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068(2015)19-063
《安塞腰鼓》是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氣勢恢弘,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贊美了黃土高原后生粗獷、豪邁、開放的性格。
這篇課文的教學要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民族藝術的魅力;通過品味鏗鏘的語言感悟蓬勃的生命力與激情;通過課堂小練習學習并運用排比、比喻、反復等修辭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我重點設計了以下三個板塊。
第一板塊:品讀語言魅力,認識排比句式。
1.抓住“好一個安塞腰鼓”品讀課文的5-8自然段。
多媒體播放課文的朗讀。
用多種形式練習朗讀這部分內容,體會“好一個安塞腰鼓”的“好”體現(xiàn)在哪里?
小組討論交流。從文中找出有關語句畫出來。
思考:這些句子在語言和結構上有什么特點?使用這些排比修辭方法又有什么好處?
師總結:排比修辭手法給人一氣呵成之感,語言暢達,節(jié)奏感強,有氣勢,能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2.在本段中作者大量運用了排比,有句子內部的排比;有句與句之間的排比;還有段與段之間的排比。你能找出來嗎?畫出排比句并反復朗讀。
3.請同學們再讀5-8自然段,體會排比句的節(jié)奏、氣勢,突出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
【設計意圖:文中四次寫到“好一個安塞腰鼓”,層層深入地寫出了安塞腰鼓的獨特。我引導學生抓住其中的一個層次,小組討論,品味語言的美,這樣學生就能舉一反三地感受到其他層次獨特的語言風格,從而達到學語言是為了用語言的目的?!?/p>
第二板塊:自悟畫出排比,指導仿寫排比。
1.同樣的方法學習課文9-17自然段,安塞腰鼓的“好”又體現(xiàn)在哪里?
小組交流學習。想想排比句的特點,畫出本段中的多處排比句。
多種形式反復朗讀本段語言文字,讀出排比句的氣勢,體會安塞腰鼓的獨特魅力,感受黃土高原后生粗獷、豪邁、開放的性格。
2.指導仿寫排比句。
文段中有一句話:“百十個腰鼓發(fā)出的沉重響聲……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蔽覇l(fā)學生想象:“在當時的現(xiàn)場,還有什么也變成牛皮鼓面了,只聽見隆隆,隆隆,隆???以排比句的方式寫下來?!睂W生可能會寫:
“百十個腰鼓發(fā)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大地上……”
“百十個腰鼓發(fā)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天空上……”
“百十個腰鼓發(fā)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地球上……”
“百十個腰鼓發(fā)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我心上……”
3.讀自己仿寫的排比句,再次感受鼓聲震撼的力量。
教師相機追問:一切真的都成了牛皮鼓面了嗎?
師小結:其實這是它們與鼓聲的共鳴。這隆隆的鼓聲震撼了山崖,震撼了黃土地,震撼了觀眾,也震撼了我們。難怪作者會發(fā)出一聲聲贊嘆“好一個安塞腰鼓”,好就好在它的鼓聲是那樣驚天動地!
【設計意圖:學生只有親自動手操作實踐,才能真正學會這種寫作方法。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既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又練習了寫字,還體現(xiàn)了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理念,可謂一舉多得?!?/p>
第三板塊:再讀精美語言,遷移學習運用。
1.再讀課文的5-17自然段,體會排比句的氣勢,感受安塞腰鼓表演時的“鬧”以及撲面而來的激情。
2.拓展延伸,遷移寫作(二選一)。
片段一:“好一個安塞腰鼓”,文中作者多次贊美它。下面讓我們也來贊美一下安塞腰鼓吧。以“好一個安塞腰鼓”為中心句,自由抒發(fā)內心的贊美之情??梢再澝浪膱雒?、贊美它的鼓聲,也可以贊美擊鼓的后生和他們的舞姿,注意運用排比句。
片段二: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描繪一個場面,如比賽、集市、演出、勞動等。
3.學生自由抒寫、交流,音樂伴奏,結束新課。
【設計意圖:片段一的設計既是對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的回顧,同時又引領學生把書本知識內化成自己的語言,拓展延伸,遷移寫作。片段二的設計是讓學生在新的語境中遷移運用,進行創(chuàng)造性寫作,從題材和語言上都進行了遷移?!?/p>
本課的教學設計我以學生的“讀悟”為課堂主線,以學生的寫為課堂主體,進行讀寫巧結合,將語言文字的學習和運用根植于語文活動中,學生的語文能力也在這種“讀”和“寫”的過程中得到了提高。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