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有源,趙 亮,陳 浩
(合肥工業(yè)大學,合肥230009)
單相串勵電動機具有體積小、轉(zhuǎn)速高、起動轉(zhuǎn)矩大以及使用方便等優(yōu)點,廣泛應用于起動機、家用電器和電動工具等領域中[1-2]。因此,對單相串勵電動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價值。
近年來,國內(nèi)外的專家學者對單相串勵電動機進行了一些研究,包括建模方法[3-4]、參數(shù)和性能計算[5-6]、優(yōu)化設計[7-8]、轉(zhuǎn)速控制方法[9]以及測試方法[10]等。
由于換向火花對單相串勵電動機的電刷磨損較為嚴重,徑向力對電機的振動也會產(chǎn)生影響,為此有必要對其進行研究。本文采用二維瞬態(tài)有限元法計算了電機的換向電流,得出火花因數(shù)及其對應的火花等級。然后計算了單相串勵電動機的機械特性、工作特性以及在不同電刷位移角下的徑向力。最后對樣機進行性能測試,實測值與計算值具有較好的一致性。
單相串勵電動機主要由定子和轉(zhuǎn)子構成。定子包括定子鐵心、定子繞組以及電刷裝置等,轉(zhuǎn)子包括電樞鐵心、電樞繞組、換向器以及轉(zhuǎn)軸等。單相串勵電動機的二維截面如圖1 所示。
圖1 單相串勵電動機截面圖
單相串勵電動機也稱為交直流兩用電動機。電機的額定數(shù)據(jù)如表1 所示。該電機的主要結構參數(shù)如表2 所示。
表1 電機的額定數(shù)據(jù)
表2 電機主要結構參數(shù)
對于單相串勵電動機,其換向火花會導致?lián)Q向延遲或者電刷磨損等一系列的不良影響,但是換向火花容易觀察卻不容易檢測。本文利用有限元法計算出換向電流,便于采取相關的措施如偏轉(zhuǎn)電刷位移角度以減小換向電流,保證換向的正常運行。利用有限元法進行仿真計算,得出電機的換向磁場的氣隙徑向磁密波形,如圖2 所示。
圖2 氣隙徑向磁密波形
單相串勵電動機的換向電流包括直線換向電流和附加換向電流。當換向進行到β'號元件時,其換向電流:
式中:ia為電樞電流;βt為定值,表示換向過程,其范圍為0 到1;βaint為刷蓋系數(shù);ik為附加電流。
刷蓋系數(shù):
式中:INT 表示取整;b 為電刷寬度;K 為換向片總數(shù);Dk為換向器直徑。
對于單疊繞組,其附加電流:
式中:p 為極對數(shù);a 為并聯(lián)支路對數(shù);Δe 為換向元件中的電動勢;Rb為電樞與換向器的接觸電阻;Rc為換向元件的電阻。
式中:ek和er分別為旋轉(zhuǎn)電動勢和換向電抗電動勢;Nc為換向元件匝數(shù);va為電樞表面線速度;le為電樞長度;Bσav為氣隙平均磁密;Tk為換向周期;LR為合成漏感。
式中:λ 為總漏磁導。
圖3 槽型圖
對于小型單相串勵電動機轉(zhuǎn)子采用如圖3 所示的梨形槽時,漏磁導包括:槽比漏磁導λs、諧波比漏磁導λσ、齒頂比漏磁導λt以及端部比漏磁導λe。
式中:t1為相鄰兩槽中心線的距離。
式中:la為繞組端部長度;le為電樞長度;K1的值與端部綁扎材料有關,此處為0.5。
由式(10)可計算總漏磁導
換向元件的電感:
式中:μ0為真空磁導率。
火花因數(shù)[11]:
式中:vk為換向器表面線速度;βk為換向器片距;lb為電刷長度。
因此,可得出該電機的火花因數(shù)為0.505,對應的火花等級為1.5 級。分析結果與實際情況相符。
單相串勵電動機的電壓方程及感應電動勢分別:
式中:U 為端電壓;Ea為電樞繞組的感應電動勢;Ra,Rf分別為電樞繞組和勵磁繞組的電阻;Ia為電樞電流;Ce為電動勢常數(shù);Φ 為每極磁通;n 為電機的轉(zhuǎn)速。
由式(13)和式(14),可得到單相串勵電動機的轉(zhuǎn)速特性:
單相串勵電動機的電磁轉(zhuǎn)矩:
式中:CT為電機的轉(zhuǎn)矩常數(shù)。
單相串勵電動機的效率:
式中:pFe,pmec,pCuf以及pCua分別為電機的鐵耗、機械損耗、勵磁繞組銅耗以及電樞繞組銅耗。
利用上述各式,計算得出單相串勵電動機的工作特性分別如圖4 ~圖6 所示。
單相串勵電動機的機械特性是指在額定電壓下轉(zhuǎn)速和電磁轉(zhuǎn)矩的關系。
轉(zhuǎn)速和電磁轉(zhuǎn)矩的表達式:
由式(18)和式(19),可得:
式中:電機的磁化曲線近似用直線表示為Φ =KsIa,Ks為比例常數(shù)。
于是,可得到單相串勵電動機的機械特性如圖7 所示。由圖7 可以看出,單相串勵電動機的機械特性為軟特性,即隨著電磁轉(zhuǎn)矩的增加,單相串勵電動機的轉(zhuǎn)速迅速下降。
圖7 單相串勵電動機的機械特性
依據(jù)麥克斯韋張量法[12],體積V 內(nèi)磁質(zhì)所受的合力:
式中:T 為磁場的張力張量;S 為包圍磁質(zhì)的任意一個閉合曲面。對于二維問題,該積分面可簡化為一條閉合曲線。
選取氣隙中的一條閉合曲線為積分路徑后,定子所受徑向力如下:
式中:h 為定子鐵心疊片長度;Br為徑向磁密;Bt為切向磁密。
利用Maxwell 2D 軟件,計算得出電刷位移角為0°下的氣隙徑向磁密和切向磁密。再由式(22),即可得出徑向力如圖8 所示。
圖8 電刷位移角為0°時的徑向力
徑向力的存在會導致電機轉(zhuǎn)動不平衡,從而產(chǎn)生振動及噪聲,對電機性能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通過改變電樞繞組的借偏角度,也即電刷逆轉(zhuǎn)向改變一定角度,可使得電樞繞組產(chǎn)生直軸電樞反應,對氣隙主磁場起去磁作用,進而削弱電機的徑向力。對單相串勵電動機的電刷逆轉(zhuǎn)向偏移一定角度后,計算得到不同電刷位移角下的徑向力平均值列于表3中??梢钥闯?,隨著電刷位移角的增加,徑向力隨之減小。
表3 不同電刷位移角下的徑向力
目前,單相串勵電動機性能測試主要使用各種力矩測試系統(tǒng)在電機輸出端直接耦合標定的加載轉(zhuǎn)矩,從而測出電機的性能[10]。圖9 為電機定轉(zhuǎn)子實物照片,圖10 為電機測試系統(tǒng)。利用二維有限元法,計算值與實測值比較列于表4 ~表7 中。從表4~表7 中可以看出,實測值與計算值具有較好的一致性。
圖9 電機定子和轉(zhuǎn)子實物
圖10 電機測試系統(tǒng)
表4 電流與轉(zhuǎn)速的計算值和實測值
表5 電流與效率的計算值和實測值
表6 電流與轉(zhuǎn)矩的計算值和實測值
表7 機械特性的實測值和計算值
本文利用商用軟件ANSYS 中的Maxwell 2D 模塊,采用二維瞬態(tài)有限元法計算了單相串勵電動機的換向電流,從而得到火花因數(shù)以及對應的火花等級,結果與實際情況相符。接著采用有限元法計算得出單相串勵電動機的機械特性和工作特性,然后采用麥克斯韋張量法計算電機不同電刷位移角度下的徑向力。最后,樣機的實測值與理論計算值一致性較好,驗證了計算結果的有效性。
[1] 汪鎮(zhèn)國.單相串激電動機的原理設計制造[M]. 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1991.
[2] 金娟.用于滾筒洗衣機的串激電機調(diào)速控制技術的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12.
[3] POLAT A,ERGENE L T,F(xiàn)IRAT A. Dynamic modeling of the universal motor used in washer[C]//The Electrical Machines and Power Electronics and Electromotion Joint Conference (ACEMP),Istanbul,2011:444 -448.
[4] WANG R H,WALTER R T.Modeling of universal motor performance and brush commut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computed inductance and resistance matrics[J]. 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2000,15(3):257 -263.
[5] LIN D,ZHOU P,STANTON S.An analytical model and parameter computation for universal motors[C]// IEEE International Electric Machines & Drives Conference (IEMDC),Niagara Falls,2011:119 -124.
[6] KURIHARA K,SAKAMOTO S.Steady-state and transient performance analysis for universal motors with appropriate turns ratio of lead coils to lag coils[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2008,44 (6):1506 -1509.
[7] 張晶.單相串激電動機多目標優(yōu)化設計[D]. 廣州:廣東工業(yè)大學,2007.
[8] 倪有源,趙亮,陳浩. 單相串勵電動機優(yōu)化設計[J]. 微特電機,2014,42(6):17 -20.
[9] 彭華仁.基于模糊PID 的串激電機速度控制及參數(shù)可視化調(diào)試[D]. 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12.
[10] 史敬灼,王嵐,徐殿國. 單相交流串勵電機無耦合自動測試[J].電工技術學報,2006,21(11):76 -81.
[11] 郁飛.牽引電機[M]. 北京:北京人民鐵道出版社,1959.
[12] 閻秀恪,謝德馨,高彰燮,等. 電磁力有限元分析中麥克斯韋應力法的積分路徑選取的研究[J]. 電工技術學報,2003,18(5):32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