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帝國產后,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歐系風格,只是在車身尺寸上做了適當調整。野帝的長、寬和高分別為4459mm、1793mm和1682mm,軸距比原型車增加了60mm,達到2638mm。這樣一個車身尺寸,比起中大型SUV來說,操控起來要靈活一些。野帝的造型顯得很硬氣,車身比較高,離地間隙180mm,懸架行程較長,輪拱和輪胎之間的距離超過15cm,比一般城市SUV車型的這一數據要大一些,這對于越野性能大有裨益。盡管其18°的接近角和20°的離去角還不像硬派越野車那樣霸氣,但至少給日常用車增加了很大的適用性,而且其27°的最大爬坡角度,也值得炫耀。
野帝的車身尺寸不大,但品質卻一點兒也不低。雙區(qū)獨立空調、前排座椅加熱、泊車輔助、自適應前車燈照明系統等配置都有。超大的全景天窗是野帝的一大亮點,看上去非常氣派。野帝的后排座椅設計得很有新意,3個座椅相對獨立,可以分別調整靠背角度和前后位置,雖然調整的幅度不大,但是在提高乘坐舒適性方面卻很有幫助。3個座椅不但可以單獨放倒、折疊,而且可以將后排3個座椅全部拆下來,大大擴充了后備箱容積,承載能力堪比一輛小型貨車。其后備箱容積為430~1630L,實用性很強。后尾門采用了側開門的方式,不過外掛備胎版車型的尾門開啟方式稍顯復雜,在開門時需要先把備胎架向左打開,然后才能向右側打開尾門,這個設計恐怕會讓女性消費者糾結。
野帝提供1.4TSI和1.8TSI兩款發(fā)動機,其最大功率分別為110kW和118kW,最大轉矩皆可達到250N·m。動力傳動方面,1.4TSI發(fā)動機匹配5擋手動或7擋雙離合變速器,而1.8TSI發(fā)動機則匹配6擋雙離合變速器。野帝還有一項配置是值得驕傲的,那就是智能Off-Road越野模式。該模式下行車電腦智能調動ABS、EDS、HHC和ASR系統,自動調整行車速度及分配轉矩,提升越野性能。另外,野帝配備的ESP(車身穩(wěn)定控制系統),集成了ROP防翻滾系統,可以應對SUV車型高重心帶來的高速過彎失控的風險,在同類車型中,這個配置比較鮮見。不論是配置還是操控性能,野帝都稱得上是一款非常不錯的SUV產品。
這里的定位,當然還要從上海大眾的斯柯達品牌與大眾品牌說起。一直以來,上海大眾斯柯達品牌的產品定位都要略低于大眾品牌,這幾乎已是盡人皆知的潛在約定,從A0級到A級,從SUV再到各自的旗艦車型,斯柯達品牌車型的價格都要略低于大眾品牌的相關對位車型。
不過話說回來,定位低不等于產品價值低。明銳、吳銳以及今天的野帝都是非常好的例子。比如來自PQ35平臺的明銳,當年除了擁有1.4TSI發(fā)動機以及DSG雙離合變速器的動力配置之外,還受到1.8TSI以及2.0TSI發(fā)動機的恩惠,而在上海大眾品牌的對位車型朗逸上,這完全不可想象。再比如來自PQ46平臺的吳銳長期以來始終堅守本分,除了與國外車型在版本以及改款時機上保持高度一致之外,吳銳以及今天的速派一直用某種令人佩服的堅持在闡述著斯柯達品牌對于中高端車型的理解。
從平臺的角度來說,野帝與途觀同樣來自于PQ35平臺,早在Yeti概念車的年代,許多人就曾經猜測今后的野帝將會與途觀采用相同的動力配置,其車身大小也不會擁有太大的區(qū)別。但量產之后,野帝否定了所有人的猜測。不過這種否定并未引起大家的抵觸,相反,幾乎所有人對于野帝低于途觀的這種車型設定都是一片叫好。野帝擁有1.4TSI、1.8TSI以及剛剛推出的1.6L 3個動力版本,也許有人會提出疑問:如今途觀的車型版本同樣覆蓋1.4TSI、1.8TSI以及2.0TSI的動力,憑什么說野帝的定位要低于途觀?先從動力說起。途觀一直以來都擁有2.0TSI版本車型,而野帝的最高動力僅為1.8TSI。發(fā)動機排量以及動力版本的高低在車型的定位上通常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比如一款2.5L排量的B級車就要比3.0L的B級車顯得低端很多。其次是車型大小。野帝車身的長、寬、高、軸距均小于途觀,車內的空間感受也比途觀緊湊不少,野帝的直觀感受比途觀小了一圈。
但是野帝的各項配置以及自身的品質依然保持了大眾品牌極高的水準。在配置上,諸如全景天窗、自動泊車輔助、自動空調、帶有導航功能的多媒體系統在野帝上都能被一一找到。在品質上,小到中控臺以及座椅材料的使用,板塊的縫隙均勻程度與平整度:大到車架的焊接、車身的涂裝工藝,各種零部件的采用上,都與大眾品牌其他車型保持在同一水準之上。值得一提的是,野帝非常嚴謹地遵循了斯柯達Simply Clever(簡單聰明)的品牌內涵,比如其車內放置各種小物品的儲物空間就要比途觀更多一些,再比如第二排座椅可完全拆卸下來,此時,完全可將野帝當成具有一定越野性能的箱式貨車來使用。
擁有百年歷史的斯柯達品牌,直到21世紀初才推出自己的首款SUV車型,現在看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不過這種情況在歐洲市場卻也并不稀奇。使用環(huán)境的不同、消費文化的差異以及汽車制造商的思維方式都影響著新產品的開發(fā)方向。野帝的原型車是2005年在日內瓦車展上首次亮相的Yeti,這款外形極為個性的SUV被人們親切地稱為“雪人”。2013年初,Yeti以原裝進口的形式進入中國市場,雖然它趕上了中國SUV市場的黃金發(fā)展期,不過居高不下的價格以及小眾化的外形無疑削弱了其核心競爭力。2013年底,經過本土化改進的新Yeti以國產車的身份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并擁有了一個讓人過目難忘的名字——野帝。
與老款Yeti相比,野帝的外形設計更加符合大眾審美,從而為其增加了更多的潛在消費群體。同時,為了迎合中國消費者的喜好,野帝還特別增加了后掛式備胎設計,其軸距尺寸也“入鄉(xiāng)隨俗”的增加到了2638mm,車內空間在同級別車型中雖然談不上獨領風騷,但是對于日常使用來說已經非常寬裕。對于一款都市SUV車型來說,除了大空間和高通過性外,便利性和靈活性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野帝后排的3個座椅不但可以獨立放平,而且還能輕松的從車內搬到車外,這一設計無疑為出游時增添了更多的便利和樂趣。
從2007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雖然經歷了6年多的市場歷練,但是上海大眾斯柯達品牌還顯得很稚嫩,因此在其產品配置及定價方面就顯得很“親民”。以野帝為例,目前可選的動力系統包括1.6L、1.4TSI和1.8TSl 3款發(fā)動機,可匹配6擋DSG、7擋DSG或5擋手動變速器,部分車型還提供四驅版。此外,野帝全系除了標配前排雙安全氣囊、車身穩(wěn)定控制系統、胎壓監(jiān)測、上坡輔助等功能配置外,高配車型還配備了全景電動天窗、后視鏡自動防眩目以及停車輔助系統等一系列先進的科技配置,而定價方面與同門的大眾途觀有將近3~4萬元的差價。在駕駛方面,野帝表現出了大眾品牌一貫扎實穩(wěn)健的風格,即使在非鋪裝道路上,懸架系統也能夠將車輪傳來的振動降到最低。
從市場銷售數據來看,雖然現在野帝的整體銷量并不算高,但是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理智的消費者,將其從眾多候選車型中挑選出來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