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蔓
(南大學體育學院 開封 475001)
體育運動損傷中造成誤診的病例原因分析
王蔓
(南大學體育學院 開封 475001)
在高校的體育活動中,難免發(fā)生運動性損傷,并且有些運動損傷的表面征象比較相似(如跟腱部分斷裂與跟腱嚴重拉傷、距腓前韌帶拉傷與合并輕微撕脫骨折)。使缺乏運動損傷知識的學生或老師就容易造成誤診,延緩去醫(yī)院診斷治療的時間,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而誤了傷情。
運動損傷 誤診
隨著高校體育的改革和學生各項體育活動的蓬勃開展,運動損傷的發(fā)生也較為頻繁。由于高校學生的精力和體力都處于旺盛時期,動作快、對抗激烈。如果動作技術不正確,或外來力量的沖撞,或自我保護意識淡薄,這就容易造成運動損傷。據資料統(tǒng)計閉合性軟組織損傷占運動損傷的35%。如果在損傷不很重的情況下,再加上學生對損傷知識不了解,又沒有引起他們的足夠重視,或體育教師沒有能力正確診斷時,這就容易造成對傷情的誤診,給治療造成困難,甚至留下?lián)p傷后遺癥。因此在高校體育運動損傷中,對容易產生誤診的具有代表性的實例進行分析,能引起大家足夠的重視。
1.跟腱部分斷裂與跟腱拉傷
跟腱是由腓腸肌和比目魚肌腱組成,是人體最強有力的肌腱之一,也是踝關節(jié)活動的主要力腱。它的損傷嚴重影響著行走和彈跳功能。
跟腱部分斷裂損傷時,能聽到響聲,立即出現劇烈疼痛,局部瘀血腫脹,活動受限。在跟腱部由于肌肉的收縮,可摸到一橫溝,并有明顯壓痛。而跟腱拉傷,同樣局部瘀血腫脹,有劇烈疼痛;但相對疼痛程度稍輕,活動受限,有明顯壓疼。兩者的傷情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對于醫(yī)生是不會誤診的,但對于學生或老師就有可能誤診。例如一位學生在課外活動踢足球時,腳踩一石子,造成跟腱部分斷裂。由于他不了解跟腱斷裂的典型癥狀——傷處有一橫溝,而自認為是跟腱拉傷,休息一段時間就會好;所以沒有到醫(yī)院診斷治療。可是堅持一周后傷情并沒有減輕,再到醫(yī)院診斷為跟腱部分斷裂,從而耽誤了治療時間,影響了手術效果。
2.踝節(jié)的距腓前韌帶損傷與合并輕微撕脫骨折。
踝關節(jié)是由脛腓骨的下端和距骨構成為一屈戍關節(jié)。由于外踝比內踝長,并且內側三角韌帶比外側的三個韌帶堅強,同時內翻活動較外翻活動大。所以,在踝關節(jié)扭傷中,以內翻位損傷最為常見。踝關節(jié)的損傷占關節(jié)韌帶損傷的首位。
踝關節(jié)距腓前韌帶拉傷,屬于內翻位損傷。受傷時傷處疼痛,有時有響聲,出現跛行。疼痛隨著腫脹的程度而加重。在韌帶損傷處有明顯壓痛,出現皮下瘀血,造成功能障礙。如果帶有合并輕微撕脫骨折,除以上征象外,在踝及踝尖部位有明顯的局部壓痛。由于部位和表現的征象比較接近,不了解這方面知識的學生,甚至老師容易把輕度合并撕脫骨折誤診為是距腓前韌帶嚴重拉傷。例如一位學生搶籃板球落地時,右腳踏在別人的腳背上,造成右距腓前韌帶拉傷,同時造成合并撕脫骨折。由于學生不知道合并撕脫骨折的典型癥狀——踝及踝尖部位有明顯的局部壓疼,只認為是踝外側一般韌帶拉傷而沒去醫(yī)院診斷,三天后疼痛并沒減輕,到醫(yī)院經X光拍片診斷是合并撕脫骨折。
從這二個實例的情況分析,由于這種閉合軟組織損傷不象裂縫骨折、完全斷裂骨折、跟腱全部斷裂那么嚴重,使傷者產生麻痹思想。同時由于表面征象都有較多的相同之處;所以作為不了解運動損傷知識的人就有可能產生誤診。
為了避免這種誤診的出現,首先加強運動損傷知識的學習和安全教育,建立起自我保護的意識。同時也要合理安排教學、訓練和比賽,充分做好準備活動;并且加強醫(yī)務監(jiān)督。把損傷降低到最低限度。
一旦發(fā)生了運動損傷,首先判斷是否骨折。若沒有發(fā)生嚴重性骨折(開放性骨折、完全斷裂骨折),迅速用冰塊等進行冷敷,加壓包扎、抬高肢體,讓醫(yī)生進一步診斷。然后在24—28小時以后,可采用熱敷、按摩、藥物等手段進行恢復。為達到鍛煉身體之目的,必須做到預防第一,診斷治療第二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