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干預應用于雙水平正壓通氣治療急性左心衰的療效觀察
暢金玲1, 趙盼2
(1. 陜西省富平縣醫(yī)院, 陜西 富平, 711700; 2.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陜西 西安, 710061)
關鍵詞:護理干預; 雙水平正壓通氣; 急性左心衰; 療效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作為臨床比較常見、比較嚴重的疾病之一,如果治療或護理不當,可能演變?yōu)檩^為嚴重的低氧血癥,導致重要臟器的不可逆損傷,甚至導致患者死亡[1-2]。近年來,雙水平正壓通氣(BiPAP)作為新型無創(chuàng)通氣呼吸支持模式,臨床上常用于急性左心衰的治療,具有起效快、療效佳等特點,能夠有效糾正低氧血癥,迅速緩解心功能衰竭的臨床癥狀,發(fā)揮較好的臨床效果[3-4]。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3年1月—2014年9月本院診治的84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例,均給予雙水平正壓通氣治療,分別給予常規(guī)護理和護理干預。所有患者均符合歐洲心臟病學會急性左心衰工作組制定的《急性左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05版)標準,呼吸頻率均高于30次/min,經過正規(guī)吸氧治療1h后,癥狀沒有明顯變化,血氧飽和度低于85%, 或者進行性下降,并且低于90%,排除嚴重電解質紊亂、嚴重動脈硬化、急性腦血管病患者。對照組患者男30例、女12例,年齡43.0~80.0歲,平均年齡(67.7±8.0)歲;觀察組患者男28例、女14例,年齡43.7~80.2歲,平均年齡(67.9±8.3)歲。2組性別、平均年齡比較,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2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吸氧、抗感染、強心、利尿、擴血管、糾正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等對癥處理,同時給予雙水平正壓通氣(BiPAP呼吸機)治療?;颊卟扇“肱P位,頭稍向后仰,確保呼吸道的通暢性。選擇合適的硅膠膜口鼻面罩,連接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運用自主呼吸定時模式(S/T控制模式),將呼吸頻率設定為12~16次/min, 逐漸將吸氣壓力從5~8 cmH2O增加至12~20 cmH2O,呼氣壓力從2~3 cmH2O逐漸增加至6~8 cmH2O, 設置氧濃度為30%~40%, 潮氣量為8~10 mL/kg, 血氧飽和度大于90%,氧分壓高于8 kPa。通過鼻導管,間斷性、間歇性給予低流量氧療,待患者恢復自主呼吸后,即可撤機。
1.3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護理干預。上機前準備[5]: 正確連接呼吸機管道,并確保呼吸機面罩的無破損、無漏氣性及各部分性能正常性。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及血氣分析結果,選擇合適的呼吸模式,同時,指導患者技術指導,詳細講述呼吸機治療的可能性并發(fā)癥及相關預防方法,間斷性翻身、拍背,指導患者合理飲食,避免暴飲暴食,進行深慢、節(jié)律性呼吸,調整自主呼吸,使其與呼吸機同步。根據患者臉型,選擇合適的面罩及頭帶,固定時調節(jié)系帶,保持適宜的松緊度,并且確保無漏氣,呼吸機應用期間,適當調整頭帶松緊度,不僅保持密閉性,還要避免壓瘡的發(fā)生。上機后護理[6]: 患者采取半臥位,頭稍后仰,確保呼吸道的通暢性,指導患者側臥時,需要保持頭、頸、肩在同一軸線,避免影響通氣效果,期間指導患者有效呼吸,慢慢調整與呼吸機同步。告知患者盡可能閉合口腔,確保足夠的通氣量。呼吸機應用期間,注意保持氣道的充分濕化,盡可能減少干燥氣流的影響。呼吸機應用期間,密切觀察患者口干、面部壓痛、體位不適等癥狀,及時給予飲水、擦汗、吸痰等處理。當患者進食、發(fā)音、咳痰時,應取下面罩,避免誤吸的發(fā)生?;颊唧w位變換時,注意保持面罩無漏氣、無松動。脫機護理[7]:待患者病情好轉、呼吸頻率減慢、心率減慢、血氧飽和度增加時,即可停機,停機后鼻導管吸氧,保持吸氧量4~6 L/min, 待停機1~2 d后,如無異常情況發(fā)生,即可撤機。并發(fā)癥的預防措施[8]: 低氧血癥。好發(fā)于暫停通氣的間歇期間,或者呼吸機應用期間,患者過多說話、過多活動所致,應指導患者正確呼吸,間歇期高濃度吸氧,一旦發(fā)現血氧分壓降低、心率加快時,及時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胃腸脹氣。多為通氣期間張口呼吸、吞入大量氣體所致,指導患者緊閉雙唇,不能張口呼吸,同時不能設置過高的iPAP,避免胃腸脹氣、人機對抗等。心理護理[9]:上機前,耐心講述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的必要性及安全性,使患者提高對治療的認知度及依從性,同時介紹上機的可能性不適癥狀及注意事項,上機后加強巡視,及時發(fā)現患者不適癥狀,個體化調整呼吸模式及壓力參數,指導患者自我調整,增加對治療的信任度。另外,還要做好患者家屬的心理疏導,獲取他們對患者更多的照顧和支持。
1.4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呼吸頻率(RR)、血壓(BP)、心率(HR)的變化情況,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護理滿意度。制定問卷調查表,針對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服務、護理水平等方面進行滿意度調查,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其中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10]。
2結果
2.12組患者治療前后呼吸頻率、血壓、心率變化情況
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2組患者呼吸頻率、血壓、心率都明顯降低(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后呼吸頻率、血壓、心率都明顯降低(P<0.05),結果表明護理干預應用于雙水平正壓通氣治療急性左心衰,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生命體征,穩(wěn)定患者的癥狀及體征,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呼吸頻率、血壓、心率變化情況±s)
與治療前比較,*P<0.05; 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2組呼吸機應用期間并發(fā)癥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呼吸機應用期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降低(P<0.05),結果表明護理干預應用于雙水平正壓通氣治療急性左心衰期間,能夠明顯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的預后質量,見表2。
表2 2組呼吸機應用期間并發(fā)癥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2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明顯提高(P<0.05),結果表明護理干預應用于雙水平正壓通氣治療急性左心衰期間,能夠明顯提升護理服務質量,改善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見表3。
表3 2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0.05。
3討論
急性左心衰患者多伴有較為嚴重的做心功能障礙,每搏輸出量顯著降低,心輸出量急劇下降,肺循環(huán)回流不暢,容易發(fā)生急性肺水腫,繼而導致通氣/血流比例失調,肺彌散功能障礙,導致嚴重的低氧血癥,從而加重心肌損傷[11-12]。因此,對于急性左心衰患者,需要快速糾正患者的低氧血癥。雙水平正壓通氣治療能夠增高肺間質、肺泡內壓力,改善肺組織的滲出情況,減輕肺水腫;減少回心血量,降低心室前負荷,增加胸膜腔內壓力,降低心室后負荷;減少心肌耗氧量,緩解呼吸
機符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13]。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后呼吸頻率、血壓、心率都明顯降低(P<0.05), 結果表明護理干預應用于雙水平正壓通氣治療急性左心衰,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生命體征及左心衰癥狀,糾正低氧血癥。
急性左心衰患者病情進展迅速,只有給予合適的治療及護理干預,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使患者積極、主動地參與整個治療過程中,密切注意患者病情變化,及時調整呼吸模式及參數,同時,針對常見的并發(fā)癥,給予相應的預防性護理干預[14]。上機前,做好心理及健康教育,選擇合適的面罩,確保呼吸道的通暢性及面罩的無漏氣性,上機后,注意病情變化,待患者恢復自主呼吸、生命體征穩(wěn)定后,適時撤機[15]。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降低,護理滿意度明顯提高(P<0.05),結果表明護理干預應用于雙水平正壓通氣治療急性左心衰,能夠明顯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肖磊, 趙仕佳, 張雪花. 雙水平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療效觀察[J]. 中國醫(yī)藥導刊, 2012, 14(10): 1718.
[2]張云峰. 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急性重癥左心衰竭30例分析[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3, 24(17): 139.
[3]牟燕飛, 王勝強, 廖開友, 等. 雙水平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在搶救重度急性左心衰合并II型呼吸衰竭中的療效觀察[J]. 臨床肺科雜志, 2013, 18(4): 658.
[4]李發(fā)久, 李承紅. BiPAP呼吸機在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左心衰治療中的應用[J]. 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 39(1): 82.
[5]李娟. 雙水平正壓通氣治療急性左心衰護理體會[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0, 14(12): 24.
[6]唐純. 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輔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fā)II型呼吸衰竭的護理[J]. 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雜志, 2011, 6(1): 41.
[7]姚莉. 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護理[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2, 9(6): 746.
[8]王紹舉. 老年急性左心衰行BiPAP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外醫(yī)療, 2012, 10(2): 153.
[9]張樺, 張艷, 邵麗麗. 無創(chuàng)呼吸機通氣治療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心理護理[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1, 17(35): 4276.
[10]朱海云. 經鼻導管吸氧治療與經鼻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在治療小兒重癥肺炎的效果[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 4(1): 970.
[11]黃淵旭. 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在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中的療效分析[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2, 10(1): 3645.
[12]文國安. 氣管插管正壓通氣在搶救高齡患者急性左心衰的療效分析[J]. 當代醫(yī)學, 2011, 17(15): 39.
[13]張群慧, 張震環(huán), 劉聞, 等. 急性左心衰患者應用呼氣末正壓通氣的治療效果分析[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2, 16(13): 95.
[14]周瑜利, 劉亞平, 劉藝華. 雙水平正壓通氣治療急性左心衰護理體會[J]. 北方藥學, 2013, 10(10): 180.
[15]謝春艷. 硝普鈉治療老年高血壓伴急性左心衰竭的護理觀察[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3, 4(2): 758.
收稿日期:2015-06-10
中圖分類號:R 47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5)20-106-02
DOI:10.7619/jcmp.2015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