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西偉 姚景濤 趙金龍
(中國黃金集團夾皮溝黃金礦業(yè)公司二道溝礦技術室 吉林樺甸 132411)
實行坑鉆結合加快礦山探礦步伐
■佟西偉 姚景濤 趙金龍
(中國黃金集團夾皮溝黃金礦業(yè)公司二道溝礦技術室 吉林樺甸 132411)
我礦成立礦山坑內鉆機隊后,廣泛開展坑內金剛石鉆探,配合坑道進行探礦工作。通過近幾年的鉆探生產實踐,坑內金剛石鉆機在礦山升級探礦,加快探礦工程進展方面取得較好的地質效果和明顯的經濟效益。本文將從地質概況、坑鉆結合的好處與經濟效益方面進行闡述,以供同行參考。
地質概況坑鉆結合
近幾年的鉆探生產實踐表明,探礦作業(yè)過程中廣泛開展坑內金剛石鉆探,配合坑道進行探礦工作可加快探礦工程進展方面取得較好的地質效果和明顯的經濟效益。
筆者隨機走訪發(fā)現(xiàn),在吉祥寺村沒有剩余勞動力,村民個個有錢賺,不少70多歲的老人都在賺“香菇錢”。在品源食品有限公司車間內,百余名工人在生產線上忙碌,公司總經理羅圓說,為了趕訂單,工人三班倒,日夜不停工。
據(jù)12-15年統(tǒng)計坑內鉆探總進尺4231米共獲遠景地質儲量6.1萬噸,金屬量881公斤。探礦成本達300元/米左右,比坑道探礦成本降低390元/米左右,更主要利用小鉆代替了大量坑道探礦,加快探礦步伐,縮短了探礦周期,為礦山生產提供了地質依據(jù)。
(1)通過對試驗過程中試件的破壞過程及應力應變曲線分析:單軸壓縮條件下,鹽巖的破壞以剪切破壞為主;鹵水飽和鹽巖更容易發(fā)生破壞,且破壞程度大于天然狀態(tài)下的鹽巖,含有泥巖夾層的鹽巖試件破壞程度變大;
下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礦區(qū)出露的地層是太古代鞍山群古老變質巖系,主要巖石是各種片麻巖,按混合巖化程度的強弱可分為斜長片麻巖,注入片麻巖,注入片麻巖及混合片麻巖。其巖石硬度系數(shù)為10-12級(堅固性系數(shù)或普氏系數(shù))。
礦區(qū)位于吉林省東南樺甸縣境內。大地構造位置處于天山----陰山東西構造帶的東端中朝準地臺遼東背斜上,與北東向張廣才嶺的交匯處。礦區(qū)位于吉林褶皺帶輝發(fā)河斷陷帶東南,處于地殼穩(wěn)定與活動地帶的相接處,有利于各類金屬礦產的分布。
金礦床主要工業(yè)類型是含金石英脈型。含金石英脈主要賦存在斜長片麻巖和注入片麻巖中,多發(fā)育在片麻巖構造裂隙中。礦脈呈脈狀、細脈及侵染狀產出,其形態(tài)呈脈狀體、復脈體及偏豆體等。延走向均呈尖滅再現(xiàn)、分之復合、膨縮變化大等特征。主要的金屬礦物有自然金、黃鐵礦、黃銅礦、方鉛礦,其次還有閃鋅礦、白鎢礦及赤鐵礦和磁鐵礦等。主要的脈石礦物有石英及方解石等。礦體上下盤圍巖均受變質熱液作用影響,有明顯的蝕變現(xiàn)象,由于地質構造應力的作用,致使在圍巖中有明顯的構造扭動與折曲現(xiàn)象。礦體走向多呈北東、北東東向、少數(shù)為北西向、南東傾斜、傾角60-80度不等,屬于陡傾斜礦體。礦脈厚度為0.30-15米不等,其走向延長600米,傾斜延深1365米不等,呈中等規(guī)模。金(Au)平均品位12克/噸,最高達316克/噸。
運動可刺激生長激素分泌,青少年經常從事體育運動,能促進骨生長,使骨骼變長,橫徑變粗,骨密度增加,使遺傳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有研究顯示運經常運動的青少年要比不運動的青少年平均高2~3厘米。
2012-2015上半年坑內鉆施工情況
我礦目前地質資源緊張,特別可供礦山工業(yè)利用的儲量很缺乏,迫使礦山生產規(guī)模逐年縮小,生產與地質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為了維持現(xiàn)有生產能力,每年必須在探礦上下功夫,2010年前以坑探為主,每年承擔各種探礦任務4000-5500米左右。2010年后小鉆配合坑道完成各類探礦任務達5500-6000米左右??拥捞降V方式,速度慢,比探礦成本高(300元/米),地質成果不顯著,為了改變探礦方式我們采用了坑鉆相配合的探礦方式,對原來坑道探礦工程放大網(wǎng)度,利用水平鉆孔代替部分坑探工程,也同樣達到地質控制的目的,盡快在探礦上打開一個新局面。
經過近三年的鉆探生產實踐,我們深深的體會到坑鉆結合,在礦山探礦中解決不少地質問題,收到良好的地質效果和經濟效益,具體有下列好處:(1)坑探與鉆探是當前礦山唯一的二種探礦手段,實行坑探結合是最合理,最經濟的。特別對于資源危機,坑探任務大的礦山,用鉆探代替坑探,采用坑探結合進行探礦,在降低探礦成本上收到良好的經濟效益。例如我們控制一個長40米、40-45米段高的采礦場,投入坑探工程160米,探礦費用達7.8萬元。采用坑探結合、用水平鉆孔代替部分穿脈及天井中川、坑道只需投入70米,鉆探150米,探礦總費用7.23萬元比單純用坑道探礦降低0.57萬元(僅一個礦快)、如果一個中段有6個礦塊,節(jié)約探礦費3.23萬元,由此可見、坑鉆結合在降低探礦費用上,經濟效益是非常明顯的。(2)坑內金剛石鉆機目前全部使用小口徑人造金剛石鉆頭,具有耐磨、鉆進高、速度快等優(yōu)點,巖(礦)芯采取率均達到地質要求、收到預期的地質效果。(3)利用坑內小鉆探礦、優(yōu)點多、使用靈活、輕便、可以任選360度范圍內開展探礦、能最大限度滿足地質設計要求、實現(xiàn)預期的地質效果。(4)利用坑內小鉆探礦、為進一步坑探提供依據(jù)、特別對于地質情況不請、又有重大地質疑難地段、先投入鉆探工程、待查清后、在投入坑道工程、這樣就不能造成盲目施工坑道、減少工程的浪費、這在經濟上是比較先進合理的。(5)對某一個含礦地段做針對性評價是,要投入一定數(shù)量的探礦工程堅持最少的探礦投資,以達到最大的地質效果、采用坑內鉆配合坑道就能達到上述目的、從目前礦山探礦來看、坑鉆結合是一項比較先進合理的探礦方式。(6)利用坑內小鉆、對于查明不連續(xù)礦體、形態(tài)變化復雜礦體、采用不同方位的水平扇形孔進行控制、就可以查明其礦體形態(tài)、產狀及其規(guī)模情況。(7)利用坑內小鉆,對于各種復雜地質巖石坑道進行地質找礦工作、都能較好完成工作。
綜上所述、坑探結合是當前礦山比較先進合理的探礦方式、在縮短周期、節(jié)省探礦資金、解決地質問題等方面、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生產實踐使我們深深認識到、坑內金剛石鉆探是我們礦山在探礦工作中有利助手、無論從經濟效益、地質效果、還是在解決地質問題上、都是切實可行的。坑內金剛石鉆機無論在性能上還是在施工中。它的性能穩(wěn)定可靠、具有鉆進速度快、效率高、好操作、易維修、價格低、巖礦芯采取率較高,能滿足地質取樣的要求。為礦山生產解決了很多實際的地質問題,這也完全肯定了坑內金剛石鉆機在礦山探礦中使用的實際意義。雖然我們在在工作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是我們經驗還是不多。無論從鉆探管理上還有鉆進效率上與我國較先進的礦山來比,還是落后還是有差距的、但是我們要以夾礦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趕超的精神。所以我們要加倍努力學習、奮起直追以不斷提高我們鉆探工作質量、及鉆探工作水平。讓坑內金剛石鉆機發(fā)揮其更大的作用。為今后我們礦山地質找礦工作、增加資源還要多做更大貢獻。
[1]吳繼敏,1989,工程地質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朱志澄,1989,構造地質學,地質出版社.
[3]候德義,2006,礦山地質學,地質出版社.
[4]夏邦棟, 1995,普通地質學,地質出版社.
[5]朱家珍, 1986,找礦勘探地質學,地質出版社.
P624[文獻碼]B
1000-405X(2015)-1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