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曉鴻,羅仁國,唐曉平,王遠傳,張 濤,段 劼
高血壓腦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腦血管病中病死率和致殘率都很高的一種疾病,受到國內(nèi)外學者的廣泛重視;其發(fā)生發(fā)展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其中遺傳因素是高血壓腦出血研究的一個熱點[1,2]。
本課題組通過前期的研究發(fā)現(xiàn),載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APOE)多態(tài)性對HICH 的發(fā)生有重要影響,其機制可能與APOE 影響HICH 患者腦血管發(fā)生淀粉樣改變(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有關[3]。為進一步了解APOE與CAA 在高血壓腦出血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我們將進行了手術治療的HICH 患者進行了進一步研究。
1.1 研究對象
1.1.1 高血壓腦出血組 本研究收集2010 年6 月-2014 年6 月在我院住院的236 例HICH 患者,入院時詳細記錄性別、年齡、發(fā)病時間、發(fā)病時血壓、既往史、吸煙嗜好、出血部位、出血量等相關資料。所有HICH 患者均證實有高血壓病史,發(fā)病時均有血壓升高,經(jīng)頭部CT 檢查證實有顱內(nèi)出血,并了解其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出血部位分為淺部出血(包括額、顳、頂、枕葉及小腦半球皮質或皮質下出血)及深部出血(包括基底節(jié)區(qū)、丘腦、胼胝體及腦干等部位出血);出血量按照多田公式進行計算[4]。排除標準:(1)未經(jīng)CT 檢查確診;(2)腦梗死后出血;(3)外傷、腫瘤卒中、動脈瘤或血管畸形、血液病、使用抗凝藥物等引起的腦出血;(4)無高血壓病史或入院時血壓不高;(5)相關病史資料不齊全者。
1.1.2 手術組 按以下手術指征,236 例HICH 患者中有108 例接受了手術治療。手術指征:病員一般情況可,大腦半球血腫量大于30 ml,小腦半球大于10 ml;在藥物保守治療過程中病員意識進一步加深;病員一般情況差,但病員家屬要求手術。排除標準:血腫位置較深;病員一般情況差,合并嚴重基礎疾病;病員及家屬拒絕手術;發(fā)病后病情發(fā)展迅速,短時間內(nèi)達深昏迷。
1.2 研究方法
1.2.1 手術方式及標本采集 骨瓣開路,經(jīng)血腫最淺處,避開功能區(qū)皮質及皮質血管盡量經(jīng)腦溝切開皮質,小心吸除血腫,取血腫周圍毀損腦組織送檢,視具體情況還納骨瓣或去骨瓣減壓。
1.2.2 標本的處理及腦血管淀粉樣變的判斷毀損腦組織標本經(jīng)剛果紅染色,血管壁剛果紅染色陰性表示沒有CAA 存在;血管壁部分或全部被剛果紅染色陽性表示腦血管有淀粉樣改變(見圖1)。
1.2.3 APOE 基因型鑒定 按照筆者前期所使用的聚合酶鏈反應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法(PCR-RFLP)檢測APOE 基因型[3,5]。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兩組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 檢驗;多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P <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統(tǒng)計分析采用SPSS 11.5 軟件。
2.1 HICH 組與手術組相關資料的分布情況HICH 組共計236 例,其中經(jīng)手術治療并獲得病例標本的有108 例(手術組);兩組患者之間性別、年齡、煙酒嗜好、糖尿病史、入院時血壓、APOE 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等相關因素的構成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 值均大于0.05(見表1)。
2.2 手術組108 例患者血腫周圍毀損腦組織經(jīng)剛果紅染色后證實有28 例發(fā)生腦血管淀粉樣改變,占該組患者的25.93%。28 例發(fā)生CAA 的患者當中有12 例為淺部出血;80 例CAA 陰性的HICH患者僅有10 例為淺部出血,前者明顯高于后者(χ2=11.783,P=0.001)。發(fā)生CAA 的患者與未發(fā)生CAA 的患者比較血腫量無統(tǒng)計學差異(t=0.734,P=0.480)。28 例發(fā)生CAA 的患者中有11 例為APOEε3/4 基因型患者,其比例明顯高于APOEε3/3患者;有14 例患者攜帶APOEε4 等位基因,其比例也明顯高于攜帶APOEε3 的患者。性別、年齡、入院時血壓、有無糖尿病史及吸煙嗜好等在有無CAA 發(fā)生的兩組之間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2.3 分別對年齡、性別、吸煙史、糖尿病史、入院時血壓等相關因素及APOE 等位基因攜帶情況和患者CAA 的發(fā)生作單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APOEε4(P=0.017,OR=4.574,95% CI 1.391~11.443)是HICH 患者發(fā)生CAA 的危險因素。進一步調整性別、吸煙史、糖尿病史、入院時血壓等相關因素后作多元Logistic 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APOEε4 仍是HICH 患者發(fā)生CAA 的危險因素(P=0.0217,OR=4.723,95%CI 1.89~12.98);同時年齡(P=0.039,OR=3.891,95%CI 1.512~14.135)也是HICH 患者發(fā)生CAA 的危險因素。
表1 HICH 組與手術組相關資料的分布
表2 CAA(+)與CAA(-)兩組之間相關因素的比較
圖1 血腫周圍腦組織剛果紅染色見腦血管淀粉樣改變
載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是體內(nèi)一種十分重要的載脂蛋白,在血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代謝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6],同時它在心腦血管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中的作用已受到廣泛重視。編碼載脂蛋白E 的基因(APOE)多態(tài)性與高血壓性腦出血的關系近來也有較多關注,但結果存在較大分歧。江鎮(zhèn)欽等[7]發(fā)現(xiàn)APOEε4 是青年人高血壓腦出血的危險因素,而攜帶APOEε3 的青年人發(fā)生高血壓腦出血的幾率明顯降低。厲永偉等[8]也認為APOEε4可能是HICH 的一種遺傳因子,而APOEε3 對HICH具有保護作用。Tzourio C 等[9]的研究認為APOEε2和APOEε4 過量表達在淀粉樣腦血管病所致的出血性卒中中起著重要作用。但王景華等研究表明,APOE 多態(tài)性與腦出血發(fā)病無明顯相關關系[10]。
我們前期研究的發(fā)現(xiàn),APOEε3/4 基因型和APOEε4 等位基因在HICH 患者中的分布頻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可能是HICH 發(fā)生的危險因素。本組數(shù)據(jù)中,HICH 組與手術組之間各臨床特征、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頻率在HICH 組與手術組中的分布無差異,表明手術組患者的情況能較好的代表高血壓腦出血的基本特征;同時,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兩組中的分布無差異,似乎可以提示APOE 對HICH血腫量的大小無明顯影響。
大腦淀粉樣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是由于淀粉樣蛋白(其中最常見的是β 淀粉樣蛋白)在大腦動脈、毛細血管以及軟腦膜血管壁的并不斷替代平滑肌層,導致血管壁損害破裂出血及其他血管病變[11,12]。CAA 與高血壓、男性、高齡、飲酒、使用抗凝藥等一樣作為腦出血的危險因素,是導致腦出血的重要原因[13]。為明確CAA 在高血壓性腦出血中是否也扮演著一定的角色,我們進一步將需要手術治療的HICH 患者血腫周圍腦組織的血管改變進行了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HICH 患者中有25.93%(28 例)發(fā)生了CAA,其中淺部出血的比例明顯高于未發(fā)生CAA 的患者,這估計與CAA 主要在皮質較大的動脈發(fā)生有關。Hirohata M 等[14]也發(fā)現(xiàn)淀粉樣變性腦出血多為腦葉出血。
apoE4 可以促進血管內(nèi)β 淀粉樣蛋白(amyloidβ,Aβ)沉積,產(chǎn)生超氧化物自由基,從而損害血管內(nèi)皮細胞,與腦出血密切相關[15];同時,APOEε2 也是CAA 發(fā)生的危險因素[16,17],APOEε4 促進淀粉樣蛋白在血管壁的沉積,而APOEε2 則使沉積淀粉樣蛋白的血管破裂出血[18]。我們的研究發(fā)現(xiàn),APOE 多態(tài)性與CAA 的發(fā)生與否密切相關;發(fā)生CAA 的HICH 患者中APOEε3/4 基因型及APOEε4 等位基因分布頻率明顯高于APOEε3/3 及APOEε3 的分布頻率。單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都發(fā)現(xiàn)APOEε4 是HICH 患者發(fā)生CAA 的危險因素,同時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年齡也是HICH 患者發(fā)生CAA 的危險因素。這一結果可能與APOE 通過影響Aβ 在血管壁沉積,損傷血管內(nèi)皮細胞,進而促進HICH 的發(fā)生有關,隨著年齡的增加這種作用表現(xiàn)得越明顯。
綜上所述,本研究首次通過隨機對照研究,發(fā)現(xiàn)APOE、CAA 及HIGH 之間似乎存在十分密切的關系。APOE 與HICH 的發(fā)生密切相關;CAA 作為腦出血發(fā)生的病理基礎,在高血壓腦出血的發(fā)生中也擔當著重要角色;APOE 可能通過影響Aβ 在腦血管壁的沉積,對CAA 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進而對HIGH 的發(fā)生產(chǎn)生作用。
[1]江震欽,劉 慧,張 國.載脂蛋白E 基因多態(tài)性與青年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及青年高血壓性腦出血的關系[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06,26(3):331-334.
[2]袁齊宏,許 虹.載脂蛋白E 基因多態(tài)性與腦血管病相關性研究[J].昆明醫(yī)學院學報,2009,3:129-132.
[3]印曉鴻,唐曉平,孫曉川,等.載脂蛋白E 基因多態(tài)性對高血壓腦出血發(fā)病的影響[J].中華神經(jīng)醫(yī)學雜志,2012,4(11):391-395.
[4]譚秋豐,高淑紅,黃飛駿.顱內(nèi)出血體積測量方法的比較[J].法醫(yī)學雜志,2006,22:335-337.
[5]印曉鴻,孫曉川,張曉冬,等.載脂蛋白E 基因對輕中型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急性期腦電活動的影響[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2010,26:1006-1010.
[6]Han X.The role of apolipoprotein E in lipid metabolism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J].Cell Mol Life Sci,2004,61(15):1896-1906.
[7]江震欽,劉 慧,張國忠.載脂蛋白E 基因多態(tài)性與青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及青年高血壓性腦出血的關系[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06,3(26):331-334.
[8]厲永偉,張玲曉,李 鋒,等.載脂蛋白E 基因多態(tài)性與高血壓性腦出血的關系[J].中風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1,6(18):366-367.
[9]Tzourio C,Arima H,Harrap S,et al.APOE genotype,ethnicity,and the risk of cerebral hemorrhage[J].Neurology,2008,70(16):1322-1328.
[10]張景華,寧憲嘉,盧紅艷,等.腦梗死與腦出血apoE 基因多態(tài)性特點研究[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6,14(1):21-23.
[11]Vinters HV.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A critical review[J].Stroke,1987,18(2):311-324.
[12]Yamada M,Itoh Y,Suematsu N,et al.Vascular varia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severe plaque-like beta protein angiopathy[J].Dement Geriatr Cogn Disord,1997,3:163-168.
[13]Woo D,Sauerbeck LR,Kissela BM,et al.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fo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preliminary results of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Stroke,2002,33(5):1190-1195.
[14]Hirohata M,Yoshita M,Ishida C,et al.Clinical features of non-hypertensive loba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related to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J].Eur J Neurol,2010,17(6):823-829.
[15]Prior R,Wihl G,Urmoneit B.Apolipoprotein E,smooth muscle cells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the potential role of impaired cerebrovascular A beta clearance[J].Ann N Y Acad Sci,2000,903:180-186.
[16]Nicoll JA,Burnett C,Love S,et al.High frequency of apolipoprotein E epsilon 2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due to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J].Ann Neurol,1996,39(5):682-683.
[17]Nicoll JA,Burnett C,Love S,et al.High frequency of apolipoprotein E epsilon 2 allele in hemorrhage due to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J].Ann Neurol,1997,41(6):716-721.
[18]Greenberg SM,Vonsattel JP,Segal AZ,et al.Association of apolipoprotein E epsilon2 and vasculopathy in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J].Neurology,1998,50(4):96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