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語文識字教學方法談
劉娟
識字是學生學習語文的第一步,字的掌握量直接影響到以后的閱讀及寫作能力。學生只有掌握足夠的漢字量,才能進行閱讀寫作,同時語文又是一門工具性的學科,學好語文,是學好各門學科的基礎,因此低年級識字教學應加以重視。識字教學在語文教學當中是一個難點,教師應參照新課標的指導,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喜歡上識字。
1、學生識字的效率低?!墩Z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識字是一二年級語文學習的重點。要求學生在最初階段認識一千六到一千八百個漢子,要求會寫六百到八百個。這一要求充分的體現了多會少寫、認寫分開的原則。但現階段孩子入學較早,在家里家長過分的溺愛,以至于進入學校以后,突如其來的課業(yè)壓力,孩子一時間難以承受,對于大量生字的學習難以消化理解。小學階段的識字量近一半的量分配在低年級學習,在數量上來看確實比較大,但教學大綱如此的安排其目的是為了學生能夠快速地掌握漢字,為以后的閱讀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迫于學生的課業(yè)壓力,以及孩子入學的狀態(tài),識字量大部分達不到標準。
2、生字回生。學生所學的字,在經過一段時間以后,便會慢慢的在記憶中淡化,最后完全遺忘導致生字回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教師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識字上,因而忽略了讀和寫,導致學生只形成了暫時性的記憶,沒有達到長久記憶的效果。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不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延用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方式,依然采取音節(jié)拼讀、分析字形、連續(xù)讀字。致使學生的思維被束縛,不能積極地運用自己的思維模式進行學習。忽略了復習,沒有做好深化理解。愛賓浩斯索遺忘規(guī)律指出,兒童每天學習的知識不能進行很好的鞏固復習,將有1/2會被遺忘。單純的采取機械性的抄寫方式進行復習,缺少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運用,導致學生無法對字義充分的理解,以至于在以后的書寫過程中錯別字頻繁出現。
1、采取多樣的游戲教學法,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低年級的學生,其天性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并且這一時期的孩子特別貪玩,我們可以充分的利用孩子愛玩的這一特性,將識字教學變成識字游戲,可以猜字謎、找朋友等方式激發(fā)孩子學習的興趣。例如:“田”:四四方方一座城、城中住著十萬兵;“回”:四四方方一座城,大城之內圍小城,這樣孩子不僅記住了這兩個字,并且同時區(qū)分開了這兩個象形字。還可以采取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提高孩子的興趣,例如:運用啄木鳥醫(yī)生為大樹捉害蟲,教師在黑板上畫一棵大樹,將學到的字貼到樹枝及樹干上,將一些比較容易寫錯的字進行處理,讓同學們找“害蟲”將“害蟲”改正過來。
2、采取連帶的教學法進行新字學習。此方法應遵循加減筆畫,或者變換偏旁部首,利用平時學生比較熟悉的字,例如:“日”→“白”,“犬”→“大”意在變化筆畫組成新字;添減偏旁部首的“足”→“捉”,“識”→“只”,意在添減偏旁部首變換新字;“灑”→“棲”,“淚”→“相”等等,以上這些操作方式達到了對熟字的復習目的,同時又加強了對生字的記憶,降低了對生字記憶的難度,同時這種拆解、變換的識字方法也可以提高學生對生字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3、應用多媒體進行識字教學。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教學已經被廣泛的應用于課堂教學當中,針對于識字教學,多媒體的應用遠遠優(yōu)越于傳統(tǒng)的說教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將漢字書寫在黑板上,或者針對字義繪畫出一些符號,對孩子而言這樣的模式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并且有些枯燥。多媒體教學完全改變了這樣的現象,他可以使用圖片、幻燈片、視頻場景的播放等等方式將抽象的文字生活化、直觀化,這樣的呈現方式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學到“山”這個字,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將山的圖片演示出來,學到“海”這個字時可以播放一下海的相關視頻,還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海里都有什么呀?“魚”、“蝦”、“海龜”等等,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孩子的印象,同時也達到了連帶學習的目的,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4、以繪畫的形式進行識字教學。低年級學生處于特殊的生理時期,其對于艷麗鮮明的顏色比較感興趣,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這一特性,可以根據漢字的音、形、義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進行圖畫的構思,這樣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通過想象力將字形在腦海中顯現出來,從而達到學習及記憶的目的。例如:學習水果、常用物品、動作類的文字如:蘋果、葡萄、梨、桌子、椅、跑、踢等 讓學生發(fā)揮自己想象力將這些畫出來,使沒有生命的字活起來,加深了學生對生字的理解和記憶。
劉娟,教師,現居安徽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