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凱 徐磊
摘 要:2007年以來,云南省出現貿易逆差規(guī)模迅速擴大和經濟高速增長共存的現象。本文對這一現象進行研究,闡述云南省貿易逆差的現狀,分析云南省省際貿易逆差的成因,探討云南省貿易逆差和經濟增長的關系。
關鍵詞:云南??;貿易逆差;經濟增長
一、問題的提出
2007年以來,云南省貿易逆差規(guī)模迅速擴大,由2007年的301.5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7071.6億元,占GDP的比重由6.3%上升到55.2%。根據傳統(tǒng)的凱恩斯外貿乘數理論和以Wynne Godley為代表的新貿易保護主義理論,貿易順差對經濟增長有利,而較大的逆差往往導致經濟衰退、高失業(yè)率。但是,2007年以來,云南經濟高速增長,失業(yè)率持續(xù)降低,云南省GDP由2007年的4772.5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12814.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0.3%。故而,2007年以來,云南省出現貿易逆差規(guī)模迅速擴大和經濟高速增長共存的現象。
2015年前三季度中國進出口總值17.87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7.9%對外貿易增長陷入瓶頸,擴大內需成為新的增長點,在此背景下,省際貿易勢必成為未來各省經濟增長新的爭奪點。在新的形勢下,云南省貿易逆差規(guī)模是否會進一步擴大,影響云南省的經濟增長?
二、云南省貿易逆差概況
在2000年以前,由于貿易規(guī)模較小,加上云南省資源出口量大,云南省貿易逆差較小,甚至在某些年份出現貿易順差。但2000年以后,特別是2007年以后,隨著云南省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省內需求急速擴大,貿易規(guī)模呈現爆發(fā)式增長,而云南以資源出口為主的出口并未隨之增長,從而導致云南省貿易逆差迅速擴大。在云南省貿易逆差規(guī)模擴大的同時,云南省貿易逆差在地理方向、產品結構上呈現新的變化。
從貿易逆差規(guī)模上看,1997年—2007年的10年間云南省貿易逆差總額為3404.17億元,2008-2014年的6年間云南省貿易逆差總額為25386.95億元,達到1997年-2007年總額的7.46倍。
從云南省貿易逆差占GDP的比重來看,由1997年的2.6%提高到2014年的55.2%,年平均提高2.4%,2007年以前云南省貿易逆差占GDP的比重增長較為緩慢,甚至在2000年-2002年、2005年-2007年間出現下降,2007年-2014年間云南省貿易逆差占GDP的比重呈現急速上升。
從地域上看,1997-2014年間,云南省對外貿易表現為順差,省際貿易表現為逆差,但省際貿易的逆差規(guī)模遠大于對外貿易的順差規(guī)模,總體貿易余額依舊表現為赤字。
從云南省貿易產品結構來看,產品凈調入不斷增加,云南省2014年產品及服務調出9568.38億元,調入17163.81億元,凈調入為7588.43億元,云南省產業(yè)整體的競爭力呈現減弱趨勢。傳統(tǒng)優(yōu)勢產品凈調出下降,高新技術產品凈調入增加。
三、云南省貿易逆差成因分析
云南省貿易逆差為省際貿易逆差,故而云南省貿易逆差的成因分析僅針對云南省的省際貿易。
西方經濟學家哈羅德曾經提出過增長率差別的收入效果命題:當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率高于與其相互貿易的國家,則經濟增長率較高的國家可能形成入超的傾向。2007年以來云南省的經濟增長速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按哈羅德的命題,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必然伴隨著大量技術設備、原材料的引進,云南省經濟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是其貿易逆差產生的原因之一。
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主席費爾德斯坦(1993)強調財政赤字對美國貿易逆差的決定作用,提出了著名的“孿生赤字假說”。2007年以來云南省財政赤字急速增長,這和云南省貿易逆差的增長相吻合,根據“孿生赤字假說”,云南省財政赤字的快速增長是云南省貿易逆差的成因之一。
國際分工指世界上各國之間的勞動分工,是國際貿易和各國經濟聯系的基礎。省際分工是在國際分工的基礎上延伸而來,將我國各?。ㄊ校┳鳛楠毩⒌慕洕w。從生產技術水平和工業(yè)發(fā)展情況的差異來看,云南省在我國的省際分工主要表現為垂直分工,多處于初級原料供應段和技術密集程度較低端。按國際分工理論,省際分工是云南省貿易逆差的成因之一。
四、云南省貿易逆差與經濟增長關系分析
1.云南省貿易逆差與經濟增長關系定性分析
在支出法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Y=C+I+G+NX(C為居民消費,I為全社會投資總額,G為政府購買,NX為貿易余額),在貿易表現為逆差時,NX為負數,即貿易逆差拉低GDP。云南省貿易余額持續(xù)為負,依國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來看,云南省的巨額貿易逆差極大的拉低了云南省的經濟增長速度。
凱恩斯的對外貿易乘數論認為,國際貿易通過調節(jié)國際收支,對國民收入和就業(yè)產生影響,順差會增加國民收入、擴大就業(yè);逆差會減少國民收入、增加失業(yè)。以此來看,云南省貿易逆差會導致云南省失業(yè)率升高,經濟增長速度降低。
2.云南省貿易逆差與經濟增長關系實證分析
本文利用2007年3月——2015年9月云南省貿易逆差和GDP的季度數據,采用單位根檢驗、協(xié)整檢驗和Granger因果檢驗方法,研究云南省貿易逆差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
(1)模型估計與檢驗
本文計量模型基礎是國民收入核算恒等式(Y=C+I+G+NX),同時由于各變量是時間序列數據,難免會出現異方差性,為了消除異方差性,在這里對各個變量取自然對數,由此模型方程設定為:
lngdp=a0+a1lnm(1)
選用ADF單位根檢驗方法,應用Eviews7.2軟件分別對lngdp和lnm時間序列的平穩(wěn)性進行檢驗,對它們進行二階差分后在1%水平下均為平穩(wěn)序列,所以lngdp、lnm為二階單整序列。
采用最小二乘估計法,利用Eviews7.2操作得到如下方程:
lngdp=1.7646+0.5364*lnm(2)
t 3.3268 3.2331
R2=0.7589 F=31.4813 DW=2.1966
在方程(2)中,可決系數接近于1,模型的擬合度較好,解釋變量與被解釋變量間的線性關系比較顯著。另外,由于模型選取的是時間序列數據,可能會存在“偽回歸”現象,為排除這種可能性,檢驗模型的殘差序列RESID的平穩(wěn)性,殘差序列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平穩(wěn),表明了序列l(wèi)ngdp和lnm之間存在長期穩(wěn)定的均衡關系。
利用格蘭杰因果檢驗對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檢驗,滯后1期、2期、3期,4期時,在5%顯著性水平上二者之間構成單項格蘭杰因果關系,即云南省貿易逆差是云南省GDP的格蘭杰原因;滯后4期時,在5%顯著性水平上二者之間構成雙項格蘭杰因果關系,云南省貿易逆差是云南省GDP之間存在雙向格蘭杰因果關系;滯后5期,在5%顯著性水平上存在云南省GDP到云南省貿易逆差的單向格蘭杰因果關系,即云南省GDP是云南省貿易逆差的格蘭杰原因。綜上可知,云南省貿易逆差是云南省GDP的格蘭杰原因,表明云南省貿易逆差影響云南省GDP增長,格蘭杰檢驗進一步證明了云南省貿易逆差擴大拉低了云南省GDP增速。
(2)結論分析
云南省貿易逆差與云南省GDP之間存在著協(xié)整關系,也就是說,云南省貿易逆差擴大是拉低云南省GDP增速的因素。云南省貿易逆差是云南省GDP的格蘭杰原因,云南省貿易逆差對云南省GDP具有短期滯后效益,縮小云南省貿易逆差對提高云南省GDP增速的意義重大。云南省GDP是云南省貿易逆差的格蘭杰原因,云南省GDP對云南省貿易逆差具有長期滯后效益,云南省GDP的快速增長將在長期層面擴大云南省貿易逆差。云南省貿易逆差對云南省GDP增長具有統(tǒng)計上的顯著性影響,計量結果表明,反映云南省貿易逆差每增加1%,云南省GDP的增長將降低0.54%。
參考文獻:
[1]卞亞軍.試論美國貿易逆差的成因及其調整問題[J].世界經濟研究,2013(7).
[2]姚枝仲.美國的貿易逆差問題[J].世界經濟,2013(3).
[3]劉志梅.美國的經濟增長、就業(yè)變動與貿易逆差[J].2014(4).
[4]侯鐵珊,宋巖.中國與東盟的貿易相關指數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15(7).
[5]柳劍平,孫云華.垂直專業(yè)化分工與中國對東亞經濟體的貿易逆差一兼及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的比較分析[J].世界經濟研究,2013(7).
作者簡介:左凱(1989- ),男,漢族,湖北孝感市人,經濟學碩士,單位:云南財經大學國民經濟學專業(yè),研究方向:區(qū)域經濟學;徐磊(1993- ),女,漢族,黑龍江綏化市人,經濟學碩士,單位:云南財經大學財政與經濟學院財政學專業(yè),研究方向:財政理論與實踐