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春
1.缺氮。植株生長緩慢,瘦弱,直立。從外部葉開始黃白化至全株黃化。老葉變黃,干枯或脫落。新葉變小。防治措施:施入充分腐熟的優(yōu)質(zhì)廄肥作基肥:缺氮時及時補施碳銨等速效氮肥;葉面噴施0.5%~1%的尿素溶液,噴施時間要選在晴天,必要時可以噴二三次,每次間隔7-10天。
2.缺磷。植株生長緩慢,葉片變小但不失綠,外部葉逐漸開始變黃,但嫩葉的葉色與缺氮癥相比,顯得更濃些,葉脈發(fā)紅,葉柄變細,纖維發(fā)達,下部葉片后期出現(xiàn)紅色斑點或紫色斑點,并出現(xiàn)壞死斑點。防治措施:施入過磷酸鈣作基肥:葉面噴施1%-3%的過磷酸鈣浸出液或0.3%~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施時間最好在早晨無露水時或傍晚,使溶液在葉面上保留一段時間,以便于吸收。
3.缺鉀。外部葉緣開始變黃的同時,葉脈間產(chǎn)生褐小斑點,初期心葉變小,生長慢,葉色變淡。后期葉脈間失綠,出現(xiàn)黃白色斑塊,葉尖葉緣漸干枯。然后老葉出現(xiàn)白色或黃色斑點,斑點后期壞死。根系短而少,易早衰,嚴重時腐爛。防治措施:增施鉀肥,多施有機肥出現(xiàn)缺鉀癥狀時,應(yīng)立即追施硫酸鉀等速效肥。也可葉面噴施1%的硫酸鉀溶液或1%的草木灰浸出液。
4.缺鈣。植株缺鈣時生長點的生長發(fā)育受阻,中心幼葉枯死,生長點附近新葉頂端葉脈出現(xiàn)白色乃至褐色斑點,斑點逐漸擴大而相連,葉緣枯死。其發(fā)生原因主要是土壤本身缺鈣,或土壤鹽分含景高、土壤氮多、鉀多、土壤干旱,從而抑制了對鈣的吸收。防治措施:土壤鈣不足,增施含鈣肥料;調(diào)整土壤中各元素的含量,均衡施肥;及時灌溉,防止土壤干旱;也可葉面噴施1%的過磷酸鈣溶液或0.3%~0.5%氯化鈣溶液,一般每隔7天左右噴一次,連噴2N3次即可見效。
5.缺鎂。葉脈黃化,且從植株下部向上發(fā)展,外部葉葉脈間的綠色漸漸地變白,進一步發(fā)展,除了葉脈、葉緣殘留點綠色外,葉脈間均黃白化。嫩葉色淡綠。防治措施:栽培前要施用足夠的含鎂肥料,治
措施
缺鎂時可噴施0.5%的硫酸鎂溶液2-3次,每隔7天左右噴一次。
6.缺鐵。嫩葉的葉脈間變成黃白色乃至白色。防治措施:當土壤pH值達到6.5~6.7時禁止使用石灰等堿性肥料。磷過多時采用深耕的方法降低磷的含量:葉面噴施0.2%~0.3%硫酸亞鐵溶液。
7.缺硼。缺硼時芹菜葉柄異常肥大、短縮,莖葉部有許多裂紋,心葉的生長發(fā)育受阻,畸形,生長差。根系變褐,側(cè)根死亡。防治措施:施入硼酸或硼砂作基肥:合理澆水,均衡使用氮、磷、鉀肥:用0.1%~0.25%硼砂溶液葉面噴施。
8.缺鋅。葉易上外側(cè)卷,莖桿上可發(fā)現(xiàn)色素。防治措施:平衡施肥,缺鋅時可以施用硫酸鋅,每畝用1~1.5千克;也可用0.1%~0.2%硫酸鋅水溶液噴灑葉面。
9.缺銅。葉色淡綠,在下部葉上易發(fā)生黃褐色的斑點。防治措施:3-5年施入一次銅肥:施入生理酸性肥料,防止銅形成氫氧化物沉淀;葉面噴施0.05%~0.1%硫酸銅溶液。
10.缺錳。葉緣的葉脈間呈淡綠色乃至黃色。防治措施:pH值高于6.5時不要施用石灰:注意控制磷肥不使用過量;葉面噴施0.05%~0.1%硫酸錳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