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蕾 魏軍
2004年,畢業(yè)于石河子大學園林專業(yè)的梁智被分配到北疆果蔬公司,還帶有一身學生氣的他,開始了人生的重要轉(zhuǎn)折。
七月,驕陽似火。
一天中午,梁智像以往一樣來到五師八十六團園藝一連職工李富才的地里,一瘸一拐地用卷尺測量著葡萄的穗長。
不一會兒,汗水濕透了他的衣服。
梁智摸著腿肚子,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站在他身旁的李富才問道:“小梁,怎么了?”
梁智站起身來挽起一條褲腿,不在意地說,“沒事,沒事!就是長了一個小瘡!”
當李富才問起腿上的疤痕是怎么回事的時候,梁智淡淡地回答道:“當時咱們這里的葡萄大都種在鹽堿灘或戈壁灘上,為了全面普及種植技術,那一年長達8個多月的時間我們吃住都在連隊,也不知道是霉菌感染,還是由于外傷引發(fā),到后來腿肚子上膿腫的情形嚴重了,去醫(yī)院診斷后才知道是脈管炎,由于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最終就變成了這樣的黑疤死肉?!?/p>
烈日之下,梁智一株株地測量著被抽樣的葡萄穗長,忍著汗水蜇過傷口的陣陣疼痛,若無其事地繼續(xù)工作著。幾個月來,梁智都是這樣與種植戶同勞動,受到了八十六團葡萄種植戶們的贊譽。
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年,梁智參與試驗的節(jié)水滴灌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疏花疏果技術、埋土防寒技術目前已被師市6個鮮食葡萄種植基地廣泛使用。
2013年,受高溫多雨等極端天氣影響,各種植基地葡萄病蟲害頻發(fā),種植戶們疲于應付,焦頭爛額。針對這一緊迫局面,梁智多次不辭辛苦地深入各葡萄種植基地進行實地普查。通過結合基地的實際情況,及時對癥下藥,反復琢磨與推敲,研究制定了一套實效、詳細的防治措施,全面遏制了有害生物的爆發(fā)趨勢,五師葡萄迎來大豐收。
幾年來,梁智主筆編寫的《紅地球葡萄質(zhì)量分級標準》、《綠色食品紅地球葡萄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及《有機食品紅地球葡萄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通過專家評審,被確定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紅提葡萄地方性標準。
2014年,由他負責起草的《綠色食品克瑞森無核葡萄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綠色食品火焰無核葡萄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和《紅地球葡萄保鮮技術規(guī)程》通過專家組評審,被確定為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地方性標準。
由他牽頭制訂的《綠色食品葡萄生產(chǎn)管理檔案》逐一發(fā)放到了基地每位種植戶的手中,引導和促進了種植戶的標準化種植和標準化管理。
不僅如此,他還多次被五師授予“葡萄管理工作先進個人”,被北疆果蔬公司授予“先進生產(chǎn)者”和“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榮譽稱號。
然而面對這么多的科技成果和榮譽,梁智覺得對家庭非常的虧欠,“女兒今年都4歲了,自上幼兒園以來,我很少能有時間去接送她,雖然母女倆都很理解我,但有機會還是希望能補償她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