患者中男11例,女14例;年齡18~69歲,平均(45±10.8)歲,病程4~16 d,平均(6±2.1)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患者入選標準 (1)患者符合《皮膚病與性病學》中帶狀皰疹的診斷標準;(2)患者年齡無限制,但應有清楚意識,無精神神經癥狀和感覺異常,能夠配合治療和研究;(3)患者無全身系統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腎衰竭等。(4)患者對使用的藥物過敏試驗結果為陰性;(5)患者對研究項目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治療方法 A組患者單獨使用泛昔洛韋(迪沙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83482),用法為每次0.25 g(2片),每日3次,服藥間隔時間為8 h。B組患者服用泛昔洛韋同時,聯合使用半導體激光進行治療。泛昔洛韋使用方法同A組患者,半導體激光治療:激光治療儀器使用NK808半導體激光治療儀(武漢市南康經貿發(fā)展有限公司生產),激光波長為808 nm,輸出功率線性可調,范圍為0~500 mW,使用時的輸出功率為300~500 mW?;颊呙刻爝M行1次激光治療,每次用時10 min。將儀器探頭移至距離病變部位10 mm的位置,對準病變位置進行激光照射。兩組患者的療程均為8 d,治療第3、5天和結束當天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1.4 療效評價 治療效果評價指標為神經痛減輕時間、水皰干涸結痂時間、皮膚黏膜愈合率,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PHN)的發(fā)生率以及總有效率。治療結束后兩個月內,需要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記錄下其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情況。治療效果分為顯著、有效和無效。顯著者疼痛癥狀消失或顯著減少,70%以上的水痘結痂、黏膜病損愈合。有效者疼痛癥狀減少或消失,30%~70%水痘干涸結痂、黏膜病損愈合。無效者疼痛癥狀無明顯改善,低于30%的水痘和黏膜病損有干涸結痂愈合現象。治療總有效率=顯著有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9.0軟件對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或率表示,數據對比采取χ2檢驗,以α=0.05為檢驗水準,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的對比 A組中有11例(44.00%)患者治療顯著,6例(24.00%)有效,總有效率為68.00%,B組為18例(72.00%)患者治療顯著,5例(20.00%)有效,總有效率為92.00%。B組總有效率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發(fā)生2例胃部不適癥狀,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00%;B組中有1例胃部不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0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種治療方法各項評價指標的對比 A組治療結束后神經痛減輕時間、皮損愈合時間和PHN的發(fā)生率均多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種治療方法各項評價指標的對比
VZV是一種DNA病毒,對體外環(huán)境抵抗力差,人體是其唯一的宿主[4]。病毒從呼吸道黏膜進入體內后先引發(fā)水痘或者隱形感染,之后病毒潛伏在后根神經節(jié)或腦神經感覺神經節(jié)內,當創(chuàng)傷、疲勞、惡性腫瘤等因素刺激機體,抵抗力下降時,激活潛伏病毒,沿著神經纖維下行,并在皮膚中復制,引起神經病變[5-6]??梢砸鹌つw和黏膜的嚴重損傷,還有神經痛癥狀,難以忍受,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7]。該病有自限性,并且隨年齡增加發(fā)病率也增加。臨床上常使用氦氖激光療法輔助治療,但儀器功率較低,需要較長的療程[8]。半導體激光機功率較大且可以線性調節(jié),療程縮短近一半時間[9]。此外半導體激光束的熱量高,可以擴張皮損區(qū)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從而加速皮損愈合、炎癥和水腫消散[10-11]。激光束能夠刺激機體產生嗎啡樣物質,降低末梢神經的興奮性從而起到鎮(zhèn)痛作用。更重要的是激光能夠幫助神經細胞的生長和恢復[12-13]。泛昔洛韋是一種抗病毒藥物,化學結構為嘌呤核苷類,進入ZVZ感染的細胞中,競爭性抑制脫氧核苷酸,磷酸化成為阿昔洛韋三磷酸酯,在激酶幫助下干擾病毒DNA多聚酶作用,也能與復制中的DNA長鏈結合阻斷其延長[14]。在本次研究中,B組有效率為92.00%高于A組的68.00%,其他各項指標比較中,A組均高于B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聯合半導體激光和泛昔洛韋能夠更加高效率的治療帶狀皰疹,治療效果和安全性均良好,值得臨床上推廣使用。
[1]喬麗,王紅現,田蓉,等.更昔洛韋聯合半導體激光治療帶狀皰疹臨床研究[J].東南國防醫(yī)藥,2010,12(4):312-314.
[2]張伊平,石娜.百癬夏塔熱片聯合半導體激光治療帶狀皰疹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18):227.
[3]王曉紅.針刺配合半導體激光治療帶狀皰疹78例療效觀察[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26(6):917.
[4]顧培洪.半導體激光聯合阿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療效觀察[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3,25(4):42-43.
[5]周穎,姜昱,雷立清,等.阿昔洛韋片聯合半導體激光治療帶狀皰疹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10,33(27):40-41.
[6]裴麗英,李艷超.泛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1):64.
[7]羅增香,董秀云.阿昔洛韋聯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半導體激光治療帶狀皰疹療效分析[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2,28(5):368-369.
[8]范白燕,劉佳靄.半導體激光治療帶狀皰疹療效觀察[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1,20(9):782.
[9]崔勇,王艷.額敏地區(qū)276例局部窄譜中波紫外線聯合阿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的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3,15(4):151-152.
[10]伍玲.窄譜中波紫外線光療聯合泛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2):108-109.
[11]Thomasy SM,Whittem T,Bales JL,et al.Pharmacokinetics of penciclovir in healthy Cats following oral administration of famciclovir or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penciclovir[J].Am J Vet Res,2012,73(7):1092-1099.
[12]Brock AP,Isaza R,Hunter RP,et al.Estimates of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famciclovir and its active metabolite penciclovir in young Asian elephants (Elephas maximus)[J].Am J Vet Res,2012,73(12):1996-2000.
[13]宋維芳,史濤,林瓊,等.窄譜中波紫外線聯合泛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1,39(5):933-935.
[14]李丹,周俊峰,高彤,等.更昔洛韋聯合半導體激光治療帶狀皰疹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2):161-162.
10.3969/j.issn.1672-9455.2015.10.050
A
1672-9455(2015)10-1449-01
2014-11-05
201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