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丹
(作者單位:天津師范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
諜戰(zhàn)劇的“偶像化”傾向
——《偽裝者》在諜戰(zhàn)劇發(fā)展歷程中的新突破
黃丹丹
(作者單位:天津師范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
電視劇《偽裝者》以扎實的情節(jié)設計,復雜的人物關系和具有家國情懷的感情線索為其正劇主題打下基礎,又成功吸納了偶像劇的元素,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演員服化道的挑選、情感段落的書寫上都各具特色,最終形成了獨特的偶像諜戰(zhàn)劇風格,給諜戰(zhàn)劇類型化的豐富和細致等方面都帶來了新的突破。同時,也為各類型劇之間的融合,探索新的電視劇類型做出了重要嘗試。
諜戰(zhàn)??;偽裝者;偶像元素
與《潛伏》當中以孫紅雷等實力派為主的演員陣容不同,《偽裝者》在演員的選擇上沒有堅持以往諜戰(zhàn)劇常見的硬漢、英雄的選拔標準,而是使用了胡歌、靳東、王凱三位頗具偶像氣質的男演員,作為劇中主演“明家三兄弟”的扮演者。值得一提的是,劇中“明樓”這一角色的五重設定,對演員演技要求極高,靳東的表演張弛有度,較好地把握了劇中人物的性格;由王凱扮演的明誠絕對忠誠,外表俊美,戲外曝光度也不斷提升;而胡歌首次嘗試諜戰(zhàn)劇的表演,更是為本劇早在播出以前就攢足了話題點。
前期宣傳時,《偽裝者》早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網(wǎng)絡中制造了一批營銷爆點,取得了較高的關注度和討論熱度,“樓誠”一度成為微博熱搜話題,而胡歌復出后的轉型之作也引來了粉絲的追捧。三位年輕偶像演員的加盟,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削減了正劇的藝術效果,但由其帶來的鐵粉關注,為本劇在收視率上博得了傲人的戰(zhàn)績。
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明臺”這一角色的成長幾乎是天才式的,劇中刻意削弱了對明臺從一個軍事菜鳥到軍事天才成長過程的描繪,幾乎僅用幾個簡單的蒙太奇鏡頭就交待了這一過程,而“富人家庭”“軍事奇才”等偶像劇男主光環(huán)式的標簽,都將“明臺”這一角色的設定極度的偶像化。
“明樓”和“明誠”的塑造亦是如此,隨著劇情的不斷推進,懸念和謎底的不斷揭開,“明樓”的真實身份逐漸浮出水面,日偽、軍統(tǒng)、中共情報組組長等多重的設定將這一人物徹底神化。“明誠”的忠誠與機智也缺少更有力的交代和鋪墊,偶像化、完美化的主角人格,這樣的塑造方式在其他經(jīng)典諜戰(zhàn)劇中是難得一見的,這也成為了本劇偶像化的鮮明特征。
在服化道的設計上,西裝、禮服和旗袍等出現(xiàn)的頻率遠遠高于軍裝本身,雖然在敘事類型上定義為諜戰(zhàn)劇,但演員妝容、服裝中的時尚元素被大大強調,于曼麗、汪曼春和明鏡的精致洋妝,明家三兄弟的西裝、風衣,比部分正統(tǒng)偶像劇還要精致,對比同類型的諜戰(zhàn)劇,本劇的服化道的確是“好看”極了。
這些時尚元素的添加雖然也給本劇在人物邏輯、情節(jié)設置上制造了阻礙,但其華麗、精致的包裝,卻形成了《偽裝者》特有的時尚諜戰(zhàn)的標簽。
在抒情段落的處理上,升格鏡頭的使用,疊化的剪輯方式,梅花、雪景等意象疊加,都將本片的感情色彩渲染的極度艷麗。諜戰(zhàn)劇中對于感情線索的描寫通常是作為英雄故事的一個性格補充,在本劇中的功能同樣也是如此,但《偽裝者》中抒情段落的表達相對更具有浪漫主義色彩:除夕夜,明臺和程錦云在雪里摘梅的情景意味濃烈。
而英雄男主和多女主的搭配,同樣在劇中有所表現(xiàn),不管是程錦云對明臺的單純守護,還是于曼麗對明臺的熱烈等待,抑或是汪曼春對明樓的愛之生恨,這些感情線索都進一步為本片的偶像化風格筑建基底。
長久以來,諜戰(zhàn)劇中懸念、英雄情結、槍戰(zhàn)等元素的存在,始終將諜戰(zhàn)劇的主要收視群定位在男性觀眾身上,這幾乎牢牢限制了諜戰(zhàn)類型劇的發(fā)展,而在《偽裝者》中,一系列偶像元素的添加,為諜戰(zhàn)劇這一類型俘獲了女性群體的青睞。
《偽裝者》中符合女性想象的完美男主角及敢愛敢恨的女性形象,都極大地滿足了女性群體的收視喜好;對愛情細節(jié)的放大和渲染,抒情段落的刻畫和描繪也彌足了女性審美對本劇在戲劇沖突和情節(jié)敘事上不夠嚴謹?shù)目燎蟆?/p>
《偽裝者》在強調諜戰(zhàn)元素本體的同時,對于女性話語的表達,同樣給予了大篇幅的書寫,相比女主角程錦云,于曼麗和汪曼春對于愛情的守望則顯得更加動人,于曼麗明知明臺心有所屬,依然守候一旁,最后為明臺而死令人唏噓;而汪曼春對于明樓的愛不計代價,她在面對特務工作時表現(xiàn)出的殘忍與她面對明樓時的順從形成鮮明的對比。相比男性觀眾,女性觀眾的思維方式更加感性,這兩個女性角色的塑造和表達是《偽裝者》在“男色”審美之外,為女性觀眾奉上的另一份誠意。
以上一系列偶像化元素的使用,為本劇帶來了超高的收視率和關注度。同時,《偽裝者》的首播是在湖南衛(wèi)視,其收視群體主要是青少年和年輕女性觀眾,平均破2的收視率穩(wěn)居當月電視劇收視率的榜首毫無懸念。偶像元素在諜戰(zhàn)劇中的使用是本劇的一大新突破,這一嘗試也為主旋律電視劇的創(chuàng)作帶來了新的啟示:偶像和諜戰(zhàn)并非絕緣,二者的平衡與交織同樣可以在滿足諜戰(zhàn)劇主旋律訴求的同時,為諜戰(zhàn)劇市場化、商業(yè)化的發(fā)展帶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