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中材裝備重型機械有限公司 (江蘇 221131) 朱 賀 宋雪潔
TRM立磨一體型中殼體制作工藝
■徐州中材裝備重型機械有限公司 (江蘇 221131) 朱 賀 宋雪潔
摘要:TRMC23.3煤立磨中殼體結構特殊,在一般大型鏜床上加工困難。采用新型制作工藝對其進行加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類似結構立磨的制作提供了借鑒。
我公司承接了某堅固水泥項目TRMC23.3煤立磨訂單,此立磨在消化、吸收日本宇部立磨結構的基礎上進行了國產化改進,立磨中殼體與加壓搖臂軸承座為一體型結構(見圖1),此種中殼體對加工制作工藝提出了新的要求。
圖1 中殼體結構
此中殼體具備軸承安裝精確方便,現(xiàn)場搖臂找正、安裝工藝簡單,中殼體整體剛性較好等優(yōu)勢,但是也存在加工工藝較復雜的問題,尤其是軸承座當中軸承位的鏜孔是整個問題的核心。
經過認真分析,可以將此結構分為由上殼體3、密封門1組成的上殼體組件部分和由軸承蓋4、軸承座5、底板2及下殼體6組成的軸承座組件部分,采取兩部分分別制作加工、合體焊接組裝的工藝方案。
下半部軸承座組件為整體式結構,由于尺寸較大,超出我公司最大鏜床SKODA―W200H落地鏜床加工范圍(鏜桿有效伸長2 000mm、回轉臺2 000mm×2 000mm,方滑枕有效伸出1 600mm),因此必須采取新的鏜孔工藝方案。
作為焊接件的上殼體組對時,經復核各尺寸無誤后,在內部上、中、下采用熱軋槽鋼制作米字形防變形支撐,下端支撐注意避讓軸承座及讓出磨盤位置,然后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藝進行整體焊接制作。
密封門加工、組對時需要注意的是與上殼體把合聯(lián)接部分一定要與上殼體配鉆連接孔。
以上各件焊接完畢后,用螺栓組件把合成一體,進入下道待組對工序。
(1)下料組對、加工:①將軸承座與軸承蓋分別銑哈夫面,配做定位銷孔及聯(lián)接螺孔,然后使用圓錐銷和螺栓組件將其裝配成一體,整體銑下平面及兩側面至尺寸,做出腰線A–A和中心線B–B、C–C(見圖2)并作出樣沖(待組對時找正、定位用),然后粗車內孔,單邊預留10mm,深度預留5mm加工量。②將底板、軸承座組件按照圖樣尺寸劃線后組對焊接成一體(見圖3),重點保證基本尺寸1 900mm(中心線B–B距圓心距離),每個軸承座組件之間使用槽鋼加固,做好防變形支撐。③立車上找正軸承座組件,車底板的下平面及軸承座的上平面,之后做出B–B與
C–C在上平面的交點J(后續(xù)矯正用)。
(2)劃線分割:①按圖3所示劃等分線并在等分處做出配對標記1–1、2–2、3–3,完畢后在等分處焊接定位鋼板塊。②在軸承座底板與定位鋼板塊、定位鋼板塊之間配做定位圓錐銷孔并插上內螺紋圓錐銷20mm×85mm (GB/T 118―2000),無誤后拆除圓錐銷。③按分割線用氣割將軸承座組件分割成a、b、c三部分,分割處作出雙面V形焊接坡口,之后清理氣割割縫。
(3)鏜孔加工:將分割后的軸承座放入鏜床固定(見圖4),以上平面找正工件,以加工好的底平面、中心線A–A、B–B為基準,使用鏜刀對兩端軸承座及密封位置圓孔進行粗鏜及精鏜加工,一定保證各孔使用鏜桿一次加工通過,保證各尺寸達到圖樣要求,尤其保證中心高度基本尺寸440mm,重點保證軸承位置的尺寸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圖2 軸承座(蓋)組件
圖3 分割、定位示意圖
(1)加工完畢后使用內螺紋圓錐銷20mm×85mm(GB/T 118―2000)將三件軸承座組對、定位,并測量軸承座上各處J點之間的尺寸是否有誤,無誤后在下殼體內做好防變形工裝,將軸承座組件a、b、c組對并焊接成一體。
(2)將組對完畢的軸承座組件與上殼體組件點焊成一體,檢驗各尺寸,無誤后采取合理焊接工藝及防變形措施將其焊接成一體,注意坡口處清根后焊接,最終完成中殼體制作。
圖4 軸承座組件鏜孔示意圖
按此工藝制作后,將搖臂裝置(含軸承)放入中殼體內試裝配,經測量各項尺寸均符合圖樣要求,取得了良好的實際效果。此項目立磨已經運行一年,經查各項參數反映均正常。
收稿日期:(201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