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元林
“課堂教學的有效”已成為人們追求的一種教學常態(tài),成為人們達成教學目標的最佳策略。作為語文教師,要在課堂四十五分鐘之內獲得最大效益,就必須做到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一、搞好中考語文復習要“三研究”
中考是檢測初中階段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高一級學校錄取新生的主要方式。因此,初中語文教師都十分重視中考語文復習。要搞好中考語文復習,我認為應做好如下三方面的研究。
1.研究學生
重視對學生的研究,進行因材施教是教師必須遵循的原則。一個班級的學生往往參差不齊,有的同學對知識的理解不夠精細、準確,解答有若干個模糊選擇項影響的選擇題時,往往難以一錘定音;有的同學對此知識與彼知識的縱橫聯系缺乏了解,解答閱讀分析題時,往往不會縱橫考慮,把握知識的前后聯系。在課本的各冊、各單元上,學生也存在各自的具體問題。因此,要認真研究學生,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
2.研究中考命題
研究中考命題依據,目的在于掌握中考語文復習的綱要。我從2014年全國各省市48份中考語文試題中,探究它們命題的依據,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①《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中的“兩把尺度”。②語文課本中的知識短文。③課后的基礎知識練習題及讀寫訓練題。
3.研究語文復習資料的使用
近年來,學生手頭中中考語文復習資料很多,各種版本的復習資料內容大同小異。很多學生被埋在復習資料堆里,雖花費了大量時間,但收效甚微。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在多種語文復習資料中,為學生選擇一種以《課標》為依據,以教材為基礎,能有條理地編寫出語文基礎知識、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作文等內容的復習資料;同時指導學生從復習資料中去歸納知識規(guī)律,找到解題的一般技巧,讓學生既要有量的積累,還有要質的突破與長進。
二、中考語文復習建議
(一)“積累與運用”部分:強化整合,靈活穿插
“積累與運用”部分的考查,知識點多,知識面廣,題型新穎多樣,復習時可采用如下方法:
l.“漢字”的認讀和書寫??蓪⒔滩闹谐霈F的、常用的、易讀錯和混淆的形聲字、形近字和多音字,分類整理制成知識卡片,常翻??矗煊浻谛?。
2.“詞語”的理解和運用。可以教材中出現的詞和短語為主進行復習,并聯系語境理解其意義,弄清其搭配習慣、感情色彩等。
3.仿寫句子。要把握仿寫的要點,如話題的一致、句式的相近、修辭方法的相同、句意的連貫等。
4.“病句”的辨識與修改。要把握其基本類型,多做練習,突破難點。
5.課外名著閱讀。應從兩方面人手:一是對教材后面附錄中推薦閱讀的名著中的人物、主要情節(jié)要熟悉和掌握,會做讀書卡片,會評析人物和情節(jié);二是牢固掌握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節(jié)。
6.“古詩文名句”的默寫與賞析。應主要掌握《課標》要求背誦的文言文,古詩詞。對其做到能背誦、會默寫,默寫時不錯寫、不倒寫、不漏寫、不多寫。復習時,可將其名句進行分類整理,名句的賞析可在理解意思和思想感情的基礎上,掌握賞析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7.“綜合性學習”的考查??蓮慕鼛啄曛锌妓霈F的題型人手,總結規(guī)律,掌握答題方法。
(二)現代文閱讀訓練:梳理課文,整合知識,適當拓展,強化訓練
縱觀近幾年各省市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考查題,閱讀分值逐年增加。鑒于此,我們要有針對性地對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進行全面的復習。
1.記敘文閱讀
主要有:了解記敘文的“六要素”;把握貫穿全文的線索;
掌握常見的記敘順序;理解分析描寫方法及其作用。
2.議論文閱讀
復習時應給予足夠的重視。主要有:論點的提取和歸納;
論據的辨識、分析、補寫;論證方法的辨識、理解;議論文語言的賞析等等。
3.說明文閱讀
主要有:把握說明對象和被說明事物的特征;辨識說明順序;理解說明方法及其作用;賞析說明文的語言等內容。
(三)文言文閱讀:以課本為主,適當向課外拓展
文言文考查的重點內容為:常見實詞、虛詞的理解;語句的翻譯;文章內容、中心的理解;表達的思想感情的把握等。從近年考生答題情況看,失分主要在于:對常用實詞、虛詞的意義把握不準,句子翻譯不到位,對思想感情的體味有距離。據此,在復習時,除了抓住背默之外,還要將教材出現的常見實詞、虛詞的用法進行歸類整理,并牢固地背記下來;在記準詞義的基礎上,再抓句子的翻譯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在掌握課內文言文的基礎一,結合練習,適當向課外文言文延伸。
(四)作文訓練:夯實基礎,錘煉能力
萬丈高樓平地起。中考語文要取高分,離不開作文。中考作文的復習應以命題作文為主,讓學生過好審題關、選材關、立意關;同時抓好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等基本文體的寫作訓練,兼顧幾種常見應用文體的格式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