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郵市城北實驗小學(225600) 鄒永華
理解人物對話 提高課堂實效
江蘇高郵市城北實驗小學(225600) 鄒永華
理解人物對話是把握人物性格、揣摩人物心理,了解作者寫作意圖,感悟文本思想內涵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對話的形式、對話的情感,從對話中理解文章的中心。學生只有讀懂了對話內容,了解對話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才能理解文章的思路,找到作者的感情所在。
閱讀教學 人物對話 課堂 效率
理解人物對話是把握人物性格、揣摩人物心理,了解作者寫作意圖,感悟文本思想內涵的重要途徑。本文從三個方面對對話式教學策略進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新課程標準明確了語文課程的基本性質,強調對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語文課程的核心目標就是引導學生正確地理解運用語言文字,仔細揣摩文本語言的真正含義。根據(jù)文章的需要,所呈現(xiàn)的對話形式也不盡相同:部分對話前、中、后都帶有提示語,讓學生讀起來更具有趣味性;有一部分對話較為直接,給學生留下想象的空間。無論是哪種形式,對話都是一種有效的語言學習材料。如《花瓣飄香》中的一段對話:“幾天后的清晨,她拿著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看著我說:‘不是的。’”教學時可以這樣展開:首先找出對話的主題思想;其次思考這段話的情景,想象對話的情形;其三,將文中的對話與其他對話進行比較,理解加上提示語的作用;最后,理解對話所傳達的意思,讓學生帶著豐富的感情來朗讀這一段話。
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提示語的重要作用,切實地感知文中主人翁的思想,提高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
人們在生活中運用最多的是對話語。它能將人物的內心的活動、情感、思想都表達出來。作者在文章中以對話的形式將人物特點、性格展開,成為人物性格的窗口。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意把握,通過文字了解人物的內心。例如,蘇教版六年級的《船長》一課,有很多對話:
船長在指揮臺上大吼:“大家安靜,注意聽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后。必須把60人全都就出去?!?/p>
……
“爐子怎么樣了?”
“被海水淹了?!?/p>
“火呢?”
“滅了?!?/p>
“機器怎樣?”
……
“哪個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
這段對話能夠表現(xiàn)出哈爾威船長在生死關頭毫不猶豫地將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對婦女、兒童和老人都表現(xiàn)出充分的尊重。教師在授課時,要對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對課文進行理解。如:船長為什么說要將走在女人前面的男人開槍打死?從這可以看到船長身上什么特點?船長身上的哪些品質值得學習?這些問題能夠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不僅僅是對課文內容的思考,也是對美好品格的思考。
文章的作用在于能夠表達出作者的真情實感,并引起讀者共鳴。如果一篇文章沒有自身的情感,也就無法感染讀者。在文章中,人物對話能形象地表達出作者的感情傾向。教師在進行人物對話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從對話中挖掘事件的核心內容。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是以“有感情地朗讀”的方式處理課文中的人物對話。對小學生而言,這種感情他們并不能準確地把握。朗讀并不能讓小學生深刻地理解對話內容,這偏離了語文的教學目標。人物對話是人物以某一個中心事件為基礎而進行的對話,不論是在文章中集中出現(xiàn)還是分散呈現(xiàn),都屬于文章的需要。作者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事件描述,人物的形象也因此更加豐滿、生動。例如,《愛如茉莉》一文,整篇文章就是由“我”和“爸爸”“媽媽”的對話構成。站在作者的角度看整篇文章,了解文章的布局,以人物之間的對話為線索,將場景的轉換不斷接連,展現(xiàn)了“我”如何從“茉莉”中看到“爸爸”和“媽媽”的愛情?!败岳颉必灤┝苏恼拢屓宋飳υ捵兊酶訙嘏?。因此,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思考:從不同情景的人物對話中,你獲得了哪些情感信息?是否可以將部分對話從文中刪除,改成作者的直接敘述或人物的內心活動?通過人物對話,理解文章最后的一句;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總之,學生只有讀懂了對話內容,了解對話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才能理解文章的思路,找到作者的感情所在。由此可知,“有感情地朗讀”并不能將人物對話的思想表達出來,教師應該重視“人物對話”在文章中的作用,引導學生思考人物的立場和隱藏在對話中的情感等,并在理解的基礎上積極運用對話的表達方法。
(責編 韋 雄)
G623.2
A
1007-9068(2015)1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