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梅
【內容摘要】整理、歸類歷史知識,可使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不僅便于學生記憶,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歸納能力。例如,在講中國古代文化內容時,可按數(shù)學、農學、地理學、書法、繪畫、雕刻、科技著作等線索歸類。再如,中國古代史講完后,可把教材內容按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等進行歸類。通過歸類,對學生鞏固知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關鍵詞】記憶法 記憶過程
現(xiàn)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每一節(jié)課的知識量大,需要學生記的內容又很多,每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們感到無從下手,作為老師又很難加以指導,提高歷史教學水平,記憶力是一個重要的一環(huán)。怎么才能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要提高學生記憶能力,應該從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出發(fā),引導學生運用科學記憶的方法來增強記憶效果,設法增強大腦對事物實際的痕跡的保存能力。近些年來,我在教學中,總結了學生在記憶能力方面的幾點方法的嘗試,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是提高記憶能力的前提條件
在歷史教學中,學生對你所講的知識感興趣,或者認為重要,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集中對提高記憶水平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方面我采取了以下幾種措施:
1.要分清主次
對重點知識老師必須清清楚楚的講,讓學生反復鞏固,深刻的去理解長期記憶力。對一般知識老師可以一般講解,學生們理解記憶就可以了。教師在教學中切忌平均使用力量,不分主次重點不突出。
2.方法
當每節(jié)新課講完后利用幾分鐘的時間,將這一課的重要基礎知識按一定的程序記憶,如講會議就從背景、時間、地點、內容、人物、意義。用最簡潔的語言加以概括,另如還可以采用數(shù)字記憶的方法如“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興起”這一節(jié)課就可以采用數(shù)字記憶:一政黨(中國同盟會);二年代(1894年1905年);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四人物(孫中山、章炳麟、鄒容、陳天華);四著作(《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革命軍》《猛回頭》《警世鐘》)。此外還可以利用順口溜的方法記憶。如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時間1894年記“一把就死”記洪秀全永安分封諸王即,東西南北冀,楊(楊秀清)肖(肖朝貴)馮(馮云山)韋(韋昌輝)冀(石達開)等。這樣一濃縮學生就好記憶了。濃縮記憶方法在課堂上運用,學生們即感到新穎,又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指導學生掌握幾種記憶方法,在培養(yǎng)能力上下功夫
1.復述法
時間、地點、事件是歷史基礎知識的關鍵。不少學生采用機械記憶方法,收效不大,特別是中學歷史書內容多,所要記憶的浩如煙海,因此培養(yǎng)學生有節(jié)奏的復述是很重要的。奧斯曼土耳其興起中有四次戰(zhàn)爭,我指導學生在節(jié)奏地記憶62-89-96-53。事件是“阿德里亞堡、秒索沃、尼科堡、君士坦丁堡”。將歷史知識分解去記憶,有節(jié)奏的復述記憶效果是比較好的。復述后教師略加點撥指出:前三件事發(fā)生在十四世紀,后者發(fā)生在十五世紀,然后再引導學生復述:1362、1389、1396、1453。這種方法簡單易行,而且容易記住。
2.簡單圖示法
利用圖示,可以化繁為簡,連橫合縱,有利于提高空間識記能力。唐代安西都護府圖中一些地點,學生在測驗時往往張冠李戴,我采用圖示方法,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簡圖繪制速度快,直觀性強,繪完后教師略加演示,學生便可記住。天山北屬北庭都護府,以南屬安西都護府,四鎮(zhèn)中,上為碎葉,下為于闐,中為疏勒,安西都護府初設在高昌,后移至龜茲。寥寥數(shù)言把方位交待得清清楚楚,學生識記起來也得心應手,而且不易混淆。
3.歸類記憶法
整理、歸類歷史知識,可使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不僅便于學生記憶,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歸納能力。例如,在講中國古代文化內容時,可按數(shù)學、農學、地理學、書法、繪畫、雕刻、科技著作等線索歸類。再如,中國古代史講完后,可把教材內容按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等進行歸類。通過歸類,對學生鞏固知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串線記憶法
通過串線,使同一類型的歷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時期的活動,按歷史發(fā)展的線索,呈現(xiàn)于學生面前,便于學生理解和鞏固。例如,中國古代中通過聯(lián)姻促進了民族之間的友好關系的有哪些?效果如何?可整理為:①昭君出塞。昭君嫁于呼韓邪單于,為漢匈的友好相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②文成公主嫁給了松贊干布,金城公主嫁到葉蕃,使得唐與葉蕃的關系日益密切。③唐朝以來,不少定居中國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他們同漢、蒙、畏兀兒等族,長期雜居相處,互通婚姻,逐漸融合,開始形成了一個新民族——回族。元朝境內大規(guī)模的人口流動,促進了各族經濟、文化的發(fā)展與融合。
三、指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在記憶的過程中加深理解
在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的過程中,要使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記憶,在記憶的過程中加深理解。這不僅有利于掌握歷史基礎知識,而且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記憶能力。在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必須做到重點突出,抓住關鍵,解決難點。
總之,幫助學生記憶的方法很多,教學時應靈活運用,決不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學生以最便捷的方法理解、鞏固所學的知識,提高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江西省信豐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