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楠
甜食時時刻刻都在誘惑著人們,大人都要不停地往嘴里塞甜食,孩子又怎能對甜食有招架之功呢?
其實在兒子三歲前,我從不給兒子任何甜食,他甚至不知道世界上還有糖果、巧克力。這得益于一位經驗豐富的德國醫(yī)生對我的忠告:“三歲之前不要給孩子任何甜食。一旦孩子嘗到了甜頭,將很難控制欲望,小孩身體器官還沒有發(fā)育強壯,過多的甜食攝入只會給身體造成負擔。”
我對醫(yī)生的忠告當然是不敢怠慢。要知道三歲之前兒子的吃喝拉撒全在我的掌控之中,“無甜食生活”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給他買食物,我會仔細看食品標簽;帶他去商場,必定繞開甜食的貨架;有時碰到鄰居朋友給兒子糖果,我笑瞇瞇地替他收下,回家就束之高閣。一定要記住盡量拖延寶寶嘗到甜味的時間,越晚越好!
當兒子進入幼兒園之后,甜食氣勢洶洶地“逆襲”了。慶?;顒又械奶枪?、小朋友生日會上的蛋糕等都讓他嘗到了“甜頭”。他的“更多、更甜、更快得到”需求迅猛增長!而且那時候也是孩子人生的第一逆反期,我自然就把甜食當做了“獎勵”,他吃甜食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頻率越來越高,牙齒開始長洞,體重超出正常范圍。
人一生下來就對甜味著迷,完全不吃甜食是不可能做到的,甜味帶給孩子愉悅的感覺,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點綴??梢驗槲沂悄赣H,我有責任讓孩子養(yǎng)成一個終生受益的吃甜食的好習慣。
為了讓兒子看清“甜食”的真實面目。我買了很多這方面的兒童圖書,讓他在白紙黑字中了解多吃甜食的壞處。我也會給他讀些關于甜食如何制作出來、如何致病的報道,慢慢地,他就知道了“甜食”雖好吃,但不能太迷戀。
我還經常帶他去看牙醫(yī)。牙醫(yī)每次檢查完牙齒之后都會講講甜食的壞處,叮囑兒子少吃糖,少喝含糖飲料,孩子對醫(yī)生總是有幾分敬畏的,每當我提醒他牙醫(yī)的告誡時,他就乖乖收手。而且檢查牙齒本身就不舒服,我就告訴他遠離牙醫(yī)的最好辦法就是少吃甜食。
對待甜食,制定有效的規(guī)則是必不可少的。我組織全家一起制定了關于“甜食”的家規(guī),包括:
正餐前不吃任何甜食,以免吃飽之后不再好好吃正餐了,睡覺前堅決不吃甜食;
只在飯桌上吃甜食,不可以在其它地方邊玩邊吃,弄臟屋子;
家里甜食只放在廚房,不許拿到各自的房間里“私藏”;
吃完甜食之后,馬上漱口,或者喝白開水,清潔口腔;
每人每天最多吃一次甜食。
家規(guī)對全體家庭成員都有約束力,我們指派兒子做“監(jiān)督員”,兒子自然將監(jiān)督大人當件樂事,與此同時,他也希望自己做好,爭取成為大人們的榜樣。其實孩子并不討厭遵守規(guī)則,只是希望大人和他一起平等地遵守規(guī)則而已。
控制甜食的購買量絕對是個修煉。說實話,每次逛商店,看到那些誘人的甜食,別說兒子,我有時候都會忍不住,但是我會警告自己:我辛苦賺來的錢為什么要換成不健康的食品咽到家人肚子里去呢?
家中沒有甜食,孩子嘴饞怎么辦?很簡單,自制甜食替代品。新鮮的水果做成漂亮有趣的拼盤;用果汁機將蔬菜水果打成果汁;吃各種健康的堅果、水果干;自己烘烤低糖餅干、蛋糕。當兒子習慣了家里“低糖口味”的飲食風格,他反倒覺得外面賣的甜食太甜,太膩。所以我絕對贊同“是媽媽決定了孩子的飲食口味,而不應該是出售甜食的商家”這句話。
大哭大鬧的時候給孩子塊糖果,能讓他很快安靜下來,但這明顯是“飲鴆止渴”。同樣,當孩子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比如摔跤了、挨罰了,如果家長立刻用“甜食”來作為轉移注意力的安慰劑,那么孩子不但沒有學到如何調節(jié)情緒,最糟糕的是,孩子從小就養(yǎng)成了“心情不好,甜食來疏導”的習慣。
讓“將甜食作為獎勵和安慰”徹底從生活消失吧。抽出更多的時間陪孩子讀書、下棋、玩各種游戲。當孩子忙著和父母一起玩耍的時候,是不會想到要吃甜食的。
親戚朋友會給兒子買甜食,我直接半開玩笑地告訴他們:“甜食不受歡迎,我家只歡迎書?!甭?,大家都不給兒子帶甜食而是帶書了。有時候趕上過節(jié),難免會得到很多糖果巧克力,我就讓兒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迅速把甜食消化掉,而不是放在家里,讓兒子長久惦記著。嘿嘿!
祝你幸?!ぷ罴议L2015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