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宗昌 胡春陽 呼凱凱 王鵬翔
(裝甲兵工程學院技術保障工程系 北京 100072)
?
裝備IETM信息集生成過程研究*
徐宗昌 胡春陽 呼凱凱 王鵬翔
(裝甲兵工程學院技術保障工程系 北京 100072)
交互式電子技術手冊(IETM)作為信息化保障的重要手段,將會成為裝備保障的重要力量,其研制流程關系到手冊研制的效率與效益,影響裝備保障的效果。論文結合歐標S1000D,分析IETM的研制流程,提出了信息集生成的過程,最后結合實例,生成相關的信息集和數據管理需求列表(DMRL),驗證了信息集生成過程的有效性,能夠促進IETM研制的效率與效益。
交互式電子技術手冊; 信息集; 生成過程
Class Number TP391
信息化戰(zhàn)爭從海灣戰(zhàn)爭嶄露頭角至今已有40余年,各種與信息化相關的理論和技術快速發(fā)展并趨于成熟,促進了軍隊裝備保障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交互式電子技術手冊(Interactive Electronic Technical Manual,IETM)在裝備保障信息化中誕生,并在科技發(fā)展的推動和軍事需求的牽引下不斷發(fā)展,它必然能夠替代絕大多數紙質資料,成為裝備保障的主要工具。到目前為止,IETM的巨大優(yōu)勢已被世界各國所普遍認可,尤其是在提高裝備保障、人員訓練和資料管理的效率效益方面發(fā)揮著巨大作用,節(jié)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等資源。本文分析了IETM的研制流程,提出了流程中生成信息集的過程,并結合實例生成了某型裝備的部分信息集,為IETM的研制做出了一些貢獻。
2.1 IETM技術標準
IETM技術標準是影響IETM研究與發(fā)展的關鍵,它影響到IETM的數據存儲、信息顯示、開發(fā)方式和一致性等多個方面。目前IETM的標準主要有兩大體系:美國軍用標準和歐洲航空航天與國防工業(yè)委員會(ASD)制定的S1000D標準[3]。另有我國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編制的兩套標準。如圖1所示。
圖1 IETM技術標準
S1000D標準以數據模塊(DM)為基本信息單元,開發(fā)過程為自底向上,通過對客戶需求的分析,將所需的技術信息制作為數據模塊,使用公共源數據庫(CSDB)進行管理,與其他標準進行比較,S1000D標準更加側重于對信息的存儲與管理。S1000D標準采用了ISO、CALS和W3C的標準,并提出了模塊化的概念,通過模塊化的方法組織技術信息,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技術信息的重用與共享,不僅節(jié)省了存儲空間,保證了數據的一致性,還能夠減少技術資料的生成和維護費用,提高數據管理能力,方便數據的修改,符合CALS中“一次創(chuàng)建,多次使用”的思想。
S1000D標準廣泛的宣傳,使它的應用比美軍標更加廣泛,并受到各國組織機構的青睞。而我國的標準由于支持的開發(fā)平臺相對較少,更多的是我國創(chuàng)作人員創(chuàng)作IETM時的一種參考。因此本文以S1000D標準為參考,對IETM的研制流程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生成信息集的過程方法。
2.2 IETM研制過程
S1000D標準的最新版(4.1版)是由歐洲宇航與防務工業(yè)協(xié)會(ASD)、美國航空航天工業(yè)協(xié)會(AIA)和美國航空運輸協(xié)會(ATA)聯(lián)合發(fā)布,適用于所有軍民裝備技術資料的出版和發(fā)布。其中對IETM研制流程已經有了比較詳細的說明,且對應著標準中的各個章節(jié)[8]。但是標準中未考慮到出版物發(fā)布后的情況,因此本文在S1000D標準的基礎上稍加改進,得出圖2。
其內容大致可分為信息的收集與規(guī)劃、信息的創(chuàng)作與管理以及信息的發(fā)布與評價[9]。收集規(guī)劃主要是通過與客戶的溝通,確定客戶所需的技術信息,按照其需求對技術信息進行初步的規(guī)劃整理,確定信息需求列表。創(chuàng)作管理是對第一階段的技術信息按照標準進行編寫與組織,并將信息存儲在公共源數據庫中。發(fā)布評價是按客戶的要求和IETM的定位,發(fā)布IETM手冊,并對手冊的使用情況進行評價,進而改進IETM。
圖2 IETM的研制過程
從IETM的研制流程中可以看出,創(chuàng)作者應對客戶所需要的信息有清晰全面的認識,構建相應的信息集,分析、整理和總結出與客戶需求相對應的數據模塊,生成合理的數據管理需求列表(DMRL)。在創(chuàng)作數據模塊之前,對于同一主題的技術信息,創(chuàng)作者之間可能存在理解的差異,造成在對同一系統(tǒng)進行數據模塊創(chuàng)作時,由于理解上可能存在的不一致,導致IETM的定制無法做到統(tǒng)一完整,從而難以滿足客戶需求。為此,信息集以一種邏輯概念化的形式,描述了在一個給定的深度和范圍內所必需的信息的集合,從創(chuàng)作者的角度對數據模塊進行分類,使創(chuàng)作者在總體上能夠理清思路,熟悉需要創(chuàng)作的數據模塊類型和數目。
信息集的生成用以確定信息的深度和范圍,其面向創(chuàng)作者,是客戶需求和數據模塊之間的過渡,目的是根據客戶需求確定相關主題和DMRL,支持IETM研制后續(xù)工作。信息集溝通了IETM客戶和IETM創(chuàng)作者,將客戶需求轉化為創(chuàng)作者所能理解的DMRL,將客戶需求具體化、明確化、標準化。在IETM數據準備和信息集規(guī)劃的基礎上,根據IETM詳細設計要求,按客戶需求確定信息集主題,明確技術信息的深度與范圍并以DMRL的形式反映出來,可以看作是對客戶化定制的形式化描述,生成信息集就確定了整個IETM研制項目的DMRL,拆分了技術信息實際上也就是確定了數據模塊,在此基礎上,IETM研制的后續(xù)工作才能正確、順利和合理地展開。因此信息集的生成是整個IETM研制的重中之重。
信息集作為IETM研制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IETM的開發(fā)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往的IETM研制,創(chuàng)作者往往忽略了信息集的重要作用,而只是簡單將其作為反映客戶需求的DMRL,對其本質缺乏足夠的認識,缺少詳細合理的步驟,造成信息集的重要功能難以有效發(fā)揮,使得IETM研制的科學合理性降低,對創(chuàng)作者制作IETM和客戶使用IETM造成了一定的不便?;诂F(xiàn)狀,本文提出了一種生成信息集的較為合理科學的過程。
4.1 一般原則
總結IETM的研制經驗和信息集的構建經驗,在構建信息集時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 1) 滿足客戶需求。信息集的建立應該以客戶的需求為根本,充分了解客戶的要求,才能夠創(chuàng)作出客戶滿意的IETM; 2) 緊密結合裝備實際。IETM是對裝備有關信息的展現(xiàn)和顯示,因此信息集的建立應緊密結合相關裝備,從裝備實際出發(fā),做到準確快速顯示裝備信息; 3) 合理拆分裝備技術信息。對技術信息的合理拆分,能夠促進IETM創(chuàng)作的效率與效果,這一點是信息集的主要作用,對發(fā)揮信息集的作用至關重要。
4.2 生成過程
信息集的構建流程如圖3所示。
1) 分析裝備技術資料,依據客戶需求判斷其是否滿足完備性,如不滿足,則需要進行補充的保障性分析等工作;
2) 確定其完備性后,先對技術資料按照裝備的結構或功能進行拆分,然后再按業(yè)務工作進一步拆分并賦予信息碼;
3) 將拆分得到的信息單元賦予數據模塊編碼,形成數據模塊。同時依據客戶需求和信息集類型,以及確定的信息集業(yè)務主題,將數據模塊納入其中生成信息集;
4) 接著對生成的信息集進行正確性、完備性核查,如不符合要求則補充進行保障性分析,調整、修改、補充信息集中的數據模塊,如符合要求則將所有的數據模塊形成DMRL。
圖3 信息集的構建流程
以某型車輛底盤使用手冊中的構造信息為例,生成底盤構造信息集,為使用人員了解車輛底盤構造提供技術信息,對應的信息集為S1000D標準規(guī)定的通用信息集中的描述與操作信息集。由于本信息集集中在車輛底盤系統(tǒng),因此一個IETM對應一個信息集。
1) 完備性分析。本信息集的全部技術信息來自總部印發(fā)的相關材料,包含文字數據和相關圖表信息,其所提供的技術信息較為完備,能夠滿足使用人員對車輛底盤構造的了解。因此其完備性檢查符合要求。
2) 技術信息拆分。材料中已按發(fā)動機系統(tǒng)、傳動系統(tǒng)、行動部分、潛渡裝置和車體做了分類,因此其技術信息的拆分按材料中所列即可,亦可根據需要做一些調整。某型車輛底盤系統(tǒng)如圖4所示。
圖4 某型車輛底盤系統(tǒng)
以發(fā)動機及其輔助系統(tǒng)為例,其所包含的內容詳見圖5。該信息集的技術信息已拆分到各組成部件,技術信息拆分的深度與范圍能夠滿足使用人員的需求。接著對每個部件賦予系統(tǒng)層次碼,并按照業(yè)務功能對每個部件按類型賦予信息碼。
圖5 發(fā)動機及其輔助系統(tǒng)
以空氣供給系為例??諝夤┙o系是發(fā)動機輔助系統(tǒng)的一部分,與其有關的信息可以分為功用、構造、工作原理和清洗保養(yǎng)四塊內容。這四塊信息對應四個數據模塊,其系統(tǒng)層次碼編為D1-40-01、D1-40-02、D1-40-03、D1-40-04。通過與S1000D標準比較,采用其所列信息碼,將四塊數據模塊編為011、040、040、043,信息差異碼為“A”。
3) 形成數據模塊。技術信息經過拆分和賦予系統(tǒng)層次碼、信息碼之后,便可生成數據模塊,并對數據模塊進行編碼,用于生成信息集。圖6是數據模塊編碼的一般結構。在空氣供給系的數據模塊編碼中,型號識別碼可以通過查閱相關文件或向有關部門申請得到,本實例擬用ZTZ為例進行說明。根據S1000D規(guī)范要求,系統(tǒng)區(qū)分碼使用基本型,為“A”。由于部件不需再細分,因此分解碼為“00”,分解差異碼為“A”。本IETM是提供車輛底盤的構造信息,因此各設備均安裝在車輛底盤上,位置碼為“A”。
圖6 數據模塊編碼一般結構
4) 生成信息集。由數據模塊生成底盤構造信息集,只需按上述空氣供給系的實例為參考,生成其他數據模塊,再將其納入信息集即可完成信息集的生成。
5) 正確性完備性檢查。由于本手冊為總部印發(fā),其正確性和完備性符合要求。再進一步對所建立的底盤構造信息集進行分析,可以得知,該信息集中所包含的數據模塊,從種類和數量上均能夠滿足客戶對車輛底盤構造的需求。因此其正確性完備性檢查符合要求。
6) 最后根據信息集,對照相應表格填寫相關的信息,即可生成DMRL,如表1所示。
表1 某型車輛底盤構造的部分DMRL
本文分析了IETM的研究現(xiàn)狀,比較了IETM研制的兩個重要的標準:美軍標和歐標S1000D。結合歐洲S1000D標準介紹了IETM的研制流程,分析了IETM研制時信息集的作用,論述了信息集的生成過程,并結合實例對生成過程進行了說明。信息集作為創(chuàng)作者在IETM研制時的有力工具,合理使用能夠提高IETM的創(chuàng)作效率與效果。
[1] 徐宗昌.裝備IETM研制工程總論[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11.
[2] 楊宇航,李志忠,鄭力.裝備交互式電子技術手冊的設計與實現(xiàn)[J].兵工學報,2007,28(1):119-121.
[3] 吳國東,劉巍,黃牛,解洪成.交互式電子技術手冊(IETM)規(guī)范體系分析[J].船電技術,2011,31(3):6-10.
[4] 胡梁勇,徐宗昌.基于S1000D規(guī)范的通用裝備IETM創(chuàng)作新模式研究[J].船舶,2011,22(6):23-28.
[5] 王崇.國內軍事裝備IETM發(fā)展現(xiàn)狀研究[J].標準科學,2010(10):36-38.
[6] 王崇.基于S1000D標準的IETM開發(fā)平臺[J].兵工自動化,2011,30(12):53-56.
[7] 都業(yè)濤,和應民,馮偉強,等.基于GJB6600標準的IETM系統(tǒng)研究與應用[J].信息技術,2012(3):141-149.
[8] ASD/AIA/ATA International Specification for Technical Publication Utilizing a Common Source Data Base Issue No.4.1[S]. 2012-12-31.
[9] 朱寧,杜曉明,梁波.IETM的研究與發(fā)展[J].兵工自動化,2008,27(11):20-22.
[10] MIL-PRF-87268C,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Manuals, Interactive Electronic Technical: General Content, Style, Format and User-Interaction Requirements[S].
Information Set Process of Generation of Equipment IETM
XU Zongchang HU Chunyang HU Kaikai WANG Pengxiang
(Department of Technical Support Engineering, 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 Beijing 100072)
Interactive Electronic Technical Manual(IETM)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support informatization. It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strength of equipment support, and the process to develop a manual concerns its efficiency and benefit, influencing the result of equipment suppor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cess to develop a manual in European standard S1000D, presents a process to generation information set, in the end, generates a information set and a data management requirement list(DMRL) about an example to check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process of generation, reaching the purpose to prompt the efficiency and benefit of the process to develop a manual.
IETM, information set, process of generation
2014年11月10日,
2014年12月27日
徐宗昌,男,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裝備保障性工程以及交互式電子技術手冊。胡春陽,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交互式電子技術手冊。呼凱凱,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交互式電子技術手冊。王鵬翔,男,研究方向:交互式電子技術手冊。
TP391
10.3969/j.issn1672-9730.2015.05.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