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海安鎮(zhèn)胡集小學(226671) 薛小紅
開掘本體資源,讓個性品讀不再落空
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海安鎮(zhèn)胡集小學(226671) 薛小紅
個性化閱讀不僅是踐行課標理念的需要,更是學生生命發(fā)展的呼喚。語文閱讀教學應該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多元化、個性化閱讀搭建平臺。在具體的教學中,要緊扣關鍵詞句,依托核心語段,開掘文本意境,讓學生展開個性化閱讀,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 本體資源 個性化 品讀
閱讀教學是提高學生聽說讀寫水平的重要手段。在教學實踐中,個性化品讀文本總是難以得到有效落實。怎樣培養(yǎng)個性化閱讀能力,創(chuàng)設高效的閱讀課堂呢?
個性化閱讀不是放任自由的閱讀。由于小學生生活閱歷有限,理解能力較低,教師要采用多樣的個性閱讀方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指導學生抓住文本中的關鍵字詞,進入情境品味文本語言,使學生個性化閱讀的能力不斷地提高,這是一個重要的方法。
例如,在教學《望月》一文的“吐灑”一詞,一位教師進行這樣的教學:
師:結合老師出示的圖片,想想文中的“吐灑”一詞給你怎樣的感覺。
生1:月亮就像一位美麗的姐姐,將它柔和的月光播撒向大地。
生2:“吐灑”讓我感覺到月亮好像有了生命一樣,對我們?nèi)祟愐渤錆M了感情。
在這一案例中,教師引導學生讀出文本中重點詞的意蘊,鼓勵他們展開想象,說出他們的不同感悟。這樣既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感知能力,增強他們對文字的理解能力,又豐富了課堂教學,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
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文本時要有的放矢,抓住文本的關鍵段落,在閱讀全文的基礎上,詳細品讀,明確它在文章中的主導地位,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感情。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文本整體的感知能力,掌握文章的表達方法,為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莫高窟》一文以三個自然段分別描繪了莫高窟、彩塑和藏經(jīng)洞的特點,展現(xiàn)了我國古代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以及被八國聯(lián)軍盜竊后滿目瘡痍的慘狀,可謂是文中的重點段落。在教學中,我緊扣這三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首先,緊扣文本中的典型句式和重點詞語,強化學生對彩塑和壁畫形象的感知,體驗莫高窟輝煌的藝術成就;其次,利用圖片與語言,讓學生體驗文本遣詞造句的精妙,感受作者語言表達的高超技巧;最后,將彩塑、壁畫與藏經(jīng)洞進行對比,激發(fā)學生民族自尊心,增強學生的自我體悟能力。
在這一片段中,筆者從文本中的重點段落入手,讓學生進行個性化品讀,這樣既提升了學生的言語實踐能力,又豐潤了學生的情感,可謂一舉兩得。
文本的意境不可能從字面上一眼能看出來,它要求我們有良好的語感能力,一邊認真地細細地品味,一邊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從中感受文本內(nèi)在的深遠意境。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引導他們展開個性化的想象。
例如,教學《槐鄉(xiāng)五月》第一自然段,教師這樣引導:先讓學生整體誦讀,感受槐鄉(xiāng)那白茫茫的由遠及近的不同意境;然后,透過具體的語言文字,洞察槐鄉(xiāng)的白色世界,聆聽蜜蜂的嬉鬧之聲,嗅著槐花的清幽之香。在文本意境的浸潤下,學生敞開心扉對語言文字進行多維度的感知和體驗,獲得了閱讀的快樂體驗。
對優(yōu)美散文的教學,教師應該摒棄傳統(tǒng)教學中繁瑣的分析,激活學生的各種感官,鼓勵他們自己去感知文本意境,從而獲取獨特的感悟。
語言是情感的載體。因此,文本的字里行間蘊藏著豐富的情感元素。這既是文本氣韻的直接體現(xiàn),更是維系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在個性化解讀文本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師生、生本、生生對話提供有效的渠道,讓學生與文本中的人物、作者進行超越時空的深入對話,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牛郎織女》一文,盡管文字質(zhì)樸,卻飽含著豐富的人文情懷。教學中,教師從文本的整體內(nèi)容中提煉出極富情感價值的核心問題——牛郎織女的故事為我們呈現(xiàn)了怎樣的愛情價值觀。這一問題將學生關注的焦點回歸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中,讓學生徜徉在故事里,從而感受到相望、相知、相守的愛情觀。在本課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從文本蘊藏著的豐富的人文情懷入手,與故事的人物自由對話,與故事凸顯的人文情懷對話,學生的個性化體悟在對話過程中得以展現(xiàn)。在對話中,學生不僅讀懂了故事,更深受感染,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個性化閱讀不僅是踐行課標理念的需要,更是學生生命發(fā)展的呼喚。語文閱讀教學應該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多元化、個性化閱讀搭建平臺,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責編 韋 雄)
G623.2
A
1007-9068(2015)1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