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艷,孔德東
(牡丹江友搏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牡丹江157013)
原材料天麻、丹參提取工藝研究
韓春艷,孔德東*
(牡丹江友搏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牡丹江157013)
以水為提取溶劑,以丹酚酸B的提取率以及出膏率為評價指標,實驗比較水煎煮回流法,滲漉法和超聲提取法對丹參酚酸類物質(zhì)的提取率的影響,優(yōu)選確定采用超聲波輔助法提取丹參酚酸類物質(zhì)。以丹酚酸B的提取率以及出膏率為評價指標,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測定,通過單因素法和正交法實驗考察固液比、溫度、時間、提取次數(shù)等因素的影響,優(yōu)選出丹參酚酸類物質(zhì)的最佳超聲提取工藝條件為超聲輔助提取20min,加入20倍水,超聲溫度控制在80℃。連續(xù)提取2次,該提取工藝中丹酚酸B的轉(zhuǎn)移率達到95%以上,出膏率為48.81%。通過實驗比較發(fā)現(xiàn)該法與常規(guī)熱回流法的單次出膏率分別為40%和70%左右,表明超聲提取法在保證高提取率的前提下明顯的降低了雜質(zhì)的溶出。
天麻;丹參;天麻素;丹酚酸B;浸膏率
天麻(GastrodiaelataBl.)的主要有效成份天麻素,丹參(SalviamiltiorrhizaBunge)的主要有效成份丹參酚酸、丹參素、原兒茶醛等,皆為水溶性成分。天麻注射劑可擴張動脈血管,加快血流量,天麻湯能抑制血小板粘聚,對抗血栓形成[1];丹參的水溶性提取物丹參注射液已廣泛應(yīng)用于臨床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由于天麻、丹參的水提浸膏率過高,需醇沉后采用水提。
本提取工藝研究中采用了超聲波低溫提取的方式,利用超聲波在液體介質(zhì)中傳播的特性和“空化效應(yīng)”[3],低溫情況下就可以將有效成份從藥材中提取出來。
1.1 吸水率考查
將稱好的天麻和丹參藥材用水浸泡至潤透心,過濾掉多余的水分,稱藥材重,測得吸水率為318%±0.53%(n=3)。
1.2 提取條件的優(yōu)選
1.2.1 以浸膏得率和天麻素提取率、丹酚酸B提取率為考查指標,采用正交實驗對超聲提取條件進行優(yōu)選。
1.2.2 因素水平表
表1 因素水平
1.2.3 正交實驗。按表2,用L9(34)安排實驗,稱取9份樣品,每份含天麻粗顆粒40.0g+丹參粗顆粒100.0g,浸泡30min后提取,提取液離心,上清液定容至2500mL[2]。
1.2.3.1 浸膏率的測定:吸取20mL置于干燥至恒重的蒸發(fā)皿,水浴蒸干溶媒,105℃烘3h,干燥器中放涼,迅速稱定。測浸膏率,結(jié)果見表2。
1.2.3.2 天麻素含量的測定:照中國藥典附錄ⅥD高效液相法及質(zhì)量標準項下測定。結(jié)果見表2。
1.2.3.3 丹酚酸B含量的測定:照中國藥典附錄ⅥD高效液相法測定。流動相:甲醇-乙腈-水-甲酸(30∶10∶59∶1),檢測波長281nm。結(jié)果見表2。
由上面的分析中得出,對浸膏率的影響次序為溶媒量>提取溫度>提取時間,但是這3個因素對浸膏率的影響沒有顯著性差異(F<9),最佳工藝為A2B2C1;對天麻素提取率的影響次序為溶媒量>提取時間>提取溫度,這三個因素對浸膏率的影響也沒有顯著性差異(F<9),最佳工藝為A2B2C3。對丹酚酸B提取率的影響次序為提取溫度>提取時間>溶媒量,其中提取溫度的影響具有顯著性(F<19),溶媒量和提取時間沒有什么影響(F<9),最佳工藝為A2B2C3。由于溶媒量、提取溫度、提取時間對浸膏量、天麻素提取率影響不顯著,考慮到丹酚酸B、天麻素有效成分指標的重要性,綜合考慮,優(yōu)選工藝為A2B2C3,即10/8倍量水,55℃提取2次,每次40min。
表2 正交實驗及結(jié)果
注:1.粗顆粒的粒徑為3~10mm;2.天麻提取率以每克天麻生藥材中提取出的天麻素的量來計[4];3.丹酚酸B提取率以每克天麻生藥材中提取出的丹酚酸B的量來計[5]。
表3 浸膏得率方差分析
表4 天麻素提取率方差分析
表5 丹酚酸B提取率方差分析
稱取天麻40.0g+丹參100.0g,粗顆粒(3~1mm)、切片(1~3mm厚)各3份,按優(yōu)選工藝提取,定容2500mL;藥渣再8倍量水提40min,定容1000mL。
2.1 浸膏率的測定
各吸取20mL置于干燥至恒重的蒸發(fā)皿,水浴蒸干溶媒,105℃烘3h,干燥器中放涼,迅速稱定。測浸膏率,結(jié)果見表6。
2.2 天麻素的測定
照中國藥典附錄ⅥD高效液相法測定。結(jié)果見表6。
2.3 丹酚酸B含量的測定
照中國藥典附錄ⅥD高效液相法測定。流動相:甲醇-乙腈-水-甲酸(30∶10∶59∶1),檢測波長281nm。結(jié)果見表6。
3次平行實驗驗證結(jié)果顯示結(jié)果一致,表明優(yōu)選工藝可行;粒度考察結(jié)果表明,用粗顆粒提取較切片略好,但二種粒度差異不大,皆適于生產(chǎn);第3次提取考察顯示第1、2次基本提取完全,不用提取第3次。
表6 工藝驗證、粒度及第3次提取考察結(jié)果
[1]范士忠.天麻的藥用[J]. 東方藥膳,2006(10).
[2]肖波,胡開治,劉杰,等. 蜜環(huán)菌菌種分離新法——天麻組織分離法[J]. 微生物學通報,2006(3).
[3]葉勇.丹參有效成分分離的研究進展[J/OL].藥品評價,2005(2):118,146-148. doi:10.3969/j.issn.1672-2809.2005.02.018.
[4]伍振峰,何偉,馬建春.天麻中天麻素含量測定方法改進的研究[J].中成藥,2009(6).
[5]蘇酩,苗建武,田景振.丹參有效成分的提取純化研究[J].齊魯藥事,2010(9).
2015-03-05
韓春艷(1985-),女,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藥品生產(chǎn),E-mail:hcy@ybyy.com;*通訊作者:孔德東(1983-),主要從事藥品生產(chǎn),E-mail:kdd@ybyy.com。
R284.2
A
DOI.:10.13268/j.cnki.fbsic.2015.0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