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在2014年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黃修平的《狂舞派》斬獲了最佳新導演、最佳新演員和最佳原創(chuàng)歌曲三項大獎。金像獎頒獎禮結束后,導演黃修平攜劇組前往酒吧慶功。每個人都在說:“啊,今晚將高興得睡不著!”可是全都在流淚。
2009年,黃修平開始為《狂舞派》尋找投資時,他傷透了腦筋。人們質疑:“華人拍跳舞題材?跳得過《舞出我人生》嗎?票房能過200萬嗎?肯定賠!”他卻不以為然,依然堅定自己的想法:“《舞出我人生》一樣沒明星,也沒槍戰(zhàn)、特技,來到香港照樣賣座!他們可以賣座,我也可以。”但是沒有明星,沒有錢,題材小眾,香港也沒有Hip-hop的土壤,一系列的問題接踵而至。當電影正式開機時,試鏡確定的15歲女主角顏卓靈已經19歲了。不用其他言說,四年的時間便可知《狂舞派》一路走來的艱辛與不易,然而,執(zhí)著的人卻從來沒有想過放棄。終于《狂舞派》一炮而紅,這是對所有堅持夢想的人最好的回報。
《狂舞派》的成功,是《狂舞派》劇組共同的努力,更是導演黃修平對夢想的執(zhí)著。從小就對劇場有莫名興趣的黃修平,10歲不到,就用鞋盒將包書的紙剪出層次,畫上前景中景后景,將人物家具屋頂天空次第擺放,搗鼓出一個微縮版劇場。少年時期的他表現出對電影的天賦?!栋w正傳》上映時,同學看完回來告訴他,這部戲好悶,一個鏡頭對著張國榮的背,有幾分鐘那么長。他卻已經認識到,長鏡頭一定是有東西要表達。在香港理工大學的時候,他組建的舞隊遭到校方的打壓,不再提供排練房。失去了正規(guī)的排練房,他就遷移到一塊空地上就地起舞,卻慢慢地跳出了動靜,引來了學生、街頭舞者甚至海外愛好者,成為城中有名的舞林勝地。畢業(yè)后,他又與人合開了電影制作公司——目前映畫。為了自己的夢想,他沒日沒夜地創(chuàng)作。公司預算不足時,沒有辦公室,就往茶餐廳、街上一坐,開始頭腦風暴。他從來不會抱怨條件,就像是著了夢想的魔怔一樣,一切苦難,在他看來都是那么微不足道。
無論是《狂舞派》的堅持,還是孩童時期的興趣,一路走來,但凡是黃修平想做的事他就從不會想要放棄。黃修平曾說他佩服那些義無反顧能在夢想的路上走到黑的人,他們總是能打動到自己。然而殊不知,他堅持夢想的故事同樣打動了別人。
【人物速寫·堅持】
一部沒有明星、投資少、題材小的電影,卻包攬金像獎三項大獎,這是多么不容易,但是黃修平做到了,因為他決定做的事情就從不會去想放棄。《狂舞派》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的背后站著一個敢于堅持的人。偉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堅持才完成的。
【人物速寫·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其實興趣也是最好的催化劑,黃修平之所以能夠堅持拍攝《狂舞派》,是緣于他從小對電影的熱愛,這個興趣促使他不斷地堅持,不斷地進步,最終換來了今天的成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