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劉勝軍
當下的中國,正在嘗試一次前所未有的突破:穿越歷史的三峽,打破歷史周期律,實現(xiàn)經(jīng)濟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經(jīng)歷了20世紀80年代“摸著石頭過河”,中國最終在90年代初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應該說,這是在兩千多年中華歷史上的一次歷史性突破。市場經(jīng)濟激發(fā)出巨大潛力,締造了長達35年年均9.8%增速的世界經(jīng)濟奇跡,并推動中國崛起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
然而,市場經(jīng)濟亦有好壞之分。中國1.0版本的市場經(jīng)濟有兩大缺陷:一是政府保留了過多的資源支配權和審批權;二是缺乏有效的法治來保障。其結果是,一方面導致資源配置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滋生嚴重的腐敗。涸澤而漁式的發(fā)展,亦將環(huán)境承載力推至臨界點。
回想2001年夏天,經(jīng)濟學家吳敬璉與法學家江平曾經(jīng)有過一次深刻的對話。吳敬璉對江平說:“改革開放初期,經(jīng)濟學家有個天真的想法,以為有了市場經(jīng)濟,一切問題就都解決了。20多年過去了,今天我認識到,市場經(jīng)濟有好的,也有壞的。”江平回答說:“改革開放初期,法學家也有個天真的想法,以為有了法律,一切問題就都解決了,20多年過去了,今天我也認識到,法律有好,有壞,
《財新看見:中國又五年》
主編:王爍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有法律不等于有法治?!?/p>
兩位老人擔憂的問題倏然成了現(xiàn)實?!吨袊治迥辍藩q如一部濃縮的權力尋租史,通過專業(yè)、翔實的報道,還原了一些人“權力攪買賣、上下其手”“操弄法律、逆之者亡”的驚人事實。很多犯罪細節(jié),超出善良人們的想象力。山西官場的“塌方式腐敗”更揭示出“權力與市場經(jīng)濟耦合”所帶來的災難性腐敗后果。書中對于黑馬安邦、平安的深度報道,折射出財富帝國背后隱秘的權力身影。
慶幸的是,自2012年十八大以來,中國歷史的航向被再度糾正。十八屆三中全會以60項336條大膽改革措施力促“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fā)揮決定性作用”,十八屆四中全會宣誓“依法治國、依憲治國”。隨即,習李新政以“不改革要犯錯”的歷史勇氣,開啟了歷史新篇章:政府力推簡政放權,促進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老虎蒼蠅一起打”,中國官場掀起歷史上空前的反腐風暴。如果三中全會、四中全會的決策能真正施行,中國經(jīng)濟社會面貌將煥然一新,也將有望駛出歷史的三峽。
然而,理智和理性告訴我們:改革不會一帆風順。如果指望既得利益集團乖乖地繳械投降,那是很天真的想法。過去一年多的改革實踐也印證了這一點:官場出現(xiàn)了不作為的“新常態(tài)”,對改革真心推動者少、陽奉陰違者眾;反腐雖然碩果累累,但依然暗礁重重。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腐敗和反腐敗兩軍對壘,呈“膠著狀態(tài)”。
但無論如何,堅定推進市場化改革與依法治國,這是一場輸不起的戰(zhàn)爭。胡舒立女士領銜的財新傳媒,在成立5年來,屢屢奉獻給公眾精彩、大膽、獨家、深度、客觀的報道,成為中國社會的“守護者”。其報道主線正是市場化改革與依法治國。細讀《中國又五年》,深感財新傳媒所付出的努力何其不易,其責任擔當與歷史勇氣十足令人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