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倩
高中語文古典詩詞教學策略
常倩
通過調查、查閱資料等方式,對高中生的閱讀現(xiàn)狀進行分析,他們非常喜歡通俗讀物,如卡通漫畫、偵探小說、青春小說、恐怖小說等,對古典詩詞的閱讀興趣不夠濃厚。究其原因是,古典詩詞距離我們年代久遠,語言凝練,內涵豐富,具有耐人尋味的含蓄之美,正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但是學生體悟不到這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之美,反而認為古典詩詞艱深晦澀,理解起來太難,再加上學生課業(yè)負擔很重,平時沒有時間誦讀和研習古典詩詞,久而久之,學生對古典詩詞失去興趣,可想而知,考試中古詩詞鑒賞類題目得分偏低。以上這些,應引起高中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教師在教學中應采取正確的途徑和靈活的方法,引導學生誦讀并鑒賞古典詩詞的語言美、音樂美、意境美,然后體驗并領悟詩人的心靈美。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對古典詩詞的鑒賞能力,而且豐富了學生的內心世界,陶冶了學生的精神情操。
成功源于良好的發(fā)端。詩詞教學中,導入新課運用得精彩,會讓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那么,首先教師自身須充分備課,吃透教材,然后采用新穎靈動、極富情趣的開場白,營造“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高高興興學習古詩詞。
在學習李煜的《虞美人》時,我給學生播放了鄧麗君演唱的《虞美人》,凄楚哀怨的歌聲,直抵學生內心深處,引起學生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使他們初步理解了詩詞的內容,領悟了詩人的情感。
多媒體電教手段具有直觀、形象、生動的特點,它的使用具有事半功倍之效。在導入新課環(huán)節(jié),放映一段和詩詞文本內容相關的幻燈片,學生調動視聽感官,欣賞有聲有色的圖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伸張思維的觸角,捕捉到有價值的動態(tài)信息,為更好地解讀詩詞奠定了基礎。如學習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時,我出示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赤壁風景圖,并播放《三國演義》主題曲,恢宏壯闊的畫面,渾厚沉重的音樂,使學生仿佛置身于赤壁古戰(zhàn)場,與詞人一起領略長江奔騰浩蕩的磅礴氣勢,聆聽驚濤拍岸的轟轟鳴響,何等愜意!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進行古詩詞教學時,教師應該讓學生反復誦讀。個體朗讀、自由讀、分組讀、學生齊讀,在一節(jié)課中不妨交叉進行。教師應對學生朗讀進行正確的引導,需要指出的注意事項:一是學生朗讀時要心無雜念,忘我投入;二是要讀出詩詞的韻味,尤其是高低起伏和抑揚頓挫;三是把自身情感融入到詩詞中,與詩人對話,體味出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
如學習李白的《將進酒》,我先示范給學生讀一遍,然后找兩名同學分別讀上下兩部分,接著讓學生整體齊讀。下個環(huán)節(jié)是對詩歌內容的研習,經(jīng)過點撥、討論、探究等幾個步驟,學生梳理了詩人的人生軌跡,把握了詩人的情感脈絡。最后進行誦讀,“披文而入情”,他們根據(jù)詩歌的情感踴躍吟誦,吟誦過程中大多注意到了重音、快慢、強弱,讀的聲情并茂,讀出了幾分“醉”意,幾許“狂”味。
教師在課堂上只是扮演引領者的角色,而高中學生都有強烈的表現(xiàn)欲望,因此教師應給他們更多的空間展現(xiàn)自我?,F(xiàn)在語文自主高效課堂操作流程常見的是:分成小組,合作探究。詩詞教學也不妨采用這種模式。高中古詩詞需要關注的幾個內容板塊:意象、意境、語言、表達技巧、內容情感。因此,在學習詩詞鑒賞時,我首先把班級同學分成五個小組,讓每組選擇上面的其中之一,然后小組成員組內討論疑難問題,歸納整理知識點,構建知識網(wǎng)絡圖。接著分小組展示討論后的成果,其他小組補充質疑,將知識樹搭建起來,提出自己解決疑難、重點知識的辦法,做到資源共享。這一環(huán)節(jié),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熱情,他們就問題積極思考,相互交流,從而提高了詩詞鑒賞能力。
事物之間總是有聯(lián)系的。古詩詞也概莫例外。所以,在關于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簡單地教某一首,要實現(xiàn)高效的知識遷移和變式訓練,以達到鞏固提高、拓寬思路的目的。例如學習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后,我引入他的另一首《水龍吟》,讓學生就兩首詞進行比較鑒賞。學生通過認真仔細的分析,找到了兩者的相似點,又揣摩出兩者的不同之處。借助這樣的遷移比較,不僅錘煉了學生的思維,而且讓他們更深入體味辛棄疾其人其詞。
常倩,教師,現(xiàn)居江蘇泰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