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吉林市昌邑區(qū)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吉林吉林 132002
5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臨床分析
李楠
吉林市昌邑區(qū)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吉林吉林 132002
目的探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法。方法選取該院于2012年1月—2013年3月接收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55例(病例組);另外選取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妊娠患者55例(對照組),采取飲食控制及藥物治療的方法對病例組進行糖尿病治療,之后觀察并對比兩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結果病例組產婦及圍產兒的各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產婦及圍產兒發(fā)生各種并發(fā)癥的幾率比較高,臨床應加強對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監(jiān)測與合理控制,以此來減少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妊娠合并糖尿病;臨床分析;并發(fā)癥
妊娠合并糖尿病指的是妊娠期患者產生的糖代謝紊亂,其發(fā)病情況包括先患有糖尿病后妊娠和先妊娠后患糖尿病兩種。其發(fā)病率隨著糖尿病患者的逐年增多而呈上升趨勢[1]。由于患者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所以在治療上較為復雜,既要保證孕婦及胎兒的安全與健康成長,又需要進行糖尿病治療;若治療效果不佳則可增加孕婦及胎兒產生并發(fā)癥的幾率,因此臨床對此類患者進行合理治療與控制非常重要。下面該文就該院于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5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探討和分析,資料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接收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55例,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29.8歲;孕期為34~40周之間;初產婦33例,經產婦22例;屬于妊娠后糖尿病者44例,患有糖尿病后妊娠者11例,將其列為病例組。另外選取55例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妊娠患者,列為對照組,年齡21~39歲;孕期35~40周;初產婦35例,經產婦20例。且兩組在年齡、孕期等方面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價值。
1.2 方法
對妊娠糖尿病患者先采用飲食控制進行糖尿病治療,若飲食控制未起到良好效果時則采用藥物進行糖尿病的治療。①飲食控制。在確保給予妊娠者及胎兒健康發(fā)育的能量供應的同時進行碳水化合物的控制,并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進食,每天控制在5~6餐,連續(xù)進行3~5 d,之后對患者進行24 h的血糖檢查,其時間段分為零點、餐前30 min和餐后2 h。并對其尿酮體進行檢測,若為陽性則需對患者飲食內容及方式進行重新調整。保證患者不出現酮癥的情況下,通過飲食控制將其血糖控制在正常值范圍內。②藥物治療:若飲食控制未得到良好的效果,則需采取適量胰島素皮下注射進行血糖控制。為了避免胎兒出現畸形的可能,在妊娠期不要采用降糖藥物進行血糖控制。根據每位患者體質的不同,先選取小劑量的胰島素進行注射治療,之后根據血糖檢查值進行用量調整;同時在患者圍手術期時可更換為靜脈注射治療;待患者術后可根據血糖情況逐漸減少胰島素用量。
1.3 診斷標準
妊娠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根據《婦產科學》第七版制定的標準為依據[2]:①2次或2次以上空腹血糖值≥5.5 mmol/L者;②糖篩試驗1 h后血糖值≥7.8 mmol/L,經空腹血糖再次檢查異常者;③葡萄糖耐量試驗1 h后血糖值≥10.3 mmol/L,2 h血糖≥8.6 mmol/L,3 h血糖≥6.7 mmol/L者中,超過2項或以上者為妊娠糖尿病。
1.4 統計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χ2檢驗,用P<0.05表示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并發(fā)癥情況對比
55例病例組發(fā)生妊高癥的19例(34.55%),胎窘的11例(20.00%),剖宮產的48例(87.27%),產后出血的3例(5.45%),感染的3例(5.45%);55例對照組發(fā)生妊高癥的4例(7.27%),胎窘的4例(7.27%),剖宮產的17例(30.91%),產后出血的1例(1.82%),感染的1例(1.82%);病例組的各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圍產兒并發(fā)癥情況對比
55例病例組出血巨大兒的22例(40.00%),新生兒低血糖的3例(5.45%),早產的3例(5.45%),窒息的4例(7.27%);55例對照組出血巨大兒的4例(7.27%),新生兒低血糖的1例(1.82%),早產的1例(1.82%),窒息的3例(5.45%)。病例組的各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易導致孕婦發(fā)生妊高癥、胎窘或感染等并發(fā)癥;并易導致圍產兒出現巨大兒、早產或窒息等并發(fā)癥。由于妊娠者合并糖尿病,易引發(fā)酮癥酸中毒,所以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胎兒出現窒息死亡的幾率比較高[3]。因此應加強對此類患者病情的監(jiān)測及采取合理、科學的方法進行血糖控制。該文采用飲食控制及胰島素降糖的方法對患者進行治療,胎兒發(fā)生窒息的概率略高于對照組,說明對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有效的進行血糖控制可減少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傊?,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妊娠者出現并發(fā)癥的概率高,臨床應加強對此類患者病情的監(jiān)測,同時采取有效、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治療和控制,可減少產婦及圍生兒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概率。
[1]鞠吉英.妊娠合并糖尿病48例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8,2 (23):116-117.
[2]羅宇芳.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處理[J].臨床醫(yī)學,2000,20(7):32-33.
[3]周毅惠.妊娠合并糖尿病15例臨床分析[J].皖南醫(yī)學院學報,2003,22 (3):206-207.
R59
A
1672-4062(2015)03(b)-0081-01
2014-12-17)
李楠(1978.12-),女,吉林磐石人,本科,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