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鈺,鄧俊娜,陳 艷,何 靜(第三軍醫(yī)大學新橋醫(yī)院腎內(nèi)科慢性腎臟病管理中心,重慶 400037)
?
慢性腎臟病管理模式對慢性腎臟病伴高尿酸血癥患者的影響
石 鈺,鄧俊娜,陳 艷,何 靜(第三軍醫(yī)大學新橋醫(yī)院腎內(nèi)科慢性腎臟病管理中心,重慶 400037)
目的 探討慢性腎臟病(CKD)管理模式用于CKD伴高尿酸血癥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該院住院診斷為CKD伴高尿酸血癥患者117例,隨機分為CKD管理組58例,對照組59例,兩組均采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CKD管理組在此基礎(chǔ)上實施CKD管理模式。觀察患者尿酸控制水平、生活方式改變情況,進行6個月隨訪。結(jié)果 CKD管理組尿酸控制水平、生活方式的改變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CKD管理模式用于CKD伴高尿酸血癥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慢性腎臟病管理; 慢性腎臟??; 高尿酸血癥
2012年我國成人慢性腎臟病(CKD)發(fā)病率達10.8%,與發(fā)達國家相近[1]。高尿酸血癥是CKD發(fā)病的獨立危險因素[2],也是CKD的致病因素[3],長期高尿酸血癥會導致腎功能進行性惡化,然而腎功能惡化造成尿酸排泄障礙,進一步加重高尿酸血癥。因此,積極控制尿酸水平,延緩腎功能惡化進程是CKD管理中需要積極面對的問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導致近年來高尿酸血癥患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4],改變患者飲酒、高嘌呤飲食等習慣,能很好地控制尿酸水平。本中心對CKD伴高尿酸血癥患者進行慢病管理,提高患者知識水平,改變生活方式,使患者進行自我管理,現(xiàn)已取得一定成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本院腎內(nèi)科診斷為CKD且尿酸值高的117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74例,女43例,隨機分為CKD管理組58例,對照組59例。CKD管理組中男38例,女20例,平均年齡(43.18±13.62)歲;小學及以下學歷11例,中學30例,大專及以上17例;CKD分期中1期7例,2期6例,3期21例,4期19例,5期5例。對照組中男36例,女23例,平均年齡(45.61±14.84)歲;小學及以下學歷16例,中學28例,大專及以上15例;CKD分期中1期4例,2期3例,3期25例,4期18例,5期9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CKD分期構(gòu)成比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CKD管理組納入標準 (1)符合CKD診斷標準;(2)尿酸值男性大于420 μmol/L、女性大于360 μmol/L;(3)能長期在腎病專病管理門診進行復診。排除標準:(1)失訪大于3個月;(2)進入終點事件:透析、移植、死亡等。
1.3 方法 醫(yī)生根據(jù)患者情況進行常規(guī)藥物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健康教育。CKD管理組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chǔ)上給予CKD管理。(1)建立患者健康檔案,評估患者飲食情況與生活方式,分析患者存在的具體問題,并制定出有針對性的干預方案,包含健康教育計劃表、飲食計劃,其中嚴格禁止患者食用高嘌呤食物,如海鮮、啤酒、葷湯、動物內(nèi)臟等。(2)指導患者定期在腎病專病管理門診復診,復診時再次評估患者的認知和行為方式,針對患者病情變化和飲食生活方式的改變情況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內(nèi)容包括:飲食指導、生活指導、運動指導、藥物指導、心理疏導等。(3)開展健康教育講座,每月組織一次患者健康教育知識講座。(4)通過電話、微信、網(wǎng)絡(luò)等方式多方位了解患者病情變化,接收患者的咨詢和建議,使患者得到及時、正確的指導。(5)定期進行電子檔案和紙質(zhì)檔案的管理,評價患者用藥、飲食、運動、遵醫(yī)行為、心理等自我管理情況。(6)兩組患者隨訪6個月。
1.4 觀察指標 檢測每組患者血清尿酸值水平,評估患者生活方式,包括飲酒、高嘌呤飲食、運動等。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尿酸水平比較 CKD管理組患者干預前尿酸水平為(533.224±73.927)μmol/L,干預后為(426.586±88.090)μmol/L;對照組干預前為(513.305±79.880)μmol/L,干預后為(524.322±112.006)μmol/L,兩組患者干預前尿酸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6個月的慢病管理后,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方式比較 CKD管理組生活方式(吸煙、飲酒、高嘌呤飲食、運動)有明顯改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生活方式情況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慢病管理是指組織慢病專業(yè)醫(yī)生及護理人員,為慢病患者提供全面、連續(xù)、主動的管理,以達到促進健康、延緩慢病進程、減少并發(fā)癥、降低傷殘率、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zhì)量并降低醫(yī)藥費用的一種科學管理模式[5]。本院率先在西南地區(qū)成立CKD管理中心,運用慢病管理模式對患者進行系統(tǒng)化、長期化、規(guī)范化的管理,從飲食、營養(yǎng)、運動、正確服藥、心理護理等多方面對患者進行指導,并通過多隨訪途徑定期進行跟蹤指導、效果評估、計劃調(diào)整,以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依從性,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最終達到延緩CKD進程的目的。通過CKD管理,增強了CKD患者的健康理念,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6],去除影響健康的不良行為等。最終目的是從根本上改善健康狀況,延緩CKD進程,提高生活質(zhì)量,減少醫(yī)療費用[7]。
尿酸沉積在腎臟會加重腎損傷[8],所以在CKD管理中重視對高尿酸血癥患者尿酸的控制,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低嘌呤飲食等途徑控制尿酸水平。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CKD管理組尿酸控制水平、生活方式改變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通過CKD管理,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與其進行一對一的健康教育,為患者設(shè)定戒煙戒酒目標,告知各種食物中嘌呤水平,教會患者食物交換份的計算方法,定期監(jiān)測生化指標、根據(jù)指標變化情況適時改變飲食控制方案、定期隨訪、開展健康教育講座,最終改變患者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
綜上所述,CKD管理模式的建立,能使CKD合并高尿酸血癥患者進行有效的自我管理,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控制尿酸水平,進而控制CKD的進展。但CKD管理模式用于CKD伴高尿酸血癥患者的長期效果還需進一步觀察,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聯(lián)合多學科共同研究,以達到滿意的管理效果。
[1]Zhang LX,Wang F,Wang L,et al.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China:a cross-sectional survey[J].Lancet,2012,379(9818):815-822.
[2]Johnson RJ,F(xiàn)eig DI,Herrera-acosta J,et al.Resurrection of uric acid as a causal risk factor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J].Hypertension,2005,45(1):18-20.
[3]Bellomo G,Venanzi S,Verdura C,et al.Association of uric acid with changes in kidney fanction in healthy mormotensive individuals[J].Am J Kid Dis,2010,56(2):264-272.
[4]陳素芬.高尿酸血癥患者疾病相關(guān)知識調(diào)查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09,9(8):19-20.
[5]高志娟,馬翠霞.糖尿病慢性病管理門診運作模式探討[J].現(xiàn)代醫(yī)院,2011,11(7):153-154.
[6]林曉嵩.健康管理在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中的作用[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6,9(21):1748-1750.
[7]朱俊峰.46例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療效的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刊,2009,11(2):330-331.
[8]庹田,汪里納.高尿酸血癥對高齡糖尿病腎病早期患者腎功能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6(16):21-22.
Influ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management model o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
SHIYu,DENGJun-na,CHENYan,HEJing
(theAdministrationCenterofChronicKidneyDiseas,XinqiaoHospital,Thir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400037,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 management model for CKD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Methods A total of 117 CKD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 from November 2013 to April 2014 were recruited in this study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KD management group (58 patients) and control group (59 patients),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drug therapy,and CKD management group implemented CKD management model.A period of six months follow-up was conducted to observe the uric aci d level and the life style change of patients.Results Uric acid level and the life style change of patients in the CKD manage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KD management model in CKD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 shows significant effect,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management; chronic kidney disease; hyperuricemia
石鈺,女,本科,護師,主要從事慢性腎臟病管理、心理護理。
10.3969/j.issn.1672-9455.2015.10.014
A
1672-9455(2015)10-1372-02
2014-10-11
201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