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繼平,張 岷,方 紅,趙子偉,萬 毅,姚永強
(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 乳腺甲狀腺外科,遼寧 大連116000)
據統(tǒng)計,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全球范圍內乳腺癌患者的發(fā)生率和死亡數量逐年升高[1]。乳腺癌遠處復發(fā)、轉移,是該病最主要的致死原因,惡性腫瘤細胞進入血液循環(huán),并在遠處器官組織粘附、定植、形成微轉移灶是其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2]。
循環(huán)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檢測技術是一種新興的惡性腫瘤檢查方法,通過采取患者的外周血便可實現對血液循環(huán)中由病變部位脫落的惡性腫瘤細胞進行篩查、計數。在臨床上,目前CTC 檢測主要應用于預后評價、療效評估、病理活檢及指導個體化治療。
作為當前的研究熱點,越來越多的研究報道了CTC 與乳腺癌不同分期、分型、發(fā)病年齡、免疫組化特點的相關性[3],但不同轉移灶晚期乳腺癌患者CTC 檢測結果的差異鮮有相關報道。本研究通過分析CTC 在不同轉移灶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檢出率及陽性率,評價不同復發(fā)部位乳腺癌對CTC 檢測的敏感性。
1.1.1 病例及分組:收集119 例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于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住院的復發(fā)轉移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年齡49 ~70 歲(中位年齡59.5 歲),女性。入組患者均曾接受手術治療及術后輔助化療(AC -T 或者TC 方案),術后復發(fā)時間4 ~11年,平均7.8年,經影像學檢查或組織細胞學病理明確有且僅有單器官(肝、骨、肺)轉移灶,分別記為肺轉移組、肝轉移組及骨轉移組。其中肝轉移組31 例,肺轉移組40 例,骨轉移組48例。
1.1.2 儀器與器材:cellsearch 系統(tǒng)(強生公司;該系統(tǒng)已通過美國FDA 批準,是目前國際認可的應用于乳腺癌循環(huán)腫瘤細胞檢測的有效方法),本院中心實驗室提供;cellsave 儲存管(北京佰樂良成科技有限公司);細胞分選免疫磁珠(天津灝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鼠抗人細胞角蛋白單克隆抗體(美國CST 公司)。
1.1.3 標本采集:所有確診復發(fā)轉移的患者均于接受治療前空腹抽取外周血7.5 mL 置于cellsave 儲存管并立刻送檢。
7.5 mL 血樣中加6.5 mL 緩沖液稀釋,4000 r/min 離心20 min。吸出上清液,加入可與上皮細胞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磁珠,接入磁場進行磁孵育15 min,吸出液體和未結合的磁珠顆粒,加入鼠抗人細胞角蛋白單克隆抗體進行染色標記。將所得的染色細胞放入MagNet 樣本盒中進行捕獲,最后人工完成CTC細胞的判讀、計數。
CTC 判讀標準:對富集的細胞進行染色處理,空白對照組作為陰性的比色標準,白細胞抗原CD45熒光抗體用于排除白細胞的干擾,檢出CD45 陰性且腫瘤特異性細胞核抗原DAPI、細胞質抗原CK 均為陽性的細胞,判定為CTC[4]。
以7.5 mL 血中檢測出的CTC 個數為單位,分別定為未檢出(CTC 0 個),檢出(CTC≥1 個)和陽性(CTC≥5 個)[4],并以此計算CTC 的檢出率及陽性率。
應用SPSS17.0 分析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臨床資料的描述采用百分比,頻數資料組間分析采用χ2檢驗,取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根據前文所述的判讀標準,轉移患者血清細胞中,CD45 陰性,DAPI 與CK 均為陽性,且兩者整合后熒光染色區(qū)域示細胞形態(tài)完整的,即為CTC。見圖1。
圖1 不同轉移部乳腺癌位患者血清CTC 熒光圖片Fig 1 CTC fluorescence images of advanced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metastases
不同轉移部位乳腺癌患者與CTC 檢出率的相關性不同,肝轉移組外周血中35.5%(11/31)可檢出循環(huán)腫瘤細胞,肺轉移組外周血中47.5%(19/40)可檢出循環(huán)腫瘤細胞,骨轉移組為68.8%(33/48),骨轉移組明顯高于肺及肝轉移組(P <0.05)。肝轉移組與肺轉移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 >0.05)。見表1。
不同組別的CTC 陽性率不同,其中肝轉移組外周血中循環(huán)腫瘤細胞陽性率為32.3%(10/31),肺轉移組為12. 5%(5/40),骨轉移組為12. 5% (6/48)。其中肝轉移組的陽性率最高,與肺及骨轉移組比較有明顯差異(P <0.05)。骨轉移組與肺轉移組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 >0.05)。見表1。
表1 乳腺癌不同轉移部位患者的CTC 檢出率及陽性率Tab 1 CTC detection in patients of advanced breast cancer with different metastases n(%)
目前臨床上針對不同乳腺癌患者制定的一系列包括手術,輔助化療,放射治療,基因靶向,內分泌治療在內的綜合及個體化治療方案[5],使乳腺癌成為發(fā)病率雖高,但預后相對較好的惡性腫瘤。乳腺癌復發(fā)轉移是影響其預后最重要的因素。根據腫瘤的病理分型,分期,淋巴結轉移情況,免疫組化特點等,可對其遠期復發(fā)轉移風險做大體的評估[6],但缺少對患者病情的實時監(jiān)測。通過定期隨診,做腫瘤標記物檢測及影像學檢查,可了解患者的病情進展,但很難早期發(fā)現微小轉移灶且對長期預后沒有預測作用。循環(huán)腫瘤細胞(CTC)檢測克服了以上傳統(tǒng)診療方法的不足。檢測外周血液中的惡性腫瘤細胞,不但可實時把握患者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隱藏的癌負荷,早期推測其腫瘤存在血行轉移的可能性[7],還能通過血液中CTC 的計數,對患者的遠期預后進行評價。2004年由Cristofanilli 等[8]進行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表明,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每7.5 mL 血CTC≥5個的患者無進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及總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均明顯短于CTC <5 個的患者。此研究結果目前已成為共識,臨床上把晚期復發(fā)轉移乳腺癌患者的CTC 檢測結果≥5 個定為陽性,提示患者預后相對較差。此外,根據比較治療前后患者CTC 變化,可對此種治療方法的療效進行評價[9]。
本研究在前期預實驗中,共選取20 例經術后病理確診為乳腺纖維腺瘤的患者進行CTC 檢測,僅在1 例患者的血液標本中檢出了1 個CTC,檢出率5%,陽性率0%,符合國內外文獻報道的正常人CTC 檢測結果[10],可排除因檢測技術水平導致假檢出率、假陽性率所致的結果偏移。
分析本研究結果可知,在不同轉移灶晚期乳腺癌患者中,骨轉移患者的CTC 檢出率明顯高于其他兩組,肺及肝轉移組的檢出率無明顯差別??赡芴崾竟寝D移時,患者外周循環(huán)血中存在惡性腫瘤細胞的機率相對較大,亦或現今采用cellsearch 系統(tǒng)的CTC 檢測方法,對于乳腺癌骨轉移的敏感性較高,或許更應推薦此類患者進行該項檢測。CTC 檢測的陽性率分析,則是肝轉移組的明顯高于肺及骨轉移組,表明乳腺癌發(fā)生肝轉移的預后可能較其他器官單發(fā)轉移差,此外肝轉移患者CTC 檢測結果陽性率較高,其在接受治療前后CTC 計數的變化可能較為明顯,所以CTC 檢測可能更適用于肝轉移患者的療效評價。
綜上所述,本結果顯示了不同轉移灶晚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TC 檢測的敏感性及陽性率,希望對晚期乳腺癌的臨床治療有啟示及指導作用。由于本研究的入組樣本量有限,且CTC 的檢測技術和陽性標準尚無統(tǒng)一的國際規(guī)范,本結果有待于繼續(xù)進行大樣本量研究,多中心實驗來進一步驗證。
[1] Jemal A,Bray F,Center MM,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GA Cancer J Clin,2011,61(2):69 -90.
[2] Chambers AF,Groom AC,Macdonald IC. Dissemination and growth of cancer cells in metastatic sites[J]. Nat Rev Cancer,2002,2(8):563 -575.
[3] 李蕾,江澤飛.循環(huán)腫瘤細胞檢測在不同階段不同類型乳腺癌中的應用[J].中國癌癥雜志,2013,23(8):570 -575.
[4] Mostert B,Sleijfer S,Foekens JA,et al. 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detection methods and their clinical relevance in breast cancer[J]. Cancer Treat Rev,2009,35(5):463 -474.
[5] 楊春明.早期乳腺癌的診斷和治療[J].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35(1):1 -6.
[6] 黃波,臧玉華.乳腺癌預后相關因素的研究進展[J].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2001,23(1):69 -71.
[7] Hayes DF,Cristofanilli M,Budd GT,et al.Circulating tumor cells at earch follow-up time point during therapy of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patients predict progression -free and overall survival[J].Clin Cancer Res,2006,129 (14Pt1):4218 -4224.
[8] Cristofanilli M,Budd GT,Ellis M,et al. Circulating tumor cells,disease progression and survival in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J].N England J Med,2004,351(8):781 -791.
[9] Camara O,Rengsberger M,Egbe A,et al. The relevance of circulating epithelial tumor cells(CETC)for therpy monitoring during neoadvant(primary systemic)chemotherapy in breast cancer[J].Ann Oncol,2007,18(9):1484 -1492.
[10] Jiang ZF,Cristofanilli M,Shao ZM,et al.Circulating tumor cells predict progression-free and overall survival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HER2 -positive or triple - negative (CBCSG004):a multicenter,double-blind,prospective trial.[J]. Ann Oncol,2013,24(11):2766 -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