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州市高港實驗小學(225300) 周 勉
文后資料卡
——閱讀教學不可或缺的資源——以《只揀兒童多行處》的教學為例
江蘇泰州市高港實驗小學(225300) 周 勉
為了拓展學生的語文知識,蘇教版教材在部分課文的后面安排了一張“資料卡片”。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語文教學資源。在教學時,要通過鏈接文本、擴容資料、借鑒創(chuàng)造等教學策略,讓文后資料卡助推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
閱讀教學 資料卡 資源
為了拓展學生的語文知識,蘇教版教材在部分課文的后面安排了一張“資料卡片”。在這張資料卡中,有介紹作者生平的,有介紹經(jīng)典名著的,有闡述一些知識的。雖然字數(shù)少,卻蘊含著豐富的內(nèi)容。在具體的教學中,資料卡還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請看蘇教版五年級下冊《只揀兒童多行處》資料卡的教學片斷。
師:通過閱讀這張課后資料卡,你都有哪些了解?
生1:我知道這篇課文的作者是冰心。
生2:我還知道冰心的《再寄小讀者》非常受小朋友的喜歡。
師:同學們真會學習,那就讓我們把這一作家卡片再齊讀一遍吧。
上面教學片斷,雖然也利用了這張資料卡,卻沒有積極開發(fā)資料卡片背后的諸多資源,更沒有合理、靈活地運用這一資源。如何才能發(fā)揮課后資料卡的作用,用好課后資料卡呢?筆者就結合《只揀兒童多行處》的課后資料卡教學來談一談。
一、鏈接文本,打通經(jīng)脈
資料卡中的內(nèi)容往往都是前面課文內(nèi)容的補充,要么是介紹課文的作者,要么是介紹課文的出處。因此,在教學時我們要結合文本內(nèi)容,讓學生走進文本,激發(fā)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與課文的作者、與課文的背景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與對話。在教學時,我抓住資料卡中的“除了宇宙,最可愛的只有孩子。和他說話不必思索,態(tài)度不必矜持。抬起頭來說笑,低下頭去弄水”這一句話,結合課文展開教學。
師:(出示這一句話)大家能根據(jù)課文來理解這一句話嗎?
生:這篇課文是說要想找到春天,就要找兒童多的地方。從文章中我們讀出了兒童的可愛,比如當作者被兒童撞了個滿懷時,就會聽到一句“對不起”。
……
師:其實,這一篇課文的題目是冰心奶奶寫的一本散文集的書名,這篇文章就是選自這一本散文集。這本散文集中的文章都是值得一讀的。大家課后可以找一找這本散文集讀一讀,從更廣闊的天地去了解冰心奶奶……
這樣,讓學生先說一說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就把學生的情感吸引到冰心的作品上。這時,再讓學生去理解資料卡上的內(nèi)容,學生就會有一種動力支撐他們?nèi)パ芯浚瑫r還會激發(fā)學生在課外閱讀冰心作品的興趣。
二、擴容資料,沉淀文化
教材后面的資料卡受教材版面的限制,只能把一些主要的內(nèi)容給列出來,通過這很少的文字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得到啟發(fā),促進學生向更廣闊的語文資源進發(fā)。因此,我們可以讓學生對這些資料進行補充擴容,和自己收集的資料結合起來,這樣他們就會有更多的學習機會。這一篇課文后面的資料卡是對冰心的一些介紹。引導學生閱讀這個資料卡,讓學生感受到冰心非常喜歡小朋友,她的作品大多數(shù)是寫給小朋友的。這時,我們就可以指導學生對資料卡進行擴容,讓學生在課外尋找一些冰心的書籍來閱讀,并對這張資料卡進行補充,如冰心的詩集、小說集與散文集中的一些代表作。這樣就可以把學生的語文學習延伸到課外,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的途徑,將課堂教學與課外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了,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意識。
三、借鑒創(chuàng)造,發(fā)揮才智
文后的資料卡內(nèi)容精簡,中心突出,是一篇非常好的文本。如果學生能借鑒這些文本,自己編寫出其他課文的資料卡,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課外學習積累了更多的語文知識,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促進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在教學完這一課之后,我讓學生模仿這一資料卡,給《春光染綠我雙腳》一文做一張資料卡。學生做出來的資料卡各種各樣,但都能夠有重點地選擇內(nèi)容,有的是介紹作者滕毓旭的生平,有的是介紹他的各種兒童詩等。
總之,教材文后的資料卡可以幫助學生對課文進行更有效的理解,同時也可以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讓學生在語文教學資源的整合過程中積累文化,提升語文素養(yǎng)。
(責編 韋 雄)
G623.2
A
1007-9068(2015)2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