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程新皓 編輯/黎 明
俐侎人影像志
文、圖/程新皓 編輯/黎 明
作為一個云南本地人,我對這里眾多民族雜居所形成的豐富文化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在曾經(jīng)短暫的記者生涯中,對云南的少數(shù)民族,特別是其中的未識別民族的拍攝記錄,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我的選題。
俐侎人就是這樣一個特殊的族群。它被歸屬于彝族支系,整個族群有兩萬六千余人,大部分聚居在云南省臨滄市永德縣境內的烏木龍鄉(xiāng)、亞練鄉(xiāng)、大雪山鄉(xiāng),與這片區(qū)域相連的鳳慶縣、云縣等地。俐侎人在服飾、歌舞、祭祀、倫理、婚戀、喪葬、圖騰崇拜等方面保存著鮮明的特色,特別是其生死觀和靈魂不滅的觀念,是文化人類學的一座寶藏,也是一種正在發(fā)生的生活場景。隨著時代發(fā)展,少數(shù)民族族群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其他文化的影響,在工商業(yè)文明洶涌澎湃、裹挾一切的當下,這種變化的速度、力度無疑會更大。雖然這種變化無處不在,但只要深入走進俐侎人的村寨,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文化根基依舊有強大的生命力,在接受外部世界的影響和主動融入外界的過程中,他們的生活仍然在按照祖先千百年前留下來的秩序和方式運轉。這也正是俐侎人吸引我的地方。
烏木龍是一個群山環(huán)繞的村鎮(zhèn),房屋依據(jù)山勢而建。烏木龍鄉(xiāng)的北邊是永德大雪山,它是云南緯度最低的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