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秋玲,陳 珍,黃 瑜,傅光華,陳翠騰,萬春和,程龍飛,陳紅梅,施少華,林建生
(福建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福建 福州350013)
鴨1型甲肝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 1,DHAV-1)是小RNA 病毒科(Pacornaviridae)禽肝病毒屬(Avihepatovirus)的成員之一,主要侵害6 周齡內(nèi)的雛鴨,以發(fā)病急、病程短、致死率高、病死鴨呈角弓反張、肝臟腫大、出血為臨床特征。
2005 年Guérin 等自表現(xiàn)胰腺炎和腦炎的番鴨中分離到鴨1 型甲肝病毒,而發(fā)病鴨肝臟未出現(xiàn)腫大、出血病變[1]。此后,未見類似病例報道。直至2011 年9 月,福建、浙江、上海、廣東等省份相繼出現(xiàn)10~30 日齡雛番鴨、半番鴨以胰腺泛黃、出血(俗稱胰腺炎)為特征的疫病,其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分別達10%~30%、25%~40%。本研究室對患該病的雛番鴨病例開展了病原學研究,并對已分離到的病毒進行蝕斑純化、形態(tài)特征、全基因組測序與分析、生物學及理化學特性和動物致病性試驗等一系列相關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該病毒呈直徑20~40 nm 的球形粒子;其全基因組序列與DHAV-1 參考毒株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別介于93.5%~99.6%和97.9%~99.6%之間,結構蛋白vp1 基因與經(jīng)典的DHAV-1 的vp1 基因序列同源性較高;對家禽紅細胞和綿羊紅細胞無血凝活性[2-4];雛番鴨和雛半番鴨對該病毒較易感、櫻桃谷雛鴨和雛麻鴨對該病毒不易感,而肝炎型的鴨1 型甲肝病毒卻對櫻桃谷雛鴨最易感,雛番鴨、雛半番鴨對其相對較不易感。綜合以上研究結果,確定其病原為鴨1 型甲肝病毒。但由于其特征性剖檢病變?yōu)橐认俜狐S、出血,完全不同于引起典型肝炎的DHAV-1(稱為經(jīng)典的肝炎型DHAV-1)所致的肝臟腫大、出血特征病變,為區(qū)別起見,將其暫定為胰腺炎型DHAV-1[2-4]。
為了明確引起雛鴨胰腺炎的新型DHAV-1 的分類地位,本研究采用固定病毒稀釋血清的方法對胰腺炎型DHAV-1 和經(jīng)典的肝炎型DHAV-1 進行血清交叉中和試驗,以此分析胰腺炎型DHAV-1 與經(jīng)典的肝炎型DHAV-1 間的抗原相關性,為對該病毒深入研究提供科學依據(jù)。
1.1 毒株和試驗鴨胚 MPZJ1206 株胰腺炎型DHAV-1 和FJ1007 株經(jīng)典的肝炎型DHAV-1 由福建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禽病室分離、鑒定和保存。10 日齡鴨胚(無DHAV-1 母源抗體),購自華南生物農(nóng)大生物藥品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陽性血清抗體、陰性血清抗體的制備 陽性血清抗體是胰腺炎型DHAV-1(MPZJ1206 株)和經(jīng)典的肝炎型DHAV-1(FJ1007 株)病毒液分別經(jīng)甲醛(終濃度0.1%)滅活后與弗氏不完全佐劑按1∶1 比例進行乳化,首次免疫成年番鴨,間隔2周后,與弗氏完全佐劑乳化后再次免疫,3 免后采集血液制備血清,應用鴨胚中和試驗法測定抗血清效價,56 ℃滅活后分裝凍存?zhèn)溆谩j幮匝蹇贵w的制備是采集自無DHAV-1 母源抗體鴨胚孵化而得的雛鴨,56 ℃滅活后分裝凍存?zhèn)溆谩?/p>
1.2.2 胰腺炎型與經(jīng)典的肝炎型DHAV-1 鴨胚半數(shù)致死量(ELD50)的測定[7]分別對胰腺炎型DHAV-1(MPZJ1206株)和經(jīng)典的肝炎型DHAV-1(FJ1007株)病毒液用滅菌PBS 進行10 倍系列稀釋,將10-1-10-6每稀釋度按0.1 mL/胚的劑量接種5 枚10 日齡番鴨胚,37 ℃孵育,棄24 h 內(nèi)死亡胚,繼續(xù)孵育1 周并觀察記錄鴨胚死亡結果,按Reed-Meunch法計算ELD50。
1.2.3 血清交叉中和試驗 采用固定病毒稀釋血清法[5]。首先將抗胰腺炎型DHAV-1 MPZJ1206 或經(jīng)典的肝炎型DHAV-1 FJ1007 陽性血清用滅菌PBS 作倍比稀釋。且將含200ELD50/0.2 mL 的病毒(MPZJ1206 株胰腺炎型DHAV-1 或FJ1007 株經(jīng)典的肝炎型DHAV-1)分別與不同稀釋度的陽性血清等量混合,于37 ℃孵育l h。同時,另設病毒、血清和PBS 對照,然后分別將各中和組混合液與對照組混合液按0.2 mL/胚的劑量接種于5 枚10日齡鴨胚尿囊腔內(nèi),棄24 h 內(nèi)死亡胚,記錄1 周內(nèi)的鴨胚死亡情況,以病毒對照全部死亡及血清、PBS 對照全部存活為試驗成立。試驗組以1 周內(nèi)有效死亡胚計算半數(shù)保護劑量(PD50)。以50%鴨胚保護的最高血清稀釋度為血清的中和效價。
1.2.4 判定標準 參照《動物病毒學》中口蹄疫病毒血清型和亞型的區(qū)分標準進行判定[5],由異源血清與同源血清效價之比得到2 個比值(r1 和r2),即MPZJ1206 株胰腺炎型DHAV-1 分別與抗經(jīng)典的肝炎型DHAV-1(FJ1007 株)陽性血清和抗腺炎型DHAV-1(MPZJ1206 株)陽性血清之間反應測定的效價之比(r1);FJ1007 株肝炎型DHAV-1 與抗腺炎型DHAV-1(MPZJ1206 株)陽性血清和抗經(jīng)典的肝炎型DHAV-1(FJ1007 株)血清之間反應測定的效價之比(r2)。再根據(jù)公式親緣值(R 值):R=√r1×r2 計算得出。
2.1 胰腺炎型與經(jīng)典的肝炎型DHAV-1 的ELD50測定結果 MPZJ1206 株胰腺炎型DHAV-1 和FJ1007 株經(jīng)典的肝炎型DHAV-1 接種10 日齡鴨胚后,每天照胚3 次,統(tǒng)計1 周內(nèi)鴨胚的死亡數(shù)量。按Reed-Meunch 法分別計算MPZJ1206 株胰腺 型DHAV-1 的ELD50為10-5.58/mL 和FJ1007 株 經(jīng)典的肝炎型DHAV-1 的ELD50 為10-6.69/mL-1。
2.2 鴨胚交叉中和效價及R 值 采用固定病毒(200ELD50/0.2 mL)稀釋血清法對胰腺炎型DHAV-1 毒株(MPZJ1206 株)和經(jīng)典的肝炎型DHAV-1 毒株(FJ1007 株)進行鴨胚交叉中和試驗。利用交叉中和抗體效價按公式計算兩種間的親緣值(R 值)(表1):R=√r1×r2=√(89.1/169.8)×(91.2/125.9)=0.62。因此,R 值范圍為0.32<R<0.7,表明胰腺炎型DHAV-1 屬于鴨1 型甲肝病毒亞型(DHAV-1a)。
表1 兩種D H A V-1與相應抗血清交叉中和試驗效價及R 值結果
鴨甲肝病毒(DHAV)包含3種基因型,分別為傳統(tǒng)的血清1 型鴨甲肝病毒、臺灣新型鴨甲肝病毒和韓國型鴨甲肝病毒(即DHAV-1、DHAV-2 和DHAV-3),在我國主要流行DHAV-1 和DHAV-3[8-11]。雛鴨感染鴨甲肝病毒后多呈現(xiàn)角弓反張臨床癥狀,肝臟呈特征性腫大、出血性病理變化,這些特征性的臨床癥狀及剖檢病變?yōu)榕R床快速診斷該病提供重要依據(jù)。直至2011 年下半年,我國浙江省金華、麗水等地及福建省的莆田、福州等地7~30 日齡的雛番鴨發(fā)生以胰腺泛黃、出血(暫稱為胰腺炎)為特征的疫病。至今,浙江、福建、上海、廣東、江西和廣西6?。ㄊ小⒆灾螀^(qū))的雛番鴨和雛半番鴨均有發(fā)生此病,對我國的養(yǎng)鴨業(yè)構成極大危害。經(jīng)過一系列研究發(fā)現(xiàn),該病病原屬于鴨1 型甲肝病毒。但胰腺炎型DHAV-1不能完全被經(jīng)典的DHAV-1血清所中和[6]。這表明胰腺炎型DHAV-1 可能為DHAV-1 的亞型。
根據(jù)病毒抗原性的不同作為病毒分類的主要依據(jù),特別是應用在劃分同種病毒的不同型及亞型過程中。因為病毒與抗血清之間的中和反應極其敏感,且具有嚴格的種、型特異性。因此,通常采用血清交叉中和試驗的方法判定不同毒株間的抗原關系[12]。毒株間親緣關系與交叉反應的程度呈正相關[5]。例如與鴨肝炎病毒同屬小RNA病毒的口蹄疫病毒利用血清交叉中和試驗計算不同毒株間的R 值,以區(qū)分鑒定血清型及亞型。本研究利用鴨胚交叉中和試驗測定了胰腺炎型DHAV-1 與經(jīng)典的肝炎型DHAV-1 的交叉中和效價,計算得出胰腺炎型DHAV-1 與經(jīng)典的肝炎型DHAV-1 的R 值,R 值的范圍處于(0.32,0.7)之間,這表明胰腺炎型DHAV-1 屬于鴨甲肝病毒的亞型(DHAV-1a)。因此本研究通過分析該病毒的抗原性明確了胰腺炎型DHAV-1 的分類地位,這為今后對該病毒進行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礎。
[1] 殷震,劉景華.動物病毒學[M].2 版.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510-512.
[2] Guerin J L,Albaric O,Noutary V,et al.A duck hepatitis virus type I is agent of pancreatitis and encephalitis in Muscovy duckling.In:Proceedings of the 147th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ine Association/50th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vian Pathologists Conference [C].Washington DC USA,2007:Abs 4585.
[3] 傅光華,陳紅梅,黃瑜,等.雛番鴨胰腺型鴨1 型甲肝病毒分離鑒定及VP1 基因分析[J].福建農(nóng)業(yè)學報,2012,27(9):43-45.
[4] 傅秋玲,傅光華,陳紅梅,等.胰腺炎型鴨1 型甲肝病毒結構蛋白VP1 基因的克隆和表達[J].福建農(nóng)業(yè)學報,2014,29(5):409-412.
[5] 傅光華,黃瑜,傅秋玲,等.致胰腺泛黃鴨1 型甲肝病毒全基因組分子特征[J].微生物學報,2014,54(9):1082-1089.
[6] 陳珍,傅秋玲,陳紅梅,等.胰腺型、經(jīng)典型1 型甲肝病毒對雛鴨的致病性差異[J].福建農(nóng)業(yè)學報,2013,28(10):939-942.
[7] 袁率珍.鴨肝炎病毒抗原性鑒定及相關基因分型[D].北京:中國獸醫(yī)藥品監(jiān)察所,2010:15-33.
[8] 蘇敬良,黃瑜,賀榮蓮,等.新型鴨肝炎病毒的分離及初步鑒定[J].中國獸醫(yī)科技,2002,32(1):15-16.
[9] 黃安國,蔣玉雯,白安斌,等.新型鴨肝炎病毒的分離與初步鑒定[J].廣西畜牧獸醫(yī),2003,19(5):198-199.
[10] Tseng C H,Tsai H J.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 serotype of duck hepatitis virus [J].Virus Res,2007,26(1-2):19-31.
[11] 施少華,程龍飛,傅光華,等.DHV 新血清型基因組序列分析[J].微生物學報,2009,49(3):309-315.
[12] Kim M C,Kwon Y K,Joh S J,et al.Recent Korean isolates of duck hepatitis virus reveal the presence of a new geno- and serotype when compared to duck hepatitis virus type 1 type strains[J].Arch Virol,2007,152(11):2059-2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