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霞, 曾泗宇, 石衛(wèi)民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藥學部, 廣東 廣州 510317)
貧血是惡性腫瘤常見的并發(fā)癥[1],約占癌癥患者的50%。除了癌癥本身直接導致貧血外,在腫瘤化療或放療過程中也會導致貧血,發(fā)生率高達90%。貧血患者易出現(xiàn)疲勞、抑郁、活動耐力減退、睡眠質量下降等癥狀,由此降低了患者的耐受性,影響了化療的順利完成,因此有效糾正癌性貧血成為臨床治療的關鍵[2-4]。以往臨床上通常采用輸血的方法治療癌性貧血,但是由于血源緊張、血源易存在感染、輸血反應等原因,采用藥物制劑促進機體自身造血逐步取代輸血治療。本院研究采用重組人促紅素聯(lián)合鐵劑、葉酸、維生素B12治療惡性腫瘤伴貧血取得了顯著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本院確診的惡性腫瘤伴貧血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經組織學或細胞學證實并簽署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擬定的知情同意書。將60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①實驗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齡28~85歲,平均年齡(58.2±13.8)歲;大腸癌6例,胃癌7例,肺癌7例,肝癌5例,乳腺癌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血紅蛋白62~98g/L;卡氏評分44.5~60.0分;預計生存期>6個月。②對照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齡28~84歲,平均年齡(58.1±13.8)歲;大腸癌5例,胃癌7例,肺癌8例,肝癌6例,乳腺癌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血紅蛋白63~98g/L;卡氏評分 44.3~60.0分;預計生存期>6個月。兩組性別、年齡、腫瘤類型、卡氏評分、血紅蛋白數(shù)、預計生存期等臨床資料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①對照組:2~4mL右旋糖酐鐵注射液(浙江天瑞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1758)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20mL稀釋后靜脈注射,2~3次/周;同時常規(guī)口服適量葉酸加維生素B12,總療程8周。②實驗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再皮下注射150IU/kg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沈陽三生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S19980074),3次/周,總療程8周。1.3 觀察指標:觀察比較兩組惡性腫瘤伴貧血的臨床療效、血液指標水平、卡氏(Karnofsky)評分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①血液指標水平檢測項目:血紅蛋白(Hb)、紅細胞壓積(HCT)、紅細胞計數(shù)(RBC)、血小板(PLT)。②主要不良反應:血壓升高、惡心嘔吐、白細胞減少、肝腎毒性。
1.4 評估標準:①臨床療效評估標準[5]:顯效,癥狀體征消失或明顯減輕,Hb、HCT指標水平升高>25%;有效,癥狀體征有所改善,Hb、HCT指標水平升高10% ~25%;無效,癥狀體征無好轉,Hb、HCT指標水平不變??傆行?(顯效人數(shù)+有效人數(shù))/總人數(shù)×100%。②Karnofsky評分標準[6]:根據患者的癥狀體征嚴重程度、生活自理及行為狀態(tài)等健康狀況分為10個等級,每個等級0~10分,標準分0~100分,得分越高代表健康狀況越佳。
1.5 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建立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惡性腫瘤伴貧血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總有效率比較發(fā)現(xiàn)實驗組的93.33%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70.00%,兩組比較 χ2=5.45,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惡性腫瘤伴貧血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惡性腫瘤伴貧血患者的血液指標水平比較:兩組的血紅蛋白(Hb)、紅細胞壓積(HCT)、紅細胞計數(shù)(RBC)、血小板(PLT)指標均較治療前改善(P<0.05),其中實驗組改善的幅度更為明顯,與對照組比較(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惡性腫瘤伴貧血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液指標水平變化比較±s)
表2 兩組惡性腫瘤伴貧血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液指標水平變化比較±s)
#兩組組內治療前后比較,P<0.05;*兩組組間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Hb(g/L) HCT(%) RBC(×1012L-1)PLT(×109L-1)實驗組 治療前 30 97.50±10.42 28.06±5.30 2.58±0.22 91.05±10.02治療后 30 136.85 ±12.71#* 36.85 ±5.12#* 3.87 ±0.31#* 145.20 ±16.47#*對照組 治療前 30 97.61±10.40 28.05±5.30 2.58±0.23 91.12±10.00治療后 30 120.54 ±12.03# 31.02 ±3.47# 3.10 ±0.30# 120.50 ±15.62#
2.3 兩組惡性腫瘤伴貧血患者的的Karnofsky評分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實驗組患者的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Karnofsky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Karnofsky評分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癌性貧血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腫瘤本身所致的慢性癌性貧血;腫瘤化療過程中導致骨髓抑制,引起紅細胞生產素水平下降造成貧血;骨髓纖維化,腫瘤骨髓內轉移,破壞造血細胞,抑制紅細胞生長導致貧血;順鉑等化療藥物的腎毒性作用,導致人促紅細胞生產素減少引起貧血;失血、溶血、感染、造血克隆性異常等[7~9]。目前,臨床上主要通過補充鐵劑、葉酸、維生素B12等藥物治療惡性腫瘤伴貧血。右旋糖酐鐵注射液是一種以右旋糖酐和氫氧化鐵為主要成分的抗貧血藥,通過直接向體內補充鐵,改善含鐵酶活性降低或組織缺鐵導致貧血癥狀[10]。葉酸是一種水溶性B族維生素,屬于人體細胞生長和增殖的必需物質。維生素B12叫鈷胺素,它是一種高等動植物不能制造的參與生成骨髓紅細胞、防止惡性貧血的卟啉類化合藥物。三藥合用具有協(xié)同作用,治療惡性腫瘤性貧血的臨床療效確切,但是升高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shù)、血小板等作用尚不明顯。重組人促紅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Epo)是一種人促紅細胞生成素的重組體形式,它能夠有效地促進骨髓內紅系祖細胞生長、分化、成熟和釋放。由于內源性Epo生產不足屬于惡性腫瘤貧血的主要發(fā)病機制,因此重組Epo成為公認的治療惡性腫瘤伴貧血的主要藥物。重組Epo的藥物作用機制有:重組Epo既能促進化療抑制的骨髓紅系造血功能恢復;重組Epo還可以減輕化療所致的腎功能損傷,糾正內源性Epo生成不足。本次研究結果證實:重組人促紅素聯(lián)合鐵劑、葉酸、維生素B12治療惡性腫瘤伴貧血不僅可以快速升高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血小板、紅細胞計數(shù),還可以有效改善Karnofsky評分,其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安全性高,藥物療效顯著,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1] 楊蘭平,梁嶸,黃漢生,等.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癌性貧血31例臨床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1,32(22):4561~4563.
[2] 姬穎華,程遠,楊萌,等.500例癌性貧血發(fā)生調查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6):75 ~77.
[3] 王武明,王正軍.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注射液治療惡性腫瘤化療患者貧血的療效觀察[J].醫(yī)學綜述,2010,19:3016~3017.
[4] 濮娟,王成師,郁漢旭.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注射液聯(lián)合放療治療中晚期宮頸鱗癌的臨床觀察[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2,6:549 ~551.
[5] 黃舒.促紅細胞生成素在臨床中的應用進展[J].醫(yī)學信息,2011,2(1):468 ~469.
[6] 周澤梅,劉春,晏佳,等.左卡尼汀聯(lián)合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腎性貧血30 例[J].中國藥業(yè),2010,19(13):78~79.
[7] 陸崇,龍華,莫堅毅,等.補腎健脾化瘀法治療EPO拮抗的癌癥化療后貧血[J].實用腫瘤學雜志,2010,24(2):134~137.
[8] 鐘明輝,陳鳳鳴.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癌性貧血的臨床價值分析[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9:93~94.
[9] 王宏羽,張湘茹,孫燕.多中心隨機對照評價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注射液2種給藥方法治療腫瘤化療相關貧血的臨床研究[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09,3:222 ~226.
[10] 鄒洪,呂有道,萬紅.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重度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20例[J].中國藥業(yè),2010,19(13):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