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玉黑龍江省綏芬河市人民醫(yī)院普通外科,黑龍江綏芬河 157399
?
糖尿病病人腹部手術后早期腸梗阻的臨床診斷與治療
王大玉
黑龍江省綏芬河市人民醫(yī)院普通外科,黑龍江綏芬河 157399
[摘要]目的 對糖尿病患者在進行腹部手術后發(fā)生早期腸梗阻的臨床診斷和治療進行分析。方法 選取2012年4月—2013 年7月入住該院進行治療的25例糖尿病腹部手術后早期腸梗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其診斷方法和治療手段以及療效。結果 25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進行非手術治療,在治療后腸梗阻癥狀消除,腸道功能在8~35 d內(nèi)恢復正常。1例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在手術過程中,由于其小腸發(fā)生擴張,小腸壁出現(xiàn)彌漫性的出血點,未發(fā)現(xiàn)其發(fā)生機械性腸梗阻的原因,在手術后由于發(fā)生失血性休克,進行治療后,無效死亡。結論 糖尿病患者手術后早期腸梗阻具有較為明顯的臨床特點,糖尿病患者在進行腹部手術后容易并發(fā)早期腸梗阻,非手術治療是可行的治療方法,在圍手術期對患者的血糖進行控制是治療有效的關鍵。
[關鍵詞]糖尿??;腹部手術;腸梗阻;診斷;治療
Diabetes Patients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arly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fter Abdominal Surgery
WANG Da-yu
Suifenhe,Heilongjiang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 of general surgery,Suifenhe,Heilongjiang Province,157399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After abdominal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early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were analyzed. Methods In April, 2013 to July 2012,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25 patients with diabetes early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fter abdominal surger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alysis its diagnostic methods and treatment and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25 cases of patients, 24 patients with non-surgical treatment, after treatment symptoms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ntestinal function returned to normal within 8 ~ 35 days. 1 patients for surgical treatment, 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 expansion due to the small intestine, small intestine diffuse petechiae, did not find the cause of mechanical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nd after surgery because of uncontrolled hemorrhagic shock, after treatment, died. Conclusion Diabetes patients of early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fter operation has more obviou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diabetic patients easily complicated with early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fter undergoing abdominal surgery, non-surgical treatment is feasible treatment method, the patients in perioperative blood glucose control is the key to effective treatment.
[key words]Diabetes; Abdominal surgery;Intestinal obstruction;Diagnosis; Treatment
近年來,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飲食習慣發(fā)生變化,糖尿病的發(fā)病率也隨之呈逐年遞增的趨勢。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機體代謝出現(xiàn)紊亂,在經(jīng)過腹部手術后其胃腸道功能容易受到影響,造成腸道蠕動障礙[1],同時,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機體免疫力下降,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減弱,容易發(fā)生感染,使腸道發(fā)生炎癥,腸道管壁出現(xiàn)水腫,腸道蠕動減速[2],最終導致腸道發(fā)生阻塞,形成腸梗阻。該研究選取2012年4月—2013 年7月入住該院進行治療的25例糖尿病腹部手術后早期腸梗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其診斷方法和治療手段以及療效?,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4月—2013年7月入住該院進行治療的25例糖尿病腹部手術后早期腸梗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的年齡區(qū)間為47~78歲,糖尿病患病時間為2~16年。25例患者均確診為2型糖尿病,使用胰島素注射進行血糖的控制。25例患者均進行了腹部手術,手術前其血糖值控制在6~8 mmol/L以下,急診手術患者血糖值控制在7~12 mmol/L。其中2例患者進行粘連性腸梗阻手術,3例患者進行胃癌根治手術,3例患者進行右半結腸切除手術,3例患者進行直腸癌根治手術,3例患者進行腹部閉合傷口行腸修補手術,3例患者進行膽道結石取石術,4例患者進行左半結腸切除手術,4例患者進行闌尾切除手術。手術后,所有患者的腸道均恢復蠕動,排氣、排便正常,在攝入半流質(zhì)食物后出現(xiàn)腹痛腹脹等癥狀,并且肛門無法進行排氣、排便。腹部平片圖像顯示,患者體內(nèi)腸腔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擴張,腹腔內(nèi)出現(xiàn)積液和積氣。經(jīng)過腹部CT檢查后發(fā)現(xiàn),患者腸道管壁和腸大網(wǎng)膜出現(xiàn)水腫,腸道管壁出現(xiàn)增厚,腸管出現(xiàn)擴張,腸道內(nèi)有積氣。對患者進行生命體征檢測,發(fā)現(xiàn)21例患者腹部出現(xiàn)壓痛,其余患者無明顯壓痛,所有患者均未出現(xiàn)反跳痛;腸鳴音均出現(xiàn)減弱,甚至消失;19例患者體溫正常,6例患者出現(xiàn)低燒;23例患者血液內(nèi)白細胞出現(xiàn)增多,2例患者顯示正常。所有患者腸梗阻癥狀均發(fā)生于手術后的5~16 d,其中有17例患者腸梗阻發(fā)生于手術后5~7 d,7例患者腸梗阻發(fā)生于手術后1~2周,1例患者腸梗阻發(fā)生于手術后16 d。排除由于低血鉀引起腸道麻痹、扭轉(zhuǎn)導致的腸梗阻。
1.2 診斷方法
腸梗阻患者在診斷過程中需與一些急腹癥進行區(qū)別,如泌尿系統(tǒng)結石、卵巢囊腫等。腸梗阻的最明顯癥狀為腸絞痛,在患者疼痛發(fā)作時應使用聽診器對患者腹部腸鳴音進行聽診,在聽診后,患者可進行CT檢查以進一步作出診斷,腸梗阻患者其腸道出現(xiàn)氣體和液體,在立位時,可以看見患者腸道內(nèi)液面呈梯形,但由于腸梗阻患者腸道內(nèi)的液面通常在發(fā)生腸梗阻后的5~6 h出現(xiàn),因此,對可能為腸梗阻的患者,應重復進行腹部透視檢查,以避免出現(xiàn)漏診、誤診。
1.3 治療方法
該次24例患者進行非手術治療,1例患者由于非手術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休克而進行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患者進行禁食,適當?shù)臑榛颊叩哪c胃進行減壓;進行靜脈滴注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確?;镜臒崃啃枨?其中脂肪乳提供給患者將近50%的熱量;對患者體內(nèi)發(fā)生紊亂的水電解質(zhì)進行糾正,對酸堿平衡進行調(diào)整;使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使用胃腸動力藥促進患者胃腸道的蠕動;使用生長抑制素;適當進行灌腸治療;對腎功能不全患者進行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靜脈注射。
治療后,對所有患者進行血糖監(jiān)測,每天進行4次,如患者血糖不穩(wěn)定,靜脈注射胰島素對血糖進行控制,根據(jù)患者的血糖變化情況對胰島素劑量進行調(diào)整。
24例進行非手術治療的患者在治療后均得到治愈,其腸道功能在8~35 d內(nèi)恢復正常,腹痛、腹脹癥狀消失,排氣、排便正常,能夠攝入半流質(zhì)食物。1例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由于在手術中其小腸發(fā)生完全擴張,腸道蠕動消失,腸道管壁出現(xiàn)彌漫性的出血,并未發(fā)現(xiàn)明顯的機械性腸梗阻相關因素,對其小腸進行切開后,進行腸腔減壓,縫合小腸切口,在其肛門處放置肛門導管進行排氣,在手術后進行積極的治療,但最終由于失血性休克而搶救無效死亡。
腹部手術后出現(xiàn)早期腸梗阻的原因主要是患者腹腔內(nèi)出現(xiàn)感染,炎癥導致腸道蠕動出現(xiàn)障礙,腸壁水腫導致腸道發(fā)生阻塞。對本次研究病例的臨床特點進行總結:手術時間長、手術切口大的患者手術后容易出現(xiàn)腸梗阻;腸梗阻多發(fā)生在手術后2周以內(nèi);腸蠕動在手術后恢復正常,在攝入食物后出現(xiàn)腸梗阻癥狀;以腹脹為主,有壓痛;腸鳴音出現(xiàn)減弱;腸腔內(nèi)有積氣,腹腔內(nèi)有積液;非手術治療較為有效;糖尿病患者在進行腹部手術后容易發(fā)生腸梗阻。
臨床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在進行腹部手術后,其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較長,而且容易出現(xiàn)胃腸道炎癥感染[3]。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血液中血糖高,對胃腸道的黏膜蛋白合成進行阻礙,抑制胃腸激素的分泌,如生長抑素、血管活性腸肽、胃動素等激素的分泌出現(xiàn)紊亂,同時,還會導致胃腸道周圍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受到損傷,對胃腸道功能的恢復產(chǎn)生不利影響。結腸功能紊亂是一種常見的糖尿病并發(fā)癥[4],糖尿病導致患者結腸張力降低,腸道蠕動減緩,結腸反射消失;手術后發(fā)生感染,會使患者機體內(nèi)的靶器官降低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導致大量酮體產(chǎn)生,使失調(diào)的酸堿平衡加??;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導致其手術后更容易發(fā)生感染,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進行腹部手術后,更容易出現(xiàn)早期腸梗阻。有關研究結果表明,當患者的血糖值高于8 mmoL/l時,其在手術后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概率高達15%,而且并發(fā)癥發(fā)生時間在手術后2周之內(nèi)[5]。這說明,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治療的關鍵即為對其血糖進行有效的控制。
手術后發(fā)生腸梗阻的患者,其腹腔內(nèi)多發(fā)生廣泛粘連的炎癥感染,腸道管壁發(fā)生高度水腫,粘連密度大,通常無法通過手術方式進行解除。如強行進行手術分離,容易使腸道管壁發(fā)生嚴重損傷,導致腸道愈合能力下降,使腸瘺形成。而糖尿病患者的愈合能力相對更弱,手術后容易發(fā)生并發(fā)癥,因此,非手術治療是可行的治療方法。對治療措施進行規(guī)范化操作能夠保證治療的療效。腸梗阻合并糖尿病患者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進行治療,因此醫(yī)生應和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良好的溝通,幫助患者建立治療的信心。手術后早期腸梗阻的另一重點即為預防,手術過程中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輕柔的操作,盡量減少創(chuàng)傷,手術完成后,使用生理鹽水對患者的腹腔進行沖洗,避免異物殘留,減少感染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張金慶.糖尿病患者腹部手術后早期腸梗阻診治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4(16):37.
[2]范林.兩例2型糖尿病并腸梗阻的護理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中旬刊,2014(6):3677.
[3]王彥,王德舉,馬貴成,等.老年性腸梗阻的手術治療措施[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22(4下旬刊):381-382.
[4]鄭克儉.結腸梗阻112例診治分析[J].醫(yī)藥前沿,2012,2(11):179-180.
[5]蔣明暉,張橋.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合并不完全性腸梗阻的效果觀察[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4,36(3):376-377.
(收稿日期:2015-02-07)
[文章編號]1672-4062(2015)05(b)-0088-02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R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