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帥華 馬愛萍 張馨心 蔣衍 王宇
(北京兒童醫(yī)院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北京 100045 )
?
極低出生體重兒胃腸減壓效果與胃管置入長度的探討
謝帥華 馬愛萍 張馨心 蔣衍 王宇
(北京兒童醫(yī)院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北京 100045 )
極低出生體重兒;胃管;胃腸減壓;護理
Very low birth weight;Stomach tube;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Nursing
近年來,我國早產兒的出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由5%上升為8.1%[1]。極低出生體重兒由于賁門括約肌松弛[2],胃容量小,消化功能弱,易發(fā)生嘔吐、腹脹,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發(fā)病率高。持續(xù)胃腸減壓是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NICU)針對極低出生體重兒采用的一項常用的護理操作技術,減壓效果直接影響其病情進展、住院時間、甚至預后。由于極低出生體重兒體表發(fā)育不成熟,前額發(fā)際模糊不清,采用前額發(fā)際到劍突的體表測量不能準確判斷胃管置入深度;故本研究采用鼻尖和外耳廓的體表測量標志置入胃管,以探討適合其胃腸減壓時留置胃管的深度,為臨床護理提供理論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入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NICU)發(fā)生腹脹、嘔吐及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需要胃腸減壓的極低出生體重兒60例。男32例,女28例,體質量≤1 500 g,平均年齡6 d。入選標準:(1)胎齡29~32周。(2)體重≤1 500 g。排除標準:消化道畸形;因家屬放棄治療、死亡、胃管留置不足3d者。 根據(jù)患兒入院的先后順序編號,將入選的60例患兒按隨機數(shù)字表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
1.2 方法
1.2.1 胃管置管方法 采用同一公司生產的德爾醫(yī)械DRW型6號胃管,由參加此次研究的統(tǒng)一培訓的小組成員完成操作,置管程序參照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第3版《護理學基礎》[3]。
1.2.2 留置胃管長度 觀察組采用鼻尖到外耳廓中部的2倍距離的長度。抽到胃內容物后,用3M粘著性棉布伸縮膠帶剪成“工”字形固定于上唇中部,連接引流裝置進行胃腸減壓。對照組按教科書(常規(guī))置入胃管方法即前額發(fā)際到劍突的距離長度,抽到胃液后進行胃腸減壓,并記錄。兩組均按病情及醫(yī)囑給予間斷或持續(xù)胃腸減壓,減壓期間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
1.2.3 觀察指標 (1)兩組置管后第1~3天引流量。(2)胃腸減壓前3 d統(tǒng)計嘔吐例次及發(fā)生率。(3)留置胃管的天數(shù)。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留置胃管長度 留置胃管長度經胸片確認位置后測量,對照組的30例為13 cm,觀察組的30例為15~16 cm,比常規(guī)置入胃管長度增加了2~3 cm。
2.2 置管后1~3 d胃腸減壓效果比較 見表1。
mL
mL
組別例數(shù)引流量第1天第2天第3天觀察組3043.5±7.131.7±4.724.8±6對照組3038.6±6.226.4±5.819.2±5t-2.21-3.01-2.75P<0.05<0.05<0.05
2.3 兩組患者嘔吐發(fā)生率及胃腸減壓時間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嘔吐發(fā)生率及胃腸減壓時間比較
目前,極低出生體重兒胃腸減壓時留置胃管具體插入深度無精確數(shù)據(jù)。 新生兒食管起端的位置比成年人高3個椎體[4],門牙至胃入口的長度為16~20 cm[5]。胃管置入過淺,前端到達賁門,胃內容物因重力作用積在胃大彎,并由于胃的生理性蠕動,胃內容物被推到幽門而排入腸道,這時就會出現(xiàn)間斷引流或沒有胃液引出的現(xiàn)象,護士需要反復調整胃管,既增加工作量,又極易損傷極低出生體重兒的胃黏膜,增加感染幾率。胃管置入過深,胃管前端在胃內打折或扭曲,又不能有效地引流出胃內容物。本研究采用的胃管置管深度,經胸片確認為15~16 cm。
本研究顯示,極低出生體重兒胃腸減壓時采用鼻尖到外耳廓中部的2倍距離長度,留置胃管前端在胃竇部,引流通暢,嘔吐次數(shù)減少,胃腸減壓效果好,且不受患兒體位改變的影響;而對照組胸片顯示留置胃管在胃賁門上部,引流常出現(xiàn)間斷,引流量不多,并受患兒的體位影響,不能有效地進行引流和胃腸減壓。故我們認為對低出生體重兒行胃腸減壓時,采用鼻尖到外耳廓中部的2倍距離為宜。
[1] 邵肖梅,葉鴻瑁,邱小汕.實用新生兒學[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59-60.
[2] 張巍,童笑梅.早產兒醫(yī)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87.
[3] 殷磊.護理學基礎[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66.
[4] 廖亞平.兒童解剖學[M].上海:上??萍汲霭嫔纾?987:117.
[5] 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實用新生兒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488.
謝帥華(1971-), 女 ,北京 ,本科,主管護師 ,從事兒科護理工作
R472,R473.72
B
1002-6975(2015)12-1123-02
201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