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翠生
被譽為“共和國搖籃”的江西省瑞金市,革命歷史悠久,紅色精神厚重。近年來,瑞金市積極創(chuàng)新遠程教育教學方式,巧妙運用紅色資源為遠程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與魅力。
重溫歷史塑信仰
遠程教育學習如何做到對紅色資源的利用最大化?瑞金市創(chuàng)新性地將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舊址、毛澤東等革命領袖故居、中央部委舊址、沙洲壩紅井、黃沙華屋烈士林等15個飽蘸歷史情懷的紅色景區(qū)申請為黨員教育現場教學點,并精心設置了4條現場教學精品路線,開發(fā)了23堂特色課程,把黨員教育課堂搬進“歷史現場”,讓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在濃厚的歷史氛圍中參加學習,充分挖掘紅色資源的現實教育意義。
在紅井舊址,通過誦讀一遍《紅井》課文、學唱一首《紅井水》歌謠、觀看一次《紅井的故事》戲曲表演等多種多樣的學習觀摩形式,引導黨員群眾在革命傳統教育中深入體會當年蘇區(qū)干部的優(yōu)良作風。這獨特的紅色資源,不僅讓當地的黨員干部群眾深深受益,還先后吸引了來自省內外的2.6萬名黨員干部群眾來到革命舊址現場體驗學習。在黃沙華屋烈士林,一大批外來參觀者站在烈士信念樹下慨嘆:“聽著講解員動情的解說,我們?yōu)楦锩容吀矣跔奚姆瞰I精神所深深震撼;看著拔地而起的華屋新村,感受到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所帶來的幸福生活,因此就更加覺得參加栽種信念樹的活動非常有意義!”
聆聽宣教樹榜樣
“聽了老紅軍后代們的講述,我倍受鼓舞。故事里那被大家所熟知的紅井、那特意為大娘開的天窗好像都浮現在眼前……”一名剛參加完現場學習的年輕黨員深有感觸地說。紅軍老戰(zhàn)士和紅軍傳人不僅是傳承紅色精神的一筆寶貴財富,更是黨員教育工作一份難得的教學資源。瑞金市委組織部將他們請進遠教課堂,從“親歷者”的角度現身說法,增加了教育學習的可信度和可親度。同時,在黨員干部中挖掘群眾信得過的清正廉潔、愛崗敬業(yè)的當代典型,讓身邊人說身邊事,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在幫助黨員干部群眾堅定理想信念的同時,也傳遞了溫暖的正能量。
立足于激活自身特有的紅色基因,瑞金市層層推選出最美村官、最美“三送”干部、最美鄉(xiāng)村教師等示范典型,為黨員干部群眾的學習提供鮮活樣本。2014年6月,全市篩選出8名黨員干部代表組成“蘇區(qū)干部好作風宣講團”,到鄉(xiāng)村做巡回報告,面對面地向群眾講述自己踐行群眾路線的真實經歷?!斑@樣的宣講入腦入心,很有說服力!”一名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如是評價道。在此期間,遠教干部圍繞潔源村土房改造工作中基層黨組織積極發(fā)揮作用的故事而拍攝的專題片《香樟樹下》,以及根據“三送”干部結對幫扶黃沙華屋振興發(fā)展的故事而制作的《時間都去哪兒了》等微電影,在基層黨員干部群眾中放映時都收獲了如潮的好評。
研讀教材滌思想
為進一步增強黨員教育工作的實際效果,瑞金市充分借助當地的紅色資源優(yōu)勢,組織黨史專家、相關單位業(yè)務骨干等人員自主編撰特色教材,以滿足不同層次黨員干部群眾的學習需求。先后編印的《偉大的蘇區(qū)精神》《中央蘇區(qū)群眾路線故事精選》《中央蘇區(qū)群眾路線歌謠》《中央蘇區(qū)群眾路線文獻精選》這四本紅色教材,既從理論角度摘編了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中央蘇區(qū)關于群眾路線的專題論述,又從典型事例層面遴選了《紅井情深》等60個蘇區(qū)小故事,讓黨員干部群眾在歷史精神的感召下深刻領會黨的群眾路線工作的意義。
紅色教材叢書在全市共印發(fā)3000套,是黨員干部學習的重要教材。無論是在遠程教育課堂集體學習,還是在閑暇時間自主學習,廣大黨員干部都可以從教材中更好地對照先輩找差距,學習蘇區(qū)精神和蘇區(qū)干部的優(yōu)良作風。許多黨員干部都把叢書放在案頭、床頭,或是隨身攜帶,一有空就拿出來讀?!翱戳诉@些特色教材,感覺我們今天踐行群眾路線就是對蘇區(qū)光榮歷史的新傳承!”這是干部們閱讀紅色教材后的普遍心聲。
(作者單位:瑞金市委活動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