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
·黃惠子
插圖/楊永
還記得兒時,在老家,于一場大雨中活蹦亂跳。
現(xiàn)在,此刻,路上人們行色匆匆,車與車互不相讓,大家不管做什么,似乎都顯得很暴躁。身上東西也太多,手機、平板電腦、名貴著裝,它們在大雨面前變得不堪一擊,于是大雨變成了阻礙,叫人狼狽??稍耄谖覀兪裁匆矝]有的年紀,雨盡管下,不怕淋濕簡單的衣服和鞋,痛快地投入雨中,從不必小心翼翼來保護那些所謂的貴重物品。
原來,并不是雨越下越大,而是我們把自己圍得越來越小。(摘自《新民晚報》)
·[德]叔本華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呼吸著同樣的空氣,面對著同樣的世界,但是有著不同的感受。有的人感覺活著很痛苦,有的人感覺生活無滋無味,有的人卻覺得活著是上帝的恩惠,是幸福的施與。
幸福生活是人人追求的。人們對幸福的定義也許是相同的,但每個人追求的目標有所不同,幸福的內涵也不盡相同,對幸福的感受也因人而異。盲人能看到世界,會覺得幸福;朝不保夕的窮漢,能吃一頓飽飯,那是幸福;兩地分居的夫妻,能夠團聚,也是幸福。我們在同一世界,走著相同的路,經過相同的路口,在同一地方看同一風景,但我們有著不一樣的心情與感受?;蛟S生活就是一種感受:同樣的世界,不一樣的人生;同樣的風景,不一樣的感受。(摘自《悲觀態(tài)度,樂觀生活——叔本華的人生智慧》)
·黃小平
文物鑒定大家馬未都,關于如何鑒別真品和贗品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從來不研究贗品,更何況每件贗品的破綻都是不同的。每個月,我都要抽空到博物館泡上一整天,不干別的,就是盯著古董看,一直到看熟看透為止,收藏界管這叫養(yǎng)眼。經過這樣反復無數(shù)遍的養(yǎng)眼,眼睛就只會適應真品的感觀,今后一旦看到贗品時就會覺得非常扎眼。
馬未都有關文物鑒定的方法,讓我想到英國銀行協(xié)會對職員的培訓。在培訓期間,學員們一張假鈔也沒摸過,訓練時用的都是真鈔,上課時講的都是真鈔的特點。對此,專家們是這樣解釋的:學員們通過反復接觸真鈔,他們的手指、眼睛都習慣了真鈔的感覺,以后在工作中,一旦遇到假鈔,他們就會感到特別不習慣。
同樣,識別好人和壞人,并不需要我們同壞人泡在一起,去了解他們的習性和特點,只要我們多與好人交流和接觸,那么好人的一舉一動、一笑一顰,就會不斷地“滋養(yǎng)”我們的眼睛、心靈和感覺,以后一旦遇上壞人,就會覺得“非常扎眼”“特別不習慣”,從而識破壞人的偽裝和伎倆。(摘自天天美文網)
·王純
多年前,我讀到一個故事。一位商人在走夜路時,突然有個聲音傳來:“撿起路上的石子吧!”于是,商人隨意彎腰撿了一些。誰知到了第二天,商人發(fā)現(xiàn)自己撿的石子竟然是光彩熠熠的寶石。
記得上中學的時候,我很喜歡看“閑書”。當時我喜歡一本宋詞,還在早自習的時候背誦過。同桌撇著嘴說:“這些根本不考試,你還背?真是夠閑的!”我不置可否。
多年后,我開始學習寫作。我發(fā)現(xiàn),中學時代讀的那些“閑書”竟然在我的頭腦中扎了根,讓我受益匪淺。當初我以為無用的“石子”,都變成了珍貴的寶石。
參加工作以后,我很勤奮,有時領導會安排我做別人不愿做的事,我也毫無怨言。一段時間以后,我贏得了大家的信任。是那些看似沒用的事幫了我。當初的“石子”,同樣變成了寶石。
人不能急功近利,你的眼睛不要只盯著所謂有用的東西。很多事看似無用,多做一些,說不定多年后,當初的“石子”就變成寶石了呢?。ㄕ越鹧蚓W)
·敬一丹
插圖/楊永
《焦點訪談》,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能堅持20年留下來的人,差不多都具有同一個特點:韌性。
“停!”追問……“停!”解釋……“這個鏡頭?”“這個說法的根據(jù)是什么?”
領導終于在那小小的播出單上簽了字,記者編輯從那支筆上收回目光,臉上緊繃的肌肉立刻松弛下來,那就是自家孩子的出生證??!
順利通過的,笑著出來了,也有偷著樂的;沒過的,沉著臉出來了,也有偷著哭的。如果連著被斃倆仨節(jié)目,自信心就會嚴重受挫,純潔理想也打了折扣,真想拂袖而去,夸張地說,死的心都有了。
這時,看看工作手冊吧。我們獨一無二的工作手冊上,這樣寫著:
感覺悲憤、無奈還是委屈。下面是推薦的處理程序:1.洗一個熱水澡,然后決定活下去;2.想一想只有活著,理想才有實現(xiàn)的一天;3.忘記把素材賣出去的想法;4.假設自己是審片領導,然后試著像他那樣考慮問題;5.總結經驗確定下次的應對策略;6.給你的制片人打電話,問有什么選題可以馬上做。
這辦法不知幫了多少人,我也試過。沒事啊,天沒塌啊,人也就別抑郁別崩潰了,還有下次呢?。ㄕ浴冻鞘薪鹑趫蟆罚?/p>
·輝姑娘
一個熟人在圈中是出了名的不討人喜歡,究其原因,正是因為他自詡“耿直”。
大家聚會,有人講了個笑話,大家都笑,他說這不是去年的梗了嗎?一點都不好笑。
夫妻喜得貴子,他說哎呀,怎么這孩子長得根本不像你們倆。
主人燒菜,他說我最不喜歡吃香菜,吃了一筷子又說,太咸了,不好吃。
朋友發(fā)張自拍照,他留言評價:修得太假了,旁邊的石頭都被拉彎了,哈哈。
同事被降職,尋求安慰,他說因為你能力不足,技不如人。
女朋友和他逛街,試穿一件大衣沒有買,說尺碼不合。他說別逗了,你根本買不起。
有一次我們勸他,不要把話說得那么難聽,凡事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他說為什么我不能隨心所欲地活著,想說什么說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這樣的我多么真實誠懇,難道你們不喜歡這樣的人,只喜歡那些虛偽說好話的小人嗎?
我們沉默良久,一位姐姐開口:“如果小人讓我感到舒服,君子讓我覺得別扭,那我還是選擇小人吧?!?/p>
世人都愛彬彬有禮,風度翩翩,笑靨如花,端莊優(yōu)雅,這不是“做作”與“虛偽”,而是一個具有常規(guī)素質的普通人應有的自我要求與規(guī)范。(摘自《時間會證明一切》) (責編:裴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