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魯迅到當代曹操形象研究再評判*"/>

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呈現(xiàn)真實人生與人性魅力的曹操形象之惑
        ——從魯迅到當代曹操形象研究再評判*

        2015-02-12 13:35:22
        陰山學刊 2015年2期

        賈 光 峰

        (包頭師范學院 圖書館,內(nèi)蒙古 包頭 014030)

        ?

        呈現(xiàn)真實人生與人性魅力的曹操形象之惑
        ——從魯迅到當代曹操形象研究再評判*

        賈 光 峰

        (包頭師范學院 圖書館,內(nèi)蒙古 包頭 014030)

        《三國演義》以封建正統(tǒng)觀,儒家性善觀為寫作指導思想,善惡對立,忠奸對立。這種忠奸對立觀致使作者羅貫中認為,只有讓曹操跌落于能展現(xiàn)人性之惡的世俗人間,才能顯現(xiàn)出與仁君劉備之“仁”所不同的奸詐嘴臉。這種跌落世俗以現(xiàn)曹操之奸的寫作思想,反而使曹操的性格與世俗生活中的真實人生緊密結(jié)合,成為集人類善惡品質(zhì)于一體的,具有人性魅力的獨一典型。并成為當代學者為之爭論不息的內(nèi)在原因。

        曹操形象;忠奸觀念;正統(tǒng)觀念;當代學者;惑亂

        為奸雄曹操形象辯護的當代學者觀點可簡單的分為兩派。一派是從性善觀、正統(tǒng)觀的思想前提下,來肯定曹操之奸形象的獨一無二,可稱之為傳統(tǒng)派。另一派則是從現(xiàn)實生活與現(xiàn)當代文史觀的角度,對奸雄曹操形象進行重新評判。認為在善惡對立、忠奸對立和正統(tǒng)觀念極強的《三國演義》眾多人物形象當中,個人性格表現(xiàn)多樣化的曹操形象,已經(jīng)脫離非忠即奸的道德人物標簽,具有吸引人的多重性格魅力。個別學者認為作者對奸雄曹操的形象塑造,已經(jīng)超越《三國演義》中用傳統(tǒng)寫作手法塑造的有著道士魅影的諸葛亮形象,成為《三國演義》小說中的第一主角。這一派可稱之為立新派。

        與劉備“仁”的儒家道德形象相比,曹操形象的成功,體現(xiàn)于作者羅貫中讓曹操跌落于充滿雜念,以現(xiàn)其奸的世俗生活描寫中。當代具有儒家傳統(tǒng)觀念的部分學者,以奸雄就是奸雄的思維定勢,來否定立新派對曹操世俗化形象進行多角度多學科的解讀。傳統(tǒng)派認定曹操是文學史上“奸”的典型,使得這部分學者無法正視作者如何運用傾向性文學語言,來描寫曹操在雄、奸、丑這三者之間思想傾向上的變化。也無法理解魯迅“如他要寫曹操的奸,而結(jié)果好像是豪爽多智”[1](P358)這種閱讀觀感產(chǎn)生的原因。從羅貫中讓曹操跌落充滿世俗雜念的現(xiàn)實生活以見其“奸”的細節(jié)描寫中,對曹操“奸的典型形象”進行重新梳理,有助于了解當代傳統(tǒng)派學者在思想上對儒家忠奸觀念的固守中暴露出來的時代缺陷。

        一、魯迅對“奸”曹操形象之惑的再認識

        中國儒家的傳統(tǒng)政治思想觀念,控制著明清兩代作家的情感和思維方式。這種束縛也促使眾多明清作家,以善惡對立的道德情感傾向來描寫自己書中的人物形象,這正是明清小說讀百部如讀一部的內(nèi)在原因。這種狀況持續(xù)到“對傳統(tǒng)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的曹雪芹寫實名著《紅樓夢》的問世[1](P358)。

        《三國演義》中的“奸臣”曹操,是“敢于如實描寫,并無諱飾”的《紅樓夢》問世前[1](P323),唯一采用生活實景對“奸臣”這種臉譜化人物形象進行個性多樣化描寫的典型。依從于生活現(xiàn)實,從現(xiàn)當代文史觀來評判奸雄曹操形象的立新派言論,始于民國時期的魯迅。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對《三國演義》創(chuàng)作思想上善惡對立、忠奸對立的缺陷作了揭示:“寫好的人,簡直一點壞處也沒有,而寫不好的人,又一點好處也沒有。因為一個人不能事事全好,也不能事事全壞?!盵1](P323)

        魯迅談到作者羅貫中在世俗化奸臣曹操形象上,所表現(xiàn)出的儒家思想與文學寫實上的矛盾:“文章和主意不能符合。就是說作者所表現(xiàn)的和作者所想象的,不能一致。如他要寫曹操的奸,而結(jié)果倒好像是豪爽多智。”[1](P323)魯迅的這種觀感正是基于作者讓曹操跌落于世俗生活以其“奸”的描寫而得出的,是與作者羅貫中《三國演義》尊劉抑曹創(chuàng)作思想相背離的閱讀感受。

        在民國時期,冥飛、黃人等人都對曹操形象進行了再分析。冥飛在《古今小說評林》中談到:“統(tǒng)觀全書,倒是寫曹操寫的最好。蓋奸雄之為物,實在是曠世而不一見者?!盵2](P510)冥飛在此文中對曹操的評判與毛宗崗“古今來奸雄第一奇人”[1](P323)的思想并無不同。在上世紀60年代初,郭沫若為曹操翻案的大討論,是建國以來對歷史人物進行評判的思想創(chuàng)新。其缺陷在于,郭沫若并沒有完全脫離仁君奸臣傳統(tǒng)儒家觀念的影響,對曹操的過度拔高,為眾多學者常所詬病。從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問世至今已90年,在這跨世紀的90年間,真正從文學再現(xiàn)真實生活的角度,對《三國演義》和曹操形象重新評價并有長久影響力的,只有魯迅。

        二、“奸”曹操對仁君劉備形象的消解

        集人性之魅力,能體現(xiàn)出世俗眾生多面化性格的曹操形象,是一個在書中就能對道德符號化正統(tǒng)人物劉備“仁君”形象進行消解的人物。

        羅貫中對劉備“仁君”的塑造,是以“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3](P144)的儒家避諱觀,對《三國志》中劉備的歷史史料進行大量割舍而創(chuàng)作的。同時用《孟子·告子上》:“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盵3](P245)《禮記·玉藻》:“君子遠庖廚,凡有血氣之類弗身賤也”[3](P477)這些儒家修身正己之道來塑造劉備之仁。并用移花接木的創(chuàng)作手法把《三國志》中劉備鞭督郵、殺車胄、斬蔡陽、火燒新野這種具有決斷能力的歷史事實轉(zhuǎn)接到諸葛亮、張飛等人身上,使劉備遠離兇器,也遠離任何與仁君稱謂不相符合的行為。從創(chuàng)作思想根源上說,仁君劉備是作者樹立的一個符合儒家道德觀,披著君王外衣,以“仁”和“哭”為手段來爭奪天下的柔弱儒生形象。

        曹操對劉備等正統(tǒng)形象進行消解的最大優(yōu)勢,除了毛宗崗所評“雖有眾謀士以贊之,而裁斷出諸臣之上,又非劉備、孫權比也”[4](P724)的率眾征戰(zhàn)之能外,也得力于羅貫中運用了大量表現(xiàn)人類情感的生活化詞語,如喜、笑、哀、樂、悲、恐、驚、恨、怒、罵等,來呈現(xiàn)曹操特有的、與喜怒不形于色的“仁君”劉備反差極大的“奸”的性格特征。傳統(tǒng)派學者認為在《三國演義》第三十回許攸棄袁紹奔曹操的細節(jié)中,集中展示了曹操“奸”的性格特征:“時操方解衣歇息,聞說許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遙見許攸,撫掌歡笑,攜手共入,操先拜于地。攸慌扶起曰:‘公乃漢相,吾乃布衣,何謙恭如此?’操曰:‘公乃操故友,豈敢以名爵相上下乎!’攸曰:‘某不能擇主,屈身袁紹,言不聽,計不從,今特棄之來見故人。愿賜收錄?!僭唬骸舆h肯來,吾事濟矣!愿即教我以破紹之計?!唬骸嵩淘B以輕騎乘虛襲許都,首尾相攻。’操大驚曰:‘若袁紹用子言,吾事敗矣?!唬骸褴娂Z尚有幾何?’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趨步出帳曰:‘吾以誠相投,而公見欺如是,豈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子遠勿嗔,尚容實訴:軍中糧實可支三月耳?!υ唬骸廊私匝悦系录樾?,今果然也。’操亦笑曰:‘豈不聞兵不厭詐!’遂附耳低言曰:‘軍中止有此月之糧?!舐曉唬骸莶m我!糧已盡矣!’操愕然曰:‘何以知之?’攸乃出操與荀彧之書以示之曰:‘此書何人所寫?’操驚問曰:‘何處得之?’攸以獲使之事相告。操執(zhí)其手曰:‘子遠既念舊交而來,愿即有以教我。’”[4](P377)

        作者羅貫中在對曹操形象的描寫上,使用的是與人們現(xiàn)實生活感受相一致的、多樣化的、極具個性特征的肢體語言與性格語言描寫,以此不斷渲染反復強化曹操喜中帶驚,驚中有求,求中有防的機警多變的個性特征。如果不受作者羅貫中“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4](P377)這種道德提示語言的誘導,是無法從引文中得出曹操“奸”這種閱讀結(jié)論的。

        與劉備 “仁君”形象不同的是,曹操多樣化的個性特征在陳壽所著《三國志》和《魏略》中已得到豐富展現(xiàn)。當《三國演義》作者對曹操的史料不是舍棄而是大量添加,讓曹操在世俗生活的描寫中,以現(xiàn)其奸以露其丑時,往往在具有當代文史觀的立新派眼中,產(chǎn)生多義的解讀。魯迅“如他要寫曹操的奸,而結(jié)果倒好像是豪爽多智”的閱讀感受[1](P358),就是一種以生活真實為閱讀角度,得出與羅貫中立意相背離的閱讀結(jié)論。這種對劉備與曹操形象認識上的分化,也必然使立新派學者對劉備 “仁君”善哭的道德形象,從生活真實和歷史真實的角度進行了消解。這種消解最終導致魯迅“欲速顯劉備長厚而似偽”閱讀觀感的產(chǎn)生[1](P523)。

        作者羅貫中讓曹操跌落于世俗以現(xiàn)其奸的創(chuàng)作思想,并沒有使曹操如仁君劉備一樣,成為儒家傳統(tǒng)道德的符號和工具。從生活真實的角度考查來源于生活的曹操和來源于忠孝仁義觀的劉備形象,會讓更多的立新派學者從兩者的形象對比中,了解羅貫中以現(xiàn)曹操之“奸”的文學寫實描寫手法,并促使曹操形象成為獨立于眾多《三國演義》正統(tǒng)人物形象的,具有多重人格特征的,集人類善惡于一體的,獨具人性魅力的獨特典型。曹操這種依據(jù)生活和歷史真實創(chuàng)作出來的形象,必定對具有柔弱儒生魅影的道德仁君劉備形象產(chǎn)生消解。

        三、“奸”曹操形象給傳統(tǒng)派學者帶來評判觀點之惑

        當代傳統(tǒng)派學者以奸者無一不奸的觀念來評判曹操,必然違背從生活真實和歷史真實的角度考查一個文學形象塑造成功與否的常識。

        傳統(tǒng)派在固守傳統(tǒng)儒家道德觀的同時,又無視《三國演義》以忠奸觀念來創(chuàng)作人物形象而產(chǎn)生的時代局限性。這種固守使傳統(tǒng)派學者在反駁立新派學者的觀念時,不是從文學反映生活真實的角度來談《三國演義》人物形象的行為品德,而是以傳統(tǒng)儒家的忠奸對立的道德視角對道德符號化人物形象進行辯解,其論證的過程往往是前后矛盾又無法自圓其說。

        某些偏激的傳統(tǒng)派學者,在奸者全奸的道德觀念指導下,最終必將質(zhì)疑的矛頭反過來對準了樹立曹操奸臣形象的作者羅貫中、評論家毛宗崗身上。

        (一)固守奸雄曹操形象的目的在于固守傳統(tǒng)道德評價標準

        當代傳統(tǒng)派學者固守忠者全忠,奸者全奸思想的內(nèi)在原因,上海大學教授葛紅兵在其對易中天所著《品三國》質(zhì)疑的《文史合一傳統(tǒng)的歷史闡釋及誤區(qū)》一文中給出了答案:“諸葛亮的高風亮節(jié),從容進退,代表了古代士人的精神取向與最高境界;關羽威武不屈,富貴不淫,是廣大民眾心目中忠義兩全、尊之為神的人格典范。他們早就不再是以往小說人物、歷史人物,而是已經(jīng)深深融入中華民族文化傳統(tǒng)與日常生活中,成為文化象征與人格符號了。”[5](P18)

        葛紅兵又在《〈品三國〉重傷〈三國演義〉》一文中對易中天批到:“如果以《三國演義》為假想敵,把《三國演義》摧毀來講三國史,這樣就把其中的人文理想、審美觀念、人生信念、社會價值觀都顛覆了。”[5](P220)

        代表崇高文化象征的諸葛亮、關羽不可質(zhì)疑,那么代表邪惡象征的奸臣曹操又怎能讓易中天在《品三國》中糾偏?對曹操奸者全奸形象的維護,歸根到底是對代表儒家忠孝仁義觀念形象的劉備、諸葛亮、關羽等正統(tǒng)形象的維護。毛宗崗在評點《三國演義》創(chuàng)作方法時首先在閱讀觀念上點明:“讀《三國志》者,當知有正統(tǒng)、閏運、僭國之別。正統(tǒng)者,蜀漢是也……蓋以蜀為帝室之,在所當予,魏為篡國之賊,在所當奪。是以前則書劉備起兵徐州討曹操,后則書漢丞相諸葛亮出師伐魏,而大義昭然揭于千古矣?!盵4](P4)真可謂時代不同,觀點詞語形異而本質(zhì)相同。

        (二)嘉靖本與毛宗崗刪改本中曹操形象之爭

        當立新派對嘉靖本《三國演義》與毛宗崗刪改本《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形象差異進行細致甄別時,眾多傳統(tǒng)派學者卻有一個共同的結(jié)論,毛宗崗雖然對嘉靖本《三國演義》中曹操形象有改動,但區(qū)別不大,因為兩個版本中曹操 “奸”的本質(zhì)是不變的。

        許建中在其《試論曹操性格的二重性》論文中,對嘉靖本與毛宗崗刪改本《三國演義》中的批注進行了細致地對比,從中可以看出嘉靖本中毀譽參半的曹操形象,如何向奸者全奸形象的轉(zhuǎn)變。許建中此文的發(fā)表,填補了學術界對嘉靖本批注研究的空白。

        當傳統(tǒng)派學者固守曹操奸者全奸的本質(zhì)評價時,是不愿正視羅貫中與毛宗崗筆下曹操形象差異與評判差異的。毛宗崗對曹操形象的刪改,都深藏在細小情節(jié)的描寫中,細節(jié)決定曹操奸雄面目的深度。毛宗崗對曹操形象的刪節(jié)依據(jù),可用毛宗崗自己的評語來概括:“曹操一生,無所不用其借:借天子以令諸侯,又借諸侯,以攻諸侯。至于欲安軍心,則他人之頭亦可借;欲申軍令,則自己之發(fā)亦可借。借之謀愈奇,借之術愈幻,是千古第一奸雄。”[4](P212)

        1.去除嘉靖本曹操的贊譽文字以正其奸

        為了使曹操形象無處不奸,毛宗崗對嘉靖本正面描寫曹操的情節(jié)和詞語予以清除。如嘉靖本曹操出場描寫:“為首閃出一個好英雄,身長七尺,細眼長髯。膽量過人,機謀出眾,笑齊恒、晉文無匡扶之才,論趙高、王莽少縱橫之策。用兵仿佛孫、吳,胸內(nèi)熟諳韜略?!盵6](P8)嘉靖本如實概括曹操一生才能的文字,在毛宗崗眼中豈是奸臣曹操所能承受,故毛宗崗刪改為:“為首閃出一將:身長七尺,細眼長髯”[4](P9),褒貶如此明顯的正文改動,傳統(tǒng)派用奸的本質(zhì)不變,奸的細節(jié)描寫沒有太大差別來定論,是沒有說服力的。

        2.從羅貫中與毛宗崗的評語看古今學者觀點同與不同

        奸的本質(zhì)不變,是當代傳統(tǒng)派的結(jié)論,也是羅貫中與毛宗崗的結(jié)論。但羅貫中固守曹操奸的本質(zhì)不變的同時,不時將這種奸的本質(zhì)用于曹操的各種生活場景中。羅貫中在固守奸的道德定向時,也會根據(jù)人物形象具體生活中的情感變化作不同的評判。

        曹操赤壁大敗,痛哭郭嘉。嘉靖本“此時深夜贊郭嘉之才,可惜先亡,以致曹操痛哭于中夜”的批語[6](P488),表現(xiàn)出羅貫中認同曹操慘敗之后,痛思良才的悲傷與無奈。與毛宗崗本:“哭死的給活的看,奸甚”的評語比起來[4](P384),嘉靖本羅貫中的評語更符合曹操赤壁大敗后的實際心理。

        當代傳統(tǒng)派學者用奸者全奸的道德觀評判曹操,其觀點往往無法對具體生活場景中的曹操行為予以準確概括。如在曹操大勝袁紹后,焚燒大批通敵書信的大度行為,用曹操“當紹之強,孤亦不能自保,況他人乎”之語完全講得通[4](P382)。許建中在《試論曹操性格的二重性》中評到:“不少同志的文章也認為這是一種欺詐……我認為,如果能順應客觀形勢的要求,不管怎樣,都是可貴的。至于秋后算賬,小說并無說明,也無暗示?!盵7](P13)

        許建中對這些學者固守“奸”曹操的理論依據(jù)進行了分析:“大多數(shù)評論者以個人強烈的情感取代了對曹操二重組合客觀分析,或以史衡文,或倫理道德取代審美靜觀,其思辨方法是機械的形而上學的,這就是數(shù)百年來評論者的曹操不是羅貫中的曹操的根本原因?!盵7](P13)

        對于曹操焚燒大批通敵書信的行為,“尊劉”原則性極強的毛宗崗對曹操此舉亦贊道:“奸雄可愛?!盵4](P382)可傳統(tǒng)派學者已經(jīng)習慣于用非忠即奸,非善即惡的道德思維,認為曹操會秋后算賬。與對嘉靖本積極刪改以正曹操之“奸”的毛宗崗比起來,固守奸者全奸的學者是過之而無不及。

        (三)以“奸”曹操的定論來論羅貫中對曹操拔高美化

        傳統(tǒng)派學者死抱著非忠即奸,非善即惡的傳統(tǒng)觀念不放,有時反而無法理解羅貫中表其忠而彰其奸的情節(jié)描寫中所蘊含的儒家道德評判觀。

        黃開軍在其《淺談三國演義對曹操的拔高和美化》一文中評到:“小說中曹操的文學形象與歷史形象確有所出入,但小說并沒有丑化曹操,演義中曹操的劣跡、惡行都有史料依據(jù)。相反《三國演義》在描寫曹操的征戰(zhàn)、治國、齊家諸活動時,客觀上對其進行了美化和拔高。”[8](P52)

        對曹操之“奸”進行美化,黃開軍指向曹操刺殺董卓這段情節(jié):“只是遺憾的是,遍觀正史,野史,魏晉人士筆記,都找不到曹操刺殺董卓的記載,刺殺純屬是羅貫中為曹操量身定做的快文。”[8](P52)

        對于曹操行刺董卓,黃開軍的認識誤區(qū)在于,作者寫曹操刺卓,其實與傳統(tǒng)派學者對儒家忠義觀的維護是一致的,這是《三國演義》描寫人物忠與奸的基本思想依據(jù),是表其忠。曹操刺董卓之事,發(fā)生于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前,是忠漢而非篡漢。毛宗崗對此點評:“曹操幾死者三:獻刀而逃,在中牟軍士所獲,一死也;陳宮于客店欲殺之,二死也;滎陽之戰(zhàn),中箭墮馬,三死也。脫此三死,人為曹幸,我獨為操恨,恨其不得以一死成忠義之名。天下固有生不如死者,此類是也?!盵4](P9)

        劉備攜民渡江,是為漢為民,所以仁;曹操割發(fā)代首明里是為漢為民,暗里是為己,所以更要彰顯其奸。

        割發(fā)代首是作者彰顯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身份轉(zhuǎn)變后露其奸的情節(jié)。黃開軍引了這情節(jié)后發(fā)表了令人發(fā)蒙的評語:“曹操重農(nóng)曾被郭沫若引用,以顯示曹操對農(nóng)民的階級感情。”[8](P52)黃開軍本意為論證羅貫中對曹操的拔高,不是郭沫若對曹操的拔高,難道羅貫中對曹操的拔高需要郭沫若作證?

        黃開軍這種對中國傳統(tǒng)儒家觀念評判理解能力的迷失,是因為既想論證作者羅貫中對曹操“有意識的拔高”的描寫,又想固守“羅貫中筆下,曹操的性格與形象被簡單化、臉譜化,一個完全徹底的奸雄形象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這一傳統(tǒng)結(jié)論[8](P58)。這種論點論據(jù)相互沖突的論文,在傳統(tǒng)派學者的論文中居多數(shù)。黃開軍以曹操“奸”的羅貫中定論,來妄論羅貫中對曹操拔高和美化,實際上就是一種站在羅貫中曹操“奸”的立場上來反對羅貫中的失敗論證,是一篇不明《三國演義》書中主題的論著。

        五、結(jié) 語

        曹操形象給當代傳統(tǒng)派學者的啟示是,觀念的進步是與時代的進步相結(jié)合的。固守上千年的儒家忠奸觀念,不加強對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學習,脫離生活現(xiàn)實空談忠奸觀和善惡觀,既無法正視《三國演義》小說的時代局限性,也無法在其論文中得出具有說服力的論證。自相矛盾和無法自圓其說,是傳統(tǒng)派學者在論點、論據(jù)和結(jié)論上相互矛盾的內(nèi)在原因。

        任何道德觀念的束縛,都會使小說人物形象成為善惡好壞這種單一化評價方式的載體和工具。文學創(chuàng)作的思維描寫方式,根本無法用傳統(tǒng)道德觀念來簡單地闡釋和分類。小說對人物描寫的特點是,在對個體人物形象描寫中,去表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中多變的人物性格,去表現(xiàn)個體人物道德取向的多樣性。這種對人物性格與個體人物道德取向多樣性的描寫本身,就包含作者自己對筆下多種類型人物形象的道德評價標準。不需要先用儒家善惡觀念、忠奸觀念、正統(tǒng)觀念,來對生活于復雜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進行支離破碎式的單一化道德定位和劃分,再用文學的筆墨進行強化。

        世俗化的曹操形象之所以在今天的社會環(huán)境中擁有爭執(zhí)不斷的形象魅力,在于羅貫中對曹操世俗化以現(xiàn)其 “奸”的生活化細節(jié)描寫過程中,不知不覺地使曹操形象擁有了超越任何意識形態(tài)和思想觀念束縛的形象魅力。多變的個性與真實的生活場景緊密結(jié)合,使曹操形象的生命力持續(xù)至今。這也是千年曹操在現(xiàn)當代文學界、史學界獲得不斷關注的內(nèi)在原因。世俗化的曹操形象讓“奸者無一不奸”的傳統(tǒng)道德定位模式和文學描寫模式黯然失色。

        [1]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

        [2]朱一玄.三國演義資料匯編[C].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3.

        [3]宋元人注.四書五經(jīng)[M].北京:中國書店,1985.

        [4]陳曦中.三國演義會評本[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5]紅孩主編.且慢,易中天[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

        [6]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7]許建中.試論曹操形象的二重組合[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04,(9).

        [8]黃開軍.淺談三國演義對曹操的拔高和美化[J].殷都學刊,2011,(1).

        〔責任編輯 王 宇〕

        Presentation of Real Life and Humanity of Cao Cao:A Re-judgment of the Studies on Cao Cao Image

        JIA Guan-feng

        (Library, Baotou Teachers College; Baotou 014030)

        Guided by the feudal orthodox ideas, Confucian view of good nature, there are conflicts between the good and the evil, the loyal and the treacherous in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Cao Cao was described as a bad man in order to show Liu Bei’s goodness. Thus Cao Cao became a typical image combining the good nature and evil nature, and had personal charms. And it is still discussed by the scholars nowadays.

        Cao Cao; View of the loyal and the treacherous; Orthodox idea; Contemporary scholars; confusion;

        2014-11-15

        賈光峰(1969-),女,河南南陽人,包頭師范學院圖書館館員,主要從事圖書館讀者服務研究。

        I207.413

        A

        1004-1869(2015)02-0037-05

        免费看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少女韩国电视剧在线观看完整|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18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精选美女久久久久| 日本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永久天堂网av手机版| 亚洲av无码不卡| 日本专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妻御姐中文字幕| 无码喷潮a片无码高潮|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白色月光免费观看完整版|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午夜福利小视频合集|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87| av成人综合在线资源站| 国产乱妇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色哟哟| 最近2019年好看中文字幕视频| 国内精品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v性色精品国产| 午夜视频在线瓜伦| 精品亚洲成a人7777在线观看| 中日韩欧美成人免费播放| 成人av资源在线观看| 香蕉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精品视频| 高清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 中文字日产幕码三区的做法大全| 8av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 丰满巨臀人妻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福利一区视频| 精品日韩av专区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软件| 2019最新国产不卡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