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丹
(太原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山西 晉中 030600)
服裝設計中褶皺的多元化應用
程丹
(太原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山西 晉中 030600)
褶皺是服裝設計中最常見的工藝手法和造型語言,不同形式的褶皺具有不同的藝術效果。褶皺的多元化應用主要表現(xiàn)在服裝的款式、色彩和面料的變化上。靈活的運用褶皺可以實現(xiàn)設計的自然造型、豐富的層次美、肌理美和形式美感。
褶皺;服裝設計;多元化應用
當今社會,簡單的遮羞蔽體的時代早已遠去,人們對服裝的要求越來越高,功能性和裝飾性在服裝設計中同等重要。褶皺,作為一種極為常見的工藝手法和造型語言被大量的運用于服裝設計中,對褶皺的巧妙運用可以實現(xiàn)服裝從平面到立體,從單一到豐富、從呆板到靈動的有機轉變。無論是在古代、近代還是現(xiàn)代,褶皺始終作為一種重要的造型手法貫穿于服裝設計中。因此,研究褶皺的多元化應用對服裝設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褶皺的定義
談到褶皺,則需要將褶和皺分開來理解。在服裝設計中,褶和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可以一概全。所謂褶,簡單來講,就是依托于一定的面料和材質,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折疊所形成的紋路。所謂皺,就是在依托物表面進行有規(guī)律或無規(guī)律的揉搓等,使其表面形成一些有序和無序的痕跡。褶皺,就是一種用于服裝造型和豐富層次的設計語言,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兩者之間各有千秋。
(二)褶皺的種類
首先,褶按照其制作方法和所展現(xiàn)的效果可以分為活褶、死褶、正褶和反褶?;铖奘菍⒚媪线M行折疊,然后縫合其一端而任由另一端自然打開的褶,具有夸張、放射和流動的視覺效果,一般上衣背后的“活動褶”大多就是采取了活褶的結構。死褶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將折疊后的面料兩端均縫合,另一種則是用機器壓燙定形,根據(jù)折疊的寬窄、多少、厚薄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視覺效果,備受推崇的百褶裙的“褶”就是典型的死褶。雖然百褶裙只固定了面料的一端,看似是活褶,但是百褶裙的褶都是機器定型工藝的產(chǎn)物,褶不易消失和變形,因而它屬于死褶的范疇。正褶是將面料相向折疊于衣片外,視覺效果直觀且具有較強的體積感。反褶,顧名思義,就是將面料相向折疊于衣片里面,在正面只能看到折疊后形成的線條。這是表現(xiàn)服裝垂直線條延伸感的重要方法,特別是在人體走動時會使服裝產(chǎn)生運動感。其次,在服裝設計中,皺的形成主要分為自然和人工兩種方式。自然的皺是指面料在使用過程中所自然形成的紋路。而人工制作的皺一般是采取一定的工藝手法,例如堆砌或懸垂、抽線或隨意揉捏的工藝而形成。皺的重要本質特征就是隨意自然,靜中有動,動中有靜,體現(xiàn)了自由隨性的意境。褶則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二者結合,互通有無,相得益彰。
款式、色彩和面料是服裝設計的三大基本要素。對褶皺的靈活運用,可以極大地豐富服裝的款式、面料和色彩的變化,增加其形式美感和藝術感。
(一)褶皺在服裝款式上的應用
款式,即服裝的造型設計,廓形和外輪廓線的設計不僅表現(xiàn)了服裝的風格,也體現(xiàn)了人體美。服裝造型中的體,由面的排列和組合構成,是二維空間上升到三維空間的過程。面料的褶皺可以將平面的面料組合成立體的空間,從而實現(xiàn)服裝的立體造型。服裝中的褶皺結構隨著人體的結構和身體的起伏變化而變化。中國古代的服裝大多是平面化的裁剪,而隨著世界一體化的進程,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服裝開始學習運用褶皺來實現(xiàn)平面到立體的轉變,根據(jù)個體的具體情況來確定褶皺量的多少和松緊程度的設計。因此,在服裝設計中,合理的運用褶皺的多與少、大與小、橫與縱、動與靜,可以實現(xiàn)服裝的造型設計,達到藝術性與功能性的統(tǒng)一。褶皺應用在不同的部位,可以產(chǎn)生不同的藝術效果。有些服裝主要將褶皺運用于領部、袖部等,例如“荷葉領”,就是利用褶皺進行領部造型的典型代表。而有些服裝則是利用褶皺的排列組合來實現(xiàn)整體的造型設計,例如“蛋糕裙”的設計,就是利用褶皺的緊縮度,大小來進行排列組合的代表。2014年春夏巴黎高級定制時裝周殷亦晴(Yiqing Yin)推出了用褶皺打造的蛾蝶風情的系列服裝,此系列的服裝巧妙的運用褶皺來實現(xiàn)了服裝的結構和造型的變化。圖1中所示服裝為此系列中的一款,此款服裝成功地通過褶皺實現(xiàn)了服裝的廓形設計。沒有過于復雜的結構設計,設計師僅僅通過六塊面料的褶皺組合,便打造出了一款趣味感和藝術感十足的時裝。
圖1 2014春夏巴黎高制時裝周
(二)褶皺在服裝色彩上的應用
單一使用褶皺工藝根本無法從本質上改變服裝面料固有的色彩,但通過褶皺的折疊、反復和堆砌等塑造出的體積感卻能使面料產(chǎn)生深淺和明暗的變化。有些面料正反兩面的顏色反差極大,且啞光程度不盡相同,通過褶皺的處理可以極大的豐富色彩的變化。有些面料本身就具有豐富的圖案和顏色,但卻并不太適合于某些服裝的設計,而通過褶皺的則可以實現(xiàn)面料色彩的二次設計,保留想要的顏色和圖案。比如條紋圖案的面料,整齊規(guī)律的圖案給人一種規(guī)矩、嚴肅的心理效應,而通過褶皺的組合排列則可以輕易的打破原有圖案的排列組合,形成新的視覺效果,可以根據(jù)設計師的需要巧妙運用于服裝的各個部位。如圖2所示,此款服裝整體為白色,在白色的裙身領部布滿了一圈規(guī)律的活褶,層層疊疊的褶皺組合在一起,隨著人的走動,起伏跳躍,形成了生動活潑的明暗變化,在光線的作用下極大地豐富了服裝的層次感和跳躍性。單一的顏色也能產(chǎn)生色彩的變化,設計師可以通過褶皺的設計手法隨心所欲地設計作品所需要的層次變化。褶皺在服裝色彩上的應用看似微妙,卻能給設計帶來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
圖2 Juan Carlos Obando 2015春夏女裝秀
(三)褶皺在服裝面料上的應用
褶皺在服裝面料上的應用實際就是對面料進行二次改造的過程。通過抽褶、捏褶、皺褶、縮縫等工藝手法,改變面料原有的表面形態(tài),使其形成一定的肌理、浮雕和立體的效果。眾所周知的日本著名服裝設計大師三宅一生的“我要褶皺”系列的服裝就是模仿自然界一些生物的表面紋理,采用披掛、纏繞、機器壓褶定型等工藝手法使面料本身形成豐富的仿生肌理效果,三宅一生大師憑借此款褶皺系列被世人稱之為“褶皺大師”,其實早在三宅一生大師之前西班牙藝術家MarianoFortuny就設計了由細密的褶皺面料所制作禮服。褶皺從古至今,從西方到東方,一直都被設計師們所推崇,近幾年,褶皺仍然是服裝設計師所喜愛運用的設計手法。褶皺與面料關系密切,在不同纖維、不同組織結構、不同質感的面料上產(chǎn)生的褶皺風格迥異。2015年,Masha Ma以“我的花園,你的消亡”為主題的系列服裝設計,巧妙地結合并運用了不同種類面料的褶皺效果,如圖3所示,以珠光的絲綢面料抽出碎褶來實現(xiàn)衣袖的細節(jié)和造型設計,突出女性的浪漫和優(yōu)雅特性。此外,結合啞光的波浪活褶上衣搭配珠光面料的活褶包臀短裙,不同的面料,不同種類的褶皺組合在一起,形成了裝飾性十足的褶皺美感,使整體造型產(chǎn)生立體、肌理和動感的效果,在完善局部設計的同時豐富了服裝的視覺效應。
在服裝設計中,褶皺作為一種重要的設計手法和造型語言被廣泛的應用,從造型、色彩和面料三大基本要素的應用中實現(xiàn)服裝從平面到立體、從簡單到復雜、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的轉變。進入21世紀之后,人們對服裝的要求越來越高,開始趨向于追求個性化、趣味性、藝術性、舒適感和自由思想相結合的產(chǎn)物。褶皺從服裝設計的方方面面來對其造成影響,因此設計師一定要靈活掌握應用不同種類褶皺在不同的面料上的靈活運用和排列組合。
[1]孟少妮.褶皺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08(02).
[2]鐘娜娜.褶皺在服裝造型上的應用[J].輕紡工業(yè)與技術,2012(06).
[3]龔勤理.服裝褶皺的設計應用及其審美特征[J].絲綢,2006(08).
[4]蘇潔.服裝造型語言“褶皺”的形態(tài)與構成[J].絲綢,2005(10).
J523.5
A
1005-5312(2015)05-00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