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火強 譚放軍 弭寶彬
湘粉1號是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最新選育出的、耐低溫弱光粉紅色番茄新品種,適宜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種植,保護地春提早和露地春季或秋延后均可栽培,特別是南方設(shè)施越冬(或早春)栽培及高山越夏長季節(jié)栽培,能持續(xù)生長8~10個月。
無限生長型,株高147 cm,開展度67 cm×68 cm,第1花穗著生于6~7節(jié),花穗間隔3~4節(jié),每花穗5~6 朵花,坐果 2~4 個,6~8 個心室,果粉紅色、縱徑6.6 cm、橫徑7.7 c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2%。早熟性突出,葉片稀疏、葉量中等、產(chǎn)量集中,低溫弱光下坐果能力強,果實膨大著色快;商品性優(yōu)良,果型整齊,單果質(zhì)量300 g左右;果面光滑發(fā)亮,基本無畸形果和裂果,果皮厚,貨架自然存放時間長,酸甜適中;高抗番茄病毒病、晚疫病,青枯病發(fā)病率低,露地栽培日灼病較輕。
長江流域春季栽培一般11月上旬至翌年1月下旬播種,溫室或塑料大棚育苗,每667 m2用種量40~50 g。播種前,用 55℃溫水浸種 10 min,冷卻后用10%Na3PO4或100 mg/kg農(nóng)用鏈霉素液浸種20~30 min。苗期增施1~2次稀糞水加復(fù)合肥,控制溫濕度,濕度大時撒干細土或草木灰、通風換氣。注意煉苗防徒長,2月假植1次。
宜選擇排灌方便的砂壤土,忌與茄科作物連作;間作3年以上為好。整地前,三溝配套,增強排灌力,防澇抗旱。整地時,底層土可大如碗,以增強透氣透水性,上面土可細一些,以利幼苗成活。作寬0.7~0.8 m 的龜背形畦,畦包溝寬1.2 m,然后覆膜。雙行定植,行株距0.35 m×0.35 m,667 m2穴施腐熟豬糞5 000 kg或腐熟餅肥100 kg,磷、鉀肥各50 kg,鋤勻。選晴天定植,防止根肥相接觸,以防傷根。
定植后及時檢查成活率和補苗;第一批果坐穩(wěn)后到第一次采收前,一般每667 m2每次施腐熟人畜糞500 kg,另外可配合中耕穴施復(fù)合肥10 kg;每次采收后,每667 m2每次施腐熟人畜糞1 000 kg、復(fù)合肥20 kg,必要時加尿素10 kg。定植后久雨土壤板結(jié),及時中耕除草以利根系生長,減輕病蟲為害、增強株間通風透氣性;前期注意打側(cè)枝、老葉,封行前后,結(jié)合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增強抗旱力。
①苗期 蟲害一般為小地老虎和螻蛄,可人工捕殺。病害主要為防猝倒病、灰霉病、立枯病和漚根,應(yīng)加強床土和種子消毒,控制播種密度,培育壯苗,增強抗病力;發(fā)病后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銅銨合劑(1∶65∶1 200)噴施。
②成株期 病害主要有青枯病、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主要是對種子消毒,用2.5%溴氰菊酯乳油500倍液或20%三氯殺螨醇液800~1 500倍液防治蚜蟲;青枯病,防漬水、控制溫度、增強通氣性,雨水多時撒生石灰或用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劑6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 500倍灌根。及時清除病害植株、果實以及殘枝落葉等,帶出田外銷毀。
堅熟期,果面有3/4面積轉(zhuǎn)成粉紅色時及時采收。剔除畸形果、空果、病蟲果,清除果面污漬,保持果面清潔。按規(guī)格質(zhì)量標準分級,定量、整齊擺放于硬塑箱內(nèi),及時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