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彥
浪漫,是富有詩意,充滿幻想的。情懷,是一種心境。文學中的浪漫情懷側重表現(xiàn)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創(chuàng)作的首位,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超越現(xiàn)實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比如,屈原、李白、拜倫、雪萊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鮮明的浪漫情懷。而在中國現(xiàn)代作家里,最具有浪漫情懷的當屬徐志摩。
徐志摩,1921年始作新詩,他繼承了英國浪漫派側重感情、歌頌自然、制造幻異的特點,全盤接受了個性解放的思想。他美化自己憧憬的世界,也永遠地活在了自己理想中的世界。
一首《再別康橋》,不知迷醉了多少人,人們陶醉在他浪漫的情調中,久久不能平靜。里面的字句,風格輕快,帶有異國的浪漫情調,詞句間充滿節(jié)奏感。“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是他最為膾炙人口的一句,也似乎預示了他富有浪漫傳奇色彩的匆匆一生。在他的其他詩作中,也能夠深深地感受到他富有詩意、充滿幻想的情懷。比如,他的《黃鸝》中的詩句:“等候它唱,我們靜著望,/怕驚了它。但它一展翅,/ 沖破濃密,化一朵彩云?!痹俦热纾囊皇讗矍樵姟段矣幸粋€戀愛》中的詩句:“我有一個戀愛;/ 我愛天上的明星;/我愛它們的晶瑩;/人間沒有這異樣的神明?!彼暮芏嘣姼瑁从沉怂膱?zhí)著與浪漫,甚至還有些許苦澀。他執(zhí)著地沉浸在自己的浪漫世界里,他像一朵彩云,永遠活在遠離人間的另一個彼岸。
但是,古往今來,浪漫的人往往因為浪漫而注定了悲劇的人生。生活中,他做了“中國的第一個離婚男人”,“不顧世俗的看法,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與張幼儀離婚,苦苦追求著他乞求的半個靈魂——林徽因”。而與陸小曼的結合,是他在浪漫主義思想的指導下,與三綱五常、道德人倫的對抗行為,他深深體會著重壓下的痛苦。但是,這三段愛情都以悲劇告終,就連去世都是為了去聽心愛之人的演講,一個苦苦追求浪漫的人,就這樣在愛恨纏綿中永遠留在了天空。而藝術上,在康橋溫馨典雅的文化環(huán)境中,徐志摩的思想與生命活動,已經(jīng)與當時整個中國社會相去甚遠,這就注定了他的理想悲劇。面對軍閥的屠戮、社會的污穢、政治的無恥等,詩人已經(jīng)無法冷靜?,F(xiàn)實生活的嚴峻使他奔波,使他苦悶、怨毒、憤怒、惶恐。于是,他寫下了“黯淡是夢里的光輝”、“這是一個懦怯的世界”等詩句。在那個黑暗復雜的世界里,他單純浪漫的信仰承受不起。
可以說,浪漫情懷是徐志摩詩歌及人生的內核,盡管他也因此而備受苦難,行色匆匆。但是,他的才情卻因為這悲劇性的浪漫而永放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