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心怡 ,滿朝新,趙玥明,周文琦,閆天文,柴云雷,韓建春,姜毓君,
(1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學院/乳品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哈爾濱 150030;2 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國家乳業(yè)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哈爾濱 150086)
沙門氏菌(Salmonella)在環(huán)境中廣泛存在,是一種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要致病菌,能引起人胃腸炎、傷寒、敗血癥等癥狀[1]。最近的一項美國食源性疾病暴發(fā)的報告中指出,沙門氏菌是最常見的細菌性病原體,占所有細菌性食物中毒的52%[2]。近年來在我國,沙門氏菌也是微生物引起食源性疾病中最主要的病原菌之一,占17.19%[3]。沙門氏菌菌屬類型多樣,抗原復雜,目前已分離出2 500 多個血清型。許多動物性食品都是沙門氏菌污染的主要來源,其中肉類更為常見[4]。目前檢測沙門氏菌的傳統(tǒng)方法費時費力,PCR 為代表的分子生物學方法需要昂貴儀器和復雜設(shè)備,不能達到現(xiàn)代檢測對于高效、簡便、低成本的要求[5]。近年來,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以其快速、高效、靈敏和恒溫擴增的特點,成為受到關(guān)注的核酸擴增的新技術(shù)之一。LAMP 技術(shù)利用具有鏈置換活性的Bst DNA 聚合酶,通過對靶基因的6 個區(qū)段設(shè)計的4 條特異性的引物,在恒溫(60~65℃)、短時間(1h)條件下達到對目的基因的高效擴增[6]。由于LAMP 的擴增產(chǎn)物是靶基因的一系列反向重復形成的類似花椰菜結(jié)構(gòu),電泳呈現(xiàn)的是不同片段大小組成的階梯式圖譜,也可以根據(jù)生成的焦磷酸鎂沉淀通過肉眼來判斷反應(yīng)是否發(fā)生[7]。本研究擬利用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技術(shù)檢測肉中的沙門氏菌,并與傳統(tǒng)PCR 方法比較,驗證其靈敏度和特異性,為這一方法的推廣提供科學依據(jù)。
細菌基因組、DNA 提取試劑盒,北京天根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Bst 大片段DNA 聚合酶New England Biolabl;dNTP,購自于Promega 公司;甜菜堿 (Betaine),美國Sigma 公司;DNA marker,北京百泰克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瓊脂糖,西班牙Biowest 公司;溴化乙錠(EB),購自于美國sigma 公司。Tc-25/H 型基因擴增儀,美國PCR Kin Elmer Gene Amp;UVP 凝膠成像儀,美國UVP 公司;DYY-10C 型電泳儀,北京市六一儀器廠。實驗所用菌株見表1。
1.2.1 細菌的培養(yǎng)以及DNA 模板的提取 取沙門氏菌ATCC14028 作為標準菌株,在營養(yǎng)肉湯培養(yǎng)基中活化3 株沙門氏菌參考菌株及其他8 株非沙門氏菌菌株,在37℃條件下培養(yǎng)過夜。應(yīng)用細菌基因組提取試劑盒提取處于對數(shù)生長期的細菌DNA,將得到的DNA 模板于-20℃保存?zhèn)溆谩?/p>
1.2.2 LAMP 引物設(shè)計與合成 在GenBank 中查找到的決定沙門氏菌侵襲力的腸侵襲蛋白,同時也是高度保守的屬特異性基因invA 設(shè)計特異性的LAMP 引物[8]。應(yīng)用Primer Explorer 4.0 引物設(shè)計軟件,得到的一套特異性引物,引物序列:FIP-CCCAGATCCCCGCATTGTTGAT
表1 實驗所用菌株
TTTTCCGCCCCATATTAT C-GCTAT,BIP-GACCATCACCAATGGTCAGCATTTTATTGGCGGTATTTCGGTGGG,F(xiàn)3 -GTTCAACAGCTGCGTCATGA,B3-CGCTATTGCCGGCATCATTA。引物由上海英俊公司合成。
1.2.3 LAMP 反應(yīng)體系的建立與優(yōu)化 25μL 的LAMP 反應(yīng)體系包括:2 個內(nèi)引物FIP 和BIP、2 個外引物F3 和B3、脫氧核糖核苷酸(dNTPs)、Mgcl2、甜菜堿、10 × Buffer、DNA 模板,滅菌水補足體系。將混合物在95℃加熱5min 后立即冷卻,再加入Bst DNA聚合酶1μL,在65℃恒溫60min,隨即進行酶的滅活,加熱到80℃持續(xù)2min 終止反應(yīng)。選擇對LAMP 體系中的關(guān)鍵因素進行優(yōu)化,包括外引物與內(nèi)引物濃度比(1∶4、1∶6、1∶8、1∶10)、鎂離子濃度(0、1、2、3、4、5、6mmol/L)、dNTP 濃度(0.4、0.8、1.2、1.6、2、2.4mmol/L)、甜菜堿濃度 (0、0.4、0.6、0.8mmol/μL),根據(jù)LAMP 擴增后電泳圖條帶的有無和亮度選擇最適條件,建立LAMP 反應(yīng)體系。
1.2.4 LAMP 檢測沙門氏菌的靈敏度 取1mL 處于對數(shù)生長期的沙門氏菌純培養(yǎng)液,用0.85%生理鹽水進行10 倍梯度稀釋100~109倍,并采用稀釋平板法計算出初始菌液濃度為9.8 ×108CFU/mL。用試劑盒對每個稀釋度的沙門菌液提取基因組DNA,并用各個稀釋度的DNA 作為模板分別進行LAMP 和PCR 反應(yīng)。取5μL 擴增產(chǎn)物進行1%瓊脂糖凝膠電泳,在110V 電壓下電泳40min,并利用凝膠成像系統(tǒng)觀察結(jié)果。
1.2.5 LAMP 檢測沙門氏菌的特異性 按照1.2.1 步驟,提取沙門氏菌以及其他8 株非沙門氏菌的DNA,并作為LAMP 反應(yīng)的模板,進行LAMP 反應(yīng),反應(yīng)產(chǎn)物進行電泳驗證。
1.2.6 LAMP 檢測人工污染肉中沙門氏菌 鮮豬肉,購自當?shù)剞r(nóng)貿(mào)市場,人工染菌前經(jīng)國標法確認不含有沙門氏菌。按照GB/T4789.4-2008,取25g 豬肉樣品放入盛有并225mL BPW 的無菌均質(zhì)袋中,制成1∶10 稀釋液。添加108~100CFU/mL 不同稀釋度的沙門氏菌純菌液2.5mL分別與于9 組25mL 稀釋液中,均質(zhì)后沙門氏菌濃度即為107~10-1CFU/mL,分別用試劑盒提取每一組人工污染肉漿中沙門氏菌的DNA,進行LAMP 反應(yīng)。
通過優(yōu)化,確立的最終LAMP 反應(yīng)體系為:1.6μmol/L 的FIP 和BIP,0.2μmol/L 的F3 和B3,1.6 mmol/L dNTPs,6mmol/L MgCl2,1μL 的Bst DNA 聚合酶(8U),1mol/L 甜菜堿,2.5μL 10 × Buffer 及2μL模板。對沙門氏菌標準菌株ATCC14028 采用優(yōu)化的LAMP 體系進行擴增,電泳后如圖1,呈現(xiàn)LAMP 特有的階梯狀條帶,空白則未出現(xiàn)條帶。
圖1 沙門氏菌LAMP 檢測結(jié)果
從圖2 可見,沙門氏菌純培養(yǎng)物在稀釋到109倍時沒有條帶產(chǎn)生,本實驗建立的LAMP 方法對沙門氏菌純培養(yǎng)物的檢出限為9.8×100CFU/mL。對比圖3 可知,PCR法檢測沙門氏菌的靈敏度是9.8×102CFU/mL,因此,本實驗建立的LAMP 法的檢出限是PCR 的100 倍。
圖2 LAMP 檢測沙門氏菌純菌靈敏度電泳圖
圖3 PCR 檢測沙門氏菌純菌的靈敏度電泳圖
如圖4 所示,4 株沙門氏菌的泳道均有LAMP 特異性的條帶產(chǎn)生。其他8 株非沙門氏菌均呈陰性反應(yīng),沒有出現(xiàn)特異性的階梯形條帶。
按照1.2.6 所示,人工污染肉漿中沙門氏菌的濃度為9.8×107~9.8×10-1CFU/mL。LAMP 檢測人工污染肉中沙門氏菌的檢出限為9.8×101CFU/mL (圖5)。
圖4 LAMP 特異性電泳圖
圖5 LAMP 檢測人工污染肉中沙門氏菌的靈敏度電泳圖
目前,分子生物學的發(fā)展帶動了各種基于核酸擴增的方法在檢測致病菌方面的發(fā)展。沙門氏菌的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主要包括PCR 以及熒光定量PCR,但是復雜昂貴的儀器和對檢測人員較高的技術(shù)要求使得這一技術(shù)不適合在基層推廣使用和現(xiàn)場的快速檢測[9]。本實驗建立的檢測肉中沙門氏菌的LAMP 方法快速簡便,無需復雜的熱循環(huán)儀,普通的水浴鍋就可以滿足溫度的要求[10]。由于LAMP 的引物是針對靶基因的6 個區(qū)段設(shè)計的,因此特異性很強[11]。無論是沙門氏菌的純培養(yǎng)物還是人工污染的肉樣,本實驗建立的LAMP 方法靈敏度都可以達到普通PCR 的100 倍,從而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從反應(yīng)時間來看,LAMP 從模板制備到結(jié)果判斷只需要2.5h 左右的時間。即使包括樣品12h 的增菌時間,LAMP 只需15h 就可以得出最終結(jié)果,而傳統(tǒng)方法對陰性樣品的確定最短也需要4d[9]。實際樣品的LAMP 檢測之前的增菌過程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減少來自樣品中死菌DNA 的影響,相應(yīng)也可以提高沙門氏菌的檢出率[14]。有報道指出LAMP相比較于PCR,不易受食品基質(zhì)中成分的抑制作用,對DNA 模板純度要求不高[12]。
盡管LAMP 具有以上眾多的優(yōu)點,其自身的局限性和缺點也是無法避免的。靈敏度高和特異性強的引物對于LAMP 試驗起到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LAMP 需要設(shè)計4 條甚至6 條引物,需要考慮許多復雜因素,難度較大[15]。此外,LAMP 靈敏度高的優(yōu)點也會導致易產(chǎn)生假陽性污染的缺陷,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注意分區(qū)操作,防治污染。
總之,快速、靈敏、簡便、高效的LAMP 方法為致病菌的檢測,特別是基層實驗室快速初篩沙門氏菌,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16]?;贚AMP 技術(shù)開發(fā)的致病菌檢測試劑盒也已成功應(yīng)用于食品檢測,這表明LAMP 技術(shù)具有良好的發(fā)展前景,有望得到更為廣泛的應(yīng)用[17]。
[1]朱勝梅,吳佳佳,徐馳,等.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技術(shù)快速檢測沙門菌[J].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08,24(7):725-730.
[2]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Surveillance for foodborne disease outbreaks-United States,2006.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2009,58(22):609-615.
[3]GB4789.4-200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檢驗,沙門氏菌檢測[S].
[4]劉雯靜,邱少富,劉雪林,等.沙門氏菌的分子分型方法[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0,10(20):3948-3950.
[5]何翠華,等.應(yīng)用LAMP 方法檢測動物源性食品中沙門菌[J].中國食品衛(wèi)生雜志,2010,22(5):411-414.
[6]Notomi T,et al.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of DNA [J].Nucleic Acids Research,2000,28(12):63.
[7]王羽,王貞強,張偉.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技術(shù)檢測肉及肉制品中的沙門氏菌[J].食品科學,2010,31(6):270-273.
[8]Yukiko Hara-Kudo,et al.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for the rapid detection of Salmonella [J].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2005,253:155-161.
[9]黃金海,等.食品中沙門氏菌LAMP 快速檢測方法的建立[J].天津大學學報,2012,45(5):468-472.
[10]Li Wang,et al.Specific and rapid detection of foodborne Salmonella by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method [J].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08,41:69-74.
[11]Xihong Zhao,Yanmei Li,Li Wang,et al.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method on rapid detection Escherichia coli O157 strains from food samples [J].Mol Biol Rep,2010,37:2183-2188.
[12]Kaneko H,et al.Tolerance of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to a culture medium and biological substances[J].J Biochem Biophys Methods,2007,70:499-501.
[13]Yasuyoshi Mori,Tsugunori Notomi.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a rapid,accurate,and cost-effective diagnostic method for infectious diseases[J].J Infect Chemother,2009,15:62-69.
[14]Pui-Yi Cheung,Kai Man Kam.Salmonella in food surveillance:PCR,immunoassays,and other rapid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methods [J].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45:2012,802-808.
[15]蔡哲鈞.核酸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技術(shù)[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06,27(12):1092-1093.
[16]田楨干,閻俊,陸曄,等.LAMP 技術(shù)快速檢測沙門氏菌方法的建立及其應(yīng)用[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11,34(5):296-299.
[17]張體銀,曹以誠,陳洵,等.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AMP 試劑盒的研制及在食品檢測中的應(yīng)用[J].中國食品學報,2013,13(1):13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